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信銀行業績增速放緩,新行長能否力挽狂瀾?快訊
受到市場較高關注度的還有百信銀行新行長上任一事。
《港灣商業觀察》施子夫
直銷銀行是指不設線下網點,由銀行搭建“純互聯網平臺”,在此平臺上整合自身存貸匯業務、投資理財產品。作為國內首家獨立法人直銷銀行,百信銀行的發展受到外界持續關注,疊加公司換帥,新行長能成為“挑起大梁”的人嗎?
業績增速明顯放緩,撥備覆蓋率持續上升
百信銀行2017年由中信銀行和百度聯合發起成立,融合“金融+互聯網”,探索金融科技與未來銀行發展新路徑。中信銀行持有百信銀行65.70%的股份。官網顯示,百信銀行的產品包括財富管理、消費金融、產業數字金融、票據業務和生態金融。
4月30日,百信銀行披露2023年年度報告。公告顯示,2023年,百信銀行實現營業凈收入45.34億元,同比增長14.27%;凈利潤8.55億元,同比增長30.25%。其中,利息凈收入41.67億元,同比增長11.31%,占比91.91%;非利息凈收入3.67億元,同比增長63.62%,占比8.09%。
報告期內,百信銀行的利息收入66.24億元,同比增長13.68%,主要是生息資產規模增長;利息支出24.56億元,同比增長17.95%,主要是付息負債規模增長。
2023年,百信銀行的業務及管理費15.18億元,同比增長17.56%,主要是業務增長、研發、運營及人員等產生的持續投入。
其他重要盈利指標方面,2023年,百信銀行的資產回報率(ROA)、凈資產收益率(ROE)分別為0.82%、10.84%,分別同比上升0.08、1.62個百分點;核心一級資本充足率10.61%,資本充足率14.37%,杠桿率6.29%,分別同比下滑0.55、1.04、0.23個百分點。
資產結構方面,截至2023年末,百信銀行的總資產為1125.11億元,較上年末增長16.08%。其中,發放貸款及墊款凈額比上年末增長11.42%;金融投資比上年末增長31.81%;現金及存放中央銀行款項同比增長2.35%;從結構看,發放貸款及墊款凈額占總資產的71.08%,比上年末減少2.97個百分點。
截至報告期末,百信銀行的總負債為1041.77億元,較上年末增長16.42%;吸收存款422.06億元,同比增長21.30%;所有者權益余額83.34億元,同比增長12.09%;經營活動產生現金凈流入31.60億元,投資活動產生現金凈流出29.07億元,籌資活動產生現金凈流出1.46億元。
需要注意的是,報告期內,百信銀行的撥備覆蓋率同比持續提升。
2023年,百信銀行撥備覆蓋率升至303.76%,較年初上升1.66個百分點。公開信息顯示,從2020年-2022年,百信銀行的撥備覆蓋率分別為229.36%、274.83%、302.1%,就是說四年時間,撥備覆蓋率已增長74.4個百分點。
盡管2023年營收與凈利同比雙雙增長,但百信銀行的業績增速較前幾年的增長狀態呈現出明顯放緩。另外,近幾年百信銀行的不良貸款及預期貸款均在不斷擴大。
公開信息顯示,2020年-2022年,百信銀行實現營收分別為17.23億元、29.98億元和39.68億元;實現凈利潤分別為-3.88億元、2.63億元和6.56億元。
截至2023年末,百信銀行的不良率錄得1.36%,較年初下降0.12個百分點;核心一級資本充足率10.61%,同比下滑0.55個百分點;一級資本充足率10.61%,同比下滑0.55個百分點;資本充足率14.37%,同比下滑1.04個百分點;杠桿率6.29%,同比下滑0.23個百分點。
新任行長上任,去年11項違法被罰超500萬
受到市場較高關注度的還有百信銀行新行長上任一事。
5月21日,百信銀行披露關于變更行長的公告。公告顯示,行長李如東因工作調整原因,于5月14日向該行董事會提交辭呈,辭去其所擔任的董事會執行董事、董事會戰略發展委員會委員、董事會風險管理和消費者權益保護委員會委員及行長職務,辭呈當日起生效。
2024年5月15日,在董事會議中,同意聘任寇冠先生為新行長,寇冠也成為百信銀行第二任行長。
對于百信銀行首任行長李如東離任的原因,外界有聲音猜測或與“7年輪崗”有關。
公開簡歷顯示,2017年8月至2019年3月,寇冠曾擔任百信銀行副行長兼首席信息官;2019年3月起,寇冠擔任中信銀行信息技術管理部總經理;2022年6月起,寇冠兼任中信銀行科技運營中心總經理。
不過新任行長除了面臨業績增長方面的壓力外,自身合規性問題也備受考量。2023年8月,百信銀行還曾涉及到一則處罰事件。
2023年8月29日,中國人民銀行北京市分行行政處罰信息公示,中信百信銀行因存在11項違法行為被中國人民銀行北京市分行給予警告并處罰款503.2萬元。百信銀行的違法行為類型為:1,未嚴格落實交易信息真實、完整、可追溯相關要求;2,未按規定對異議信息進行核查和處理;3,未按規定對異議進行書面回復;4,異議處理超期;5,提供個人不良信息,未事先告知信息主體本人;6,未準確、完整、及時地向金融信用信息基礎數據庫報送個人信用信息;7,未按照規定履行客戶身份識別義務;8,未按規定使用格式合同;9,信息披露未以適當方式供金融消費者確認接收與其切身利益相關的完整信息;10,未按要求向金融消費者披露與金融產品和服務有關的重要內容;11,投訴數據漏報。
黑貓投訴平臺顯示,百信銀行存在的投訴事件也不少。截至7月16日,百信銀行共計投訴量3407條,近30天投訴量74條,消費者投訴問題包括高利貸、暴力催收、私自劃扣款項、違規放款等。
新行長掛帥能帶領百信銀行業績增強嗎?(港灣財經出品)
1.TMT觀察網遵循行業規范,任何轉載的稿件都會明確標注作者和來源;
2.TMT觀察網的原創文章,請轉載時務必注明文章作者和"來源:TMT觀察網",不尊重原創的行為TMT觀察網或將追究責任;
3.作者投稿可能會經TMT觀察網編輯修改或補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