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亞迪為何不坐收紅利,“卷”死所有中國車企損人不利己?快訊
這幾天,關于新能源行業“卷”的問題,鬧得非常熱鬧。所有關心汽車行業的人,所有跟汽車有關的人,其實都被“卷”入了這場討論之中。
這幾天,關于新能源行業“卷”的問題,鬧得非常熱鬧。所有關心汽車行業的人,所有跟汽車有關的人,其實都被“卷”入了這場討論之中。
也難怪。自從比亞迪火了之后,接連的新技術低價格,對所有的車企新能源車型,都形成了降維打擊。不論是不可一世曾經看不起比亞迪的特斯拉,還是一些也非常努力做新能源的車企,或者因為決策錯誤而在燃油、變速箱技術上深深鉆研的企業,全都都陷入了裁員潮。要知道,汽車的產業鏈特別長,每個汽車人的背后都有一個家庭……
在大環境都不太好的今天,成為唯一支柱產業的汽車業也這樣裁員的話,后果非常可怕,會有太多的人因此而降低生活質量,會有太多的人再也沒有可能找到合適的工作……作為一位從業汽車新聞二十四年的人來說,非常清楚這個現象有多么地可怕;再者,對于一般人的痛苦沒有悲憫之心的人,那不是我這樣的人,我雖然不能感同身受,但是我曾經也失業過,為了去汽車之家找工作,還被人家無情地羞辱過。我也能體諒那些企業家的苦衷:跟隨自己的員工不得不被辭退了,心里一定非常痛苦。
這一切都由于自己的產品賣得不好,或者說,市場被比亞迪的新技術低價格產品搶走了,企業沒有穩定的利潤支撐,又怎么能能運轉得下去?
咱們這里也不講“卷”是競爭正常手段的大話,大家一定會想到:比亞迪把全部電池電子的代工收入以及國家補貼投入到了純電和插混汽車二十年,如今才正好站上了風口,可以說,憑著自己的技術,產品不降價已經賣得飛起,為何不坐收紅利,而要降價,損人不利己,招致整個行業大多數企業的怨氣?
我就此事采訪了比亞迪品牌及公關處副總經理杜國忠,對于為可要降價,他是這樣回復我的:“為最大實惠給到用戶,更快普及新能源 ,搶占合資燃油車市場,過了這2-3年時間節點,合資車企反應過來,就來不及了”。
對于比亞迪為何可以承受這樣大幅度的降價,他說:“比亞迪通過規模化,全產業鏈控制以及領先幾代的前沿技術研發降低成本。卷的表面是競爭,是市場行為,實質是技術創新帶來的產品和服務的提升,賦予產品新的價值,結果是優勝劣汰,良幣驅逐劣幣的過程,最終受益的是消費者”。
阿杜是個很實在的人,他說的話沒有什么水分,只不過有點帶著公關腔調罷了。這是人家的工作使然,無可厚非。
如果用比較通俗的話來解讀,其實就是“為更快普及新能源,搶占合資燃油車市場,過了這2-3年時間節點,合資車企反應過來,(比亞迪以及其它新能源企業)就來不及了”。比亞迪真的無意于要”卷”死同行,他們理工科的思維都是直線思維,比如說投入二十年千億資金,一直就堅守純電和插混技術,也就是他們能干得出來的事。你還真不得不相信直男的韌勁,不得不服氣他們的戰略眼光與站位,也許骨子里更多是不服氣,王傳福之前說得最多的就是:中國人最聰明!外國人能做的事,中國人一定可以做得更好!
現在鬧意見的企業,其實都明白這些道理。但是,他們想要保住自己的企業和員工,只能向國家要政策,有些企業甚至還要把水攪混。這也許就是他們之前戰略錯誤的原因,沒有長遠眼光,不敢孤執一擲,更不敢二十年如一日去做別人從來沒做過的事。你說他們沒有純電、插混技術研發?當然不,比亞迪被挖走的人都去了哪里?只不過他們沒有先期投入,老想著風口來了再投放就行了。哪知道這風口如此迅疾,以至于根本沒有時間投入相應產品,自己已經被拉下了。
那么如果讀者你是比亞迪,你會怎么做?你會如我說的那樣目光短淺坐收紅利,然后等著外資合資反應過來收復失地?!還是趁著此風口,把自己卷得更強更大,保衛自己二十年來的勝利果實,為國家戰略再添新彩?
沒有大局觀者,本來也走不長遠。你看長安、奇瑞怎么不抱怨?因為他們重視研發,早早布局的純電、插混、增程都很牛了啊,品牌力,銷量,都在迅猛爆發中。
還有吉利,人家靜俏俏地布局甲醇、氫氣發動機,因為人家看到了我們國家電力發展的勢頭之迅猛,將來電力過剩是必然,那么,電力制甲醇、電力分解水制氫就會成本非常低,這下一個風口沒準幾年間就會來到。
那時候,我相信還會有許多企業要抱怨,要向國家要政策。太陽下面無新事,雖然那時候,面對失業的人們,我們還會心痛。但是,誰能有更好的辦法嗎,除了相信國家戰略,并且努力地卷技術?
其實,比亞迪此舉,一定程度上也是對一些有能力企業的警醒。跟手機家電行業一樣,將來兩三年內,汽車行業也許就只會剩下5-6家。如果這兩三年大家還不趕緊卷到最強,合資反撲過來的時候,一定很不美妙。
中國人素來是最聰明的人,但是,卻也是內斗最厲害的人。所以,當比亞迪終于坐上冠軍寶座的時候,其椅背上卻布滿了荊棘。不好坐,但是必須坐,而且還不能掉以輕心,新能源的下半場是智能化,又得開卷了!
1.TMT觀察網遵循行業規范,任何轉載的稿件都會明確標注作者和來源;
2.TMT觀察網的原創文章,請轉載時務必注明文章作者和"來源:TMT觀察網",不尊重原創的行為TMT觀察網或將追究責任;
3.作者投稿可能會經TMT觀察網編輯修改或補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