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暗時刻過后,攜程能否踏上坦途快訊
2023年末,哈爾濱冰城“接棒”淄博燒烤,燃出冬日里的一把火。
作者:潘妍
出品:全球財說
2023年末,哈爾濱冰城“接棒”淄博燒烤,燃出冬日里的一把火。
同時,各地文旅局紛紛亮出大招,掀起了一場全國文旅宣傳熱潮。欣欣向榮的背后,是居民出游需求得以釋放,刺激整個旅游市場強勢復蘇。
文旅部統計數據顯示,2023年,國內出游人數達48.91億人次,同比增長93.3%,國內游客出游總花費4.91萬億元,同比增長140.3%。
在此背景下,攜程率先發出開年喜報,于近期披露2023年第四季度及全年財務業績報告。
疫情開放后首年,攜程實現華麗轉身,全年營業收入創歷史新高,同比增長122.20%至445.62億元。同時,凈利潤首次突破百億門檻,同比增長631.68%至100.02億元。
攜程股價應聲大漲,自2月22日披露財報以來,攜程港股連漲三日,區間漲幅超13%,并在2月26日以371港元收盤價創歷史新高。但狂歡能否繼續仍難下判斷,截至2月28日,攜程股價以回調至349.4港元
熬過至暗時刻,壓在梁建章心中的石頭卻難以真正放下。
01
有無持久性
整體來看,2023年攜程四大業務同比增幅均超過100%。
其中,住宿預定業務同比增長133.20%至172.57億元,交通票務業務同比增長123.47%至184.43億元,旅行度假業務同比增加293.98%至31.40億元,商旅管理業務同比增加108.90%至225.40億元。
不過,在2022年低基數的背景下,市場最關心的還是攜程走出公共衛生事件陰影后,能否恢復穩定增長狀態。
結合往期數據,2016年至2019年期間,攜程住宿預定業務年復合增長率達22.74%,交通票務業務年復合增長率達16.49%。
相較于2019年業績情況,攜程2023年住宿預定業務同比增長27.69%,交通票務業務同比增長32.89%,已恢復至疫情前增長水平。
不過,值得注意的是,在財報中,攜程指明“境外酒店和機票預定業務只恢復到了2019年疫情前同期水平的80%”。可見攜程的增長主要受益于國內旅行業復蘇明顯,居民爆發出前所未有的極高熱情,但海外業務尚處于恢復期。
不過,也有不少聲音擔憂,文旅業在經歷“報復性消費”后或再歸于沉寂,仍需時間的檢驗。
02
背棄初心
值得注意的是,2023年亮眼業績的背后,或是不惜犧牲“以客戶為中心”的立命理念,所追尋的短期效益。
2024年1月末,正值春運時期,一則“12306售空,攜程有票”相關詞條等上熱搜榜單。
有消費者發現,車票開售時12306秒光售空,但攜程平臺卻顯示有票,但或需加價才能買到。例如在預售時期,攜程為用戶提供購買全程票、多買幾站、二等座換一等座等方案,提示搶票成功概率會翻倍。
春運當頭,正因買不到票而苦腦的一眾消費者,看到攜程這般猶如“黃牛”的行為,立刻引起極大不滿,紛紛在12306留言要求給予說法。
對此,12306回應稱,確認任何第三方平臺都不存在所謂優先購票之類的權利,鐵路部門也從未給過授權。有媒體報道,據攜程內部人員透露,這種搶票是通過技術手段實現的。
回顧近幾年,攜程的“奇葩操作”便頻頻出現,如大數據殺熟、預定酒店或機票價格高于官方預定價格、捆綁銷售增值服務等,常常在被大眾吐槽“吃相難看”。
截至2024年2月28日,在黑貓投訴網中,有關攜程相關累計投訴量達63415件,其中近30天投訴量達2673件,平均每日投訴量約89件。
圖片來源:黑貓投訴
在海量投訴之下,不僅僅是消費者權益難以得到保障,商家的自主經營權同樣不被尊重。事實上,供應商對攜程積怨已久。
相關資料顯示,攜程與旅行社的零售合作開始于2015年,但自2020年起,攜程開始削減零售板塊,關閉團隊游零售業務的新入駐申請。直至2022年5月,攜程宣布實施“零售轉代理”政策,將陸續關閉路線類(團隊游)境內零售模式的入駐合作、續簽、運營維護與在線售賣,預示著全面放棄零售模式。
若日后旅行社想要與攜程繼續合作,就必須以代理商的形式存在,這對于商家來說必然會失去一定的自主權。
零售模式下,攜程僅提供平臺,商家直面消費者,承擔售前、售中和售后服務,并完成簽訂合同、開具發票等工作,商家自主權較高。代理模式下,供應商將旅游產品銷售給攜程,攜程按一定比例加價銷售,并承擔合同、發票工作。
也就是說,攜程取消商家與消費者直接對接的可能,對于代理商的傭金亦不斷提高。
如此情況下,零售商的利益難免無法保證,多年的廣告投入、口碑效應、產品積累均化為泡影。但是面對更為強大的攜程,零售商的抱怨輕如鴻毛,無關緊要到不會被重視。只是,從零售轉代理的妥協,換來的或是攜程更進一步的“霸權剝削”。
有商家透露,轉為代理商后,攜程調高了傭金費,多日游傭金從9%普漲到15%,一日游傭金從8%漲到12%。
“攜程傭金調整,沒有協商,只有通知”。
同時,還將向代理商收取平臺使用費等,據悉價格1萬元起,具體費用需要根據不同的產品和合作方式來確定。
不止如此,攜程在早期大肆宣揚、用來吸引傳統旅行社入駐的“T+7”結算政策,也發生了改變,將承諾的結算周期延長至45天。
要知道,在旅游行業低迷的2022年,對于被現金流被掣肘的旅行社而言,結算周期的延長無外乎是壓垮駱駝的稻草。
不過,2019年攜程推出旨在解決小微企業的融資難題的貸款項目“程信鏈”,以攜程尚未為其結算的款項作為抵押,貸款利息為7%-18%。曾有報道表示,很少有人可以拿到最低利息,更多可能是14%-15%的水平。不少商家感嘆道,對于出在行業寒冬的小微企業,利息太高了。
攜程一邊延長結算期,干擾商家現金流,一邊又擁有足夠資金進行貸款并收取高額利息,不可說是一手好算盤。
03
野心昭然若揭
回看攜程二十多年的發展歷程,就會發現其“霸道”基因早已刻在血液里。
2012年,攜程遭遇成立以來的最大危機,面對去哪兒、藝龍等競爭對手不斷蠶食市場,攜程無力招架。
江湖地位難保,彼時退居求學的梁建章決定發起了一輪5億美元價格戰,重創藝龍。
5億美元,幾乎相當于2011年攜程的總營收,但最終效果顯著。2012年,攜程利潤6.55億元,同比下降39%,但同期藝龍利潤僅為50萬元,同比下滑98.7%。
殺敵一千自傷八百,但攜程失去的份額已逐漸收回。2011年,攜程市場份額從52%下降至41%,2012年價格戰后回升至47%。
但梁建章心中的石頭并未落地,面對依然強大的競爭對手們,回歸后的梁建章通過資本手段搭建起屬于自己的OTA帝國。
2014年4月,攜程以1500萬美元價格入股途牛,途牛網任命攜程董事長兼CEO梁建章為新董事。同月,攜程向同程旅游投資了2億元,成為了僅次于同程管理團隊的第二大股東。2015年5月,攜程成為藝龍第一大股東。
2015年10月,面對多次提議收購去哪兒無果,梁建章直接繞開莊辰超,通過股權置換的方式,以攜程25%的總投票權,從李彥宏手中獲得去哪兒45%的總投票權,最終得償所愿。
去哪兒網現任總裁勾志鵬曾回憶,梁建章相當有策略。“當時藝龍的數據對攜程來說沒什么用,但提前買下藝龍,就是為了穩住它,不要干擾攜程與去哪兒的交易。”
圖片來源:攜程官網
于是,從前期燒錢搶占市場獲取融資,中期兼并競爭對手獨霸市場,后期套路商戶及消費者,攜程的“霸道”幾乎覆蓋OTA行業每一個角落。
OTA行業鏖戰數十載,最終卻濃縮成“攜程系”的發家簡史。
事實也確實如此,在消費者費勁心思貨比三家的時候,殊不知同程、去哪兒、途牛背后都有攜程存在。
網友戲稱,即便你能繞得過攜程,你也繞不過攜程系。
04
真誠才是必殺技
梁建章曾說過,“拿高倍望遠鏡都看不到攜程的競爭對手”。
只是,近些年美團、抖音、快手、小紅書等平臺逐漸將觸手伸至OTA行業,并利用規模優勢發揮強大影響力,此時行業結構再一次發生改變,梁建章也不得不嚴正以待。
以小紅書舉例,憑借強大“種草”能力,逐漸在旅行行業展現出強大的商業價值,不少旅行社選擇在小紅書發帖,自行進行導流。
小紅書也自然想將錢攥在手里。2022年7月,小紅書成立旅游公司——璞真鄉里(上海)旅游文化有限公司,由小紅書科技有限公司100%持股。
無獨有偶,2023年7月,字節跳動成立成都海闊天空旅行社有限公司,正式進軍酒店旅游業領域。
同月,轉型電商的新東方也宣布進軍文旅產業,北京新東方文旅有限公司成立,注冊資本10億元,由俞敏洪擔任法定代表人、董事長,經營范圍包括旅游業務、旅游開發項。
有分析表示,新平臺現在體量不大,但發展勢頭非常迅猛,同時還擁有攜程所不具備的優勢。
抖音最大的特點是算法,加上流量優勢及背靠資本,做任何事都事半功倍;小紅書的優點在于獨樹一幟的種草模式,讓用戶角色從受眾變成參與者。
面對這些擁有巨大流量池+短視頻直播優勢的內容型玩家,OTA平臺只能積極變革。
其實,早在2019年,攜程便成立MCN公司“上海程夢文化有限公司”,招募旅游達人、孵化平臺KOL,并且從2022年開始加大內容上的力度,以應對市場變革。
除此之外,飛豬也上線了商戶直播功能,馬蜂窩則推出了涵蓋短視頻的“嗡嗡”功能,老牌玩家們亦在不斷完善站內的內容建設。
隨著消費趨勢的改變,往往蘊藏新的機會,這也是市場帶給攜程的新課題:更關注文旅內容的投入,建立與上游供應商的良好生態,一同為消費者帶來更好的體驗感。
畢竟,比起萬千套路,真誠才是永遠的必殺技。
1.TMT觀察網遵循行業規范,任何轉載的稿件都會明確標注作者和來源;
2.TMT觀察網的原創文章,請轉載時務必注明文章作者和"來源:TMT觀察網",不尊重原創的行為TMT觀察網或將追究責任;
3.作者投稿可能會經TMT觀察網編輯修改或補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