為什么知識付費,定價最多的是199元?金融
熊太行認為199元的價格比較合適,他認為這是一道經濟題,重點在于這個價格,要把那些不想認真讀東西的人攔在門外,但也不至于讓那些真正想學習的讀者讀不起。
在“得到”副總裁蔡鈺找熊太行洽談時,他沒有過多猶豫。一杯咖啡的工夫,兩人一拍即合,決定合作。
從小成長在省直機關大院,熊太行對于“關系”有自己獨到的見解,此前也在公眾號上分享一些自己對人際關系的感悟。
他舉出送禮的例子:“我之前寫了篇文章《還有不會送禮的人,你點開吧》,發現有很多人真的不知道怎么送禮,甚至會覺得這樣做道德上不對。這樣的表達實際上是他們內心害怕被對方拒絕、害怕產生反作用。送禮關鍵是克服內心的恐懼和害怕?!?/p>
熊太行認為,”得到“恰好提供了一個平臺,付費關系能篩選掉了對這一話題不感興趣的用戶,保證溝通效率,也讓他有機會講一些更深的東西。此外,相比泛傳播的公眾號,“得到”上匯聚的是一批愿意為知識買單的人。
截止到7月4日,作為較早入駐“得到”的一批專欄作家,熊太行在得到上已獲得了68000多位訂閱用戶,發布了128篇專欄文章,96條音頻。
這些用戶中年齡最小的僅有12歲,因為和班上同學關系不太好,他有些郁悶,向熊太行求助。熊太行回答道:孩子,你12歲了,如果沒錯的話就是六年級。別著急,再忍忍,過倆月就畢業了。
類似這樣的留言,熊太行每天大約回復400多條,除了吃飯、睡覺,大部分時間都花在了專欄上。為了和“關系戶”們(《關系攻略》訂閱用戶的簡稱)形成一種親密關系,專欄內容都由熊太行主筆。
同時,這些“關系戶”的留言又會成為熊太行專欄的重要案例素材來源。有人請教如何處理與同事的關系,熊太行寫了《被同事“告黑狀”,應該怎么辦?》;有人詢問如何與父母良性共處,熊太行寫了《如何用背鍋大法影響爹娘》;還會給用戶支招搞定“另一半”,如《前任攻略|無法拒絕前任跟我傾訴,我要讓現任知道嗎?》等等......
從1元到999元,定價多少才合理?
在得到上,除羅振宇的羅輯思維售價1元之外,全部專欄的訂閱價格均為199元/年。
熊太行認為199元的價格比較合適,他認為這是一道經濟題,重點在于這個價格,要把那些不想認真讀東西的人攔在門外,但也不至于讓那些真正想學習的讀者讀不起。
但目前,市場上各種不同平臺、不同形式的知識付費課程的定價參差不齊。
以非虛構寫作的相關課程為例,GQ雜志總主筆何瑫在知乎上一場在線講座的售價為29.9元,而在中國三明治開辦的五講課程售價999元,在饅頭商學院的五周課程售價799元。
這些課程到底有什么區別呢?據刺猬公社了解,這些課程在體量上、廣度上有所不同,講義中的案例也會有部分實時的更新。
知乎的課之所以便宜,是因為只提供一次線上主題課程,沒有什么增值服務。而中國三明治、饅頭商學院的形式不同,課程體量更大。比如饅頭商學院每周包含一節一個半小時的視頻課、一次直播答疑,每天還要推薦兩篇文章,給學員布置作業,整個課程期間還會有2次以上的線下主題沙龍。
饅頭商學院的課程學習體系
此外,課程的定價還受平臺方整體定價策略的影響。饅頭商學院中,近期課程售價最低是499元,何瑫的寫作訓練營算是價位適中。
《人物》副主編趙涵漠、“犀牛故事”主編張春在中國三明治上開的寫作課售價均為999元。
熊太行認為,何瑫的課程比較小眾,貴點是可以的,不同平臺上區別定價很正常。而得到專欄的定價比較固定,他所開設的《關系攻略》也是遵循平臺方的價格。
有觀點認為,得到專欄的價格之所以被定在200元以下,主要是因為這個價格易于接受,用戶不用做太多思考。而某些線上訓練營定價699元,是由用戶數量和成本決定的。然而不論是哪種形式或內容的課程,超過999元就不易被市場接納。
爛坑還是風口?
一直以來,對知識付費的前景都存在兩種不同的聲音。
如熊太行就很看好知識付費的未來市場,他認為雖然目前知識付費正處于瓶頸期,但知識付費是一個大市場,且還在成長過程中。
36氪發布的知識新經濟報告也很樂觀:2017年,隨著用戶需求提升、市場下沉及產業鏈拓展,用戶知識付費(不包括在線教育)可估算的總體經濟規模將有望達到 300 - 500 億元。
而另一派則對知識付費持有質疑。付費依賴的是用戶或焦慮、或追求成功、或尋求情感慰藉的心理。而當這些心理被過度消費后,知識付費的坑該怎么填?知識付費的需求是否真的存在?
目前有些知識付費的本質還是一種粉絲經濟,典型的情況是大號或者大V開課,再利用自身的流量吸引粉絲購買。如果用戶購買過專欄后,覺得沒有太多收獲,很可能有種“上當受騙”的感覺。這種情況很容易造成一種整體認知——知識付費是在收智商稅,從而造成知識付費這個概念被“玩壞”。
有人期待著市場出現一種“知識經紀人”的角色,如同以前出版行業能夠挖掘到好作者,知識經紀人可以去挖掘那種有真才實學的人。知識經紀人的出現可能會使這個行業發展得更好。
共享啟明創投合伙人黃佩華曾在36氪WISE x 知識新經濟峰會上說,從投資人的角度來看,知識付費還是回歸內容,如何去保持內容的可持續性、質量的穩定性,如果你做平臺你要很好的設定規則,如果做精品路線你要打磨更好更多的產品。
也就是說,不論前景如何,有一點還是很明確,不論什么時期,知識付費的紅利都屬于精心生產、打造內容的人。
對話熊太行:
刺猬公社:如何設置課程體系?
熊太行:世界上關系也就這么多種,比如朋友關系、職場關系、親人關系等等。通訊錄里的分組主要就是這些關系。這些分類也比較好理解。偶然也會從留言中找啟發。目前體系不斷更新,還在不斷完善之中。
刺猬公社:一般會花多長時間確定課程體系?
熊太行:其實這個分類方法沒有那么難,難的是我們要想出一些問題的,然后像文件筐一樣把這些問題放進去。這些問題有的是真問題,有些會是偽問題。比如怎么長到1米9啊,比如一年之內如何讓所有人喜歡我,類似這樣的問題太多了,我只能說我也想。
刺猬公社:目前內容都是自己在寫嗎?有沒有內容團隊?
熊太行:有內容團隊,但內容團隊是寫公號上的文章,“得到”專欄中所有文章都是我寫,要保持我自己的風格嘛。
刺猬公社:會有學員反饋問題嗎?
熊太行:有的人覺得我丑,哈哈。產品方面,有些建議會涉及說課程能不能做的更體系化一點。其他更多就是一些“關系戶”給我留言,我也都會抽時間逐一回復。
刺猬公社:哪部分課程是學員最感興趣的?
熊太行:課程體系在最開始已經設計過的,不會說用戶特別關注哪一塊我們就寫哪一塊,在文章前提到關系戶們的問題也是一種策略。不過目前來看,職場這一塊學員可能更感興趣。
刺猬公社:如果給和用戶的關系貼個標簽會是什么?
熊太行:朋友。
刺猬公社:怎么回復用戶問題?
熊太行:每天大概回復400多條留言,有時候開大會的時候也會打開電腦回留言。
刺猬公社:平時得推廣和運營怎么做?
熊太行:得到會有專人對接。寫好稿子后,得到會進行相應的排期,以及標題制作和文章的微調,還有專人負責維權、設計。
刺猬公社:和平臺有過分歧嗎?
熊太行:羅胖老師是個能夠被說服的人,尊重內容生產者。平時和運營人員對接的過程中,沒有太多分歧,倒是會給出一些不錯的建議,比如運營人員會建議把往期做的內容做成清單體再推廣一下。
刺猬公社:花多少時間在所開課程上?
熊太行:關系攻略的活會見縫插針,用碎片時間,包括上次參加千聊的會我還利用空隙來回評論。除了睡覺其他絕大部分時間都做關系攻略。它不僅是一個專欄,而是一個產品。
刺猬公社:什么樣的產品可以算成功的知識付費產品?
熊太行:寫出來的東西自己喜歡,我就會覺得好,也會覺得會有人喜歡。
刺猬公社:如何看待打開率、復購率等數據指標?
熊太行:我不會用購買量、打開率、閱讀量這些數字來衡量一個產品、一個專欄的質量。還是要站在一個更高的角度來看,過于糾結這些數字指標,可能更像是一個營銷號一個公眾號了。
刺猬公社:怎么看知識付費?
熊太行:最近知識付費可能已經在走向瓶頸期,但并不代表它就是在走下坡路。以前的一些知識付費平臺發展遇到的麻煩牽扯到的原因很多??傊矣X得知識付費是一個大市場,這個市場還在成長過程中。
刺猬公社:之后還會繼續做知識付費嗎?
熊太行:會,主要深挖人際關系領域。
來源:微信公眾號 刺猬公社
1.TMT觀察網遵循行業規范,任何轉載的稿件都會明確標注作者和來源;
2.TMT觀察網的原創文章,請轉載時務必注明文章作者和"來源:TMT觀察網",不尊重原創的行為TMT觀察網或將追究責任;
3.作者投稿可能會經TMT觀察網編輯修改或補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