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云減持63億,盒馬暫緩上市,阿里集團怎么了?快訊
一石激起千層浪。
一石激起千層浪。
馬云家族基金減持套現8.707億美元,折合人民幣約63億元。就在這一消息發出后,阿里股價應聲暴跌9.96%,市值一夜蒸發1400億!這是阿里巴巴今年以來,單日最大跌幅。人人都在問,馬云這是要套現跑路了嗎?當初,阿里巴巴股價超過300美元/股的時候,馬云沒有減持,怎么現在80美元/股,反而減持了?阿里集團怎么了?
壞消息還不只是這一個,阿里云的分拆計劃被叫停,盒馬鮮生上市也被暫緩了。按照官方給出的說法是,阿里云暫停獨立分拆,是因為美國對中國加強了芯片出口限制。若是在這時候,讓阿里云獨立,無法達到投資者的預期,還會產生額外的經營風險。
這是一個很現實的問題。國內的云計算芯片主要是靠美國英偉達供應,核心就在于兩款,一個是A100,另一個是H100。這兩款芯片都被白宮禁止出口了,英偉達為了不失去中國市場,被迫開發出了猴版的A800和H800兩款芯片,作為中國專供。可現在,A800和H800也被禁止出口了,英偉達又被迫開發了中國專供的猴版H20和L20。所謂H20的意思就是,它的性能只有H100芯片的20%,二者差距極大。
什么概念呢?就是原來購買A800和H800,還能滿足AI大模型的訓練。但如果用H20,運算速度就會比原來慢上好幾十倍,而能耗卻能高出好幾十倍,這是真正的卡脖子了。
阿里云是中國排名第一的云服務商,國內有一半的AI大模型都依賴于阿里云提供的底層算力支持,市占率超過36%。當美國對H800和A800芯片禁令發布后,騰訊就發布了一個公開聲明稱:“集團儲備了大量的A800和H800芯片,足夠支持好幾套AI大模型的訓練。”可阿里云和騰訊云不同,阿里云要支持的不是自家的AI大模型,還是對外支持各個民營企業的AI大模型。
像小鵬就聯合阿里云在烏蘭察布搭建了“扶搖”智算中心,幫助小鵬在智能輔助駕駛技術上,追趕特斯拉。要是說,云計算是AI大模型訓練的基礎,那么,高算力芯片則是算力的發動機。目前,還不清楚阿里云儲備了多少英偉達頂尖芯片,但作為國內市占率最高的云服務商,阿里云對英偉達芯片的依賴度也最高,絲毫不亞于當年,華為對臺積電5G芯片代工的依賴。
在國內AI芯片還沒追趕上來之前,阿里云的技術上限是受到英偉達所控制的。與此同時,阿里云的主要客戶來自于民營企業,在政企云服務這塊,做的不算極致。華為云則成為高速增長的一匹黑馬,市占率攀升到19%,僅次于阿里云。
在這個時候,把阿里云獨立出去,沒了阿里集團這棵大樹來支撐,阿里云的風險很大。
可盒馬鮮生為什么會被暫緩上市呢?雖然阿里集團沒有公布原因,但在隊長看來,核心就在于零售市場的不景氣。這種不景氣不只是在消費層面,也反應在資本市場。像赴美上市的每日優鮮,虧得爹媽不認,已經被退市了。叮咚買菜也不好過,股價2美元,市值僅剩4.72億美元。整個社區團購類的生鮮超市,都搞得一地雞毛。盒馬鮮生有阿里支持,不缺錢,并且在2022年首次實現盈利。可盒馬鮮生的前景真的好嗎?資本市場買賬嗎?要是市值不如預期,投資者能得到想要的回報嗎?
這不是某一家公司的問題,而是生鮮賽道的問題。整個賽道都處于低迷時期,誰能相信盒馬鮮生一枝獨秀?
原本,盒馬鮮生是阿里集團分拆上市的排頭兵,優先級位居第一。可現在,盒馬鮮生、阿里云都遭遇重大挫折了,唯一還剩的一個希望是菜鳥集團。菜鳥集團申請港股上市,還在審批中。以當前港股的低迷狀態,其實也很難催生出過于膨脹的財富神話。
當外界普遍認為,阿里集團在反壟斷結束以后,就能一掃陰霾,走出低谷時,可前路依然是一路荊棘。那些曾經的一夜暴富的黃金時代,依然沒有到來。
反倒是馬云減持這件事,顯得格外常規。因為馬云減持不是第一次了,而是很多次了。在阿里上市后,馬云一共持股8.8%。后來,馬云就一直在減持套現,股權降到了5%以下,成為了阿里集團的一個小股東。以前大家沒注意這些事,是因為阿里集團風光無限,大家對阿里集團充滿信心,也不太在乎馬云減持。而今,馬云的一舉一動,資本市場都是草木皆兵。
今年的雙十一,阿里集團也沒有公布成績單。沒有公布成績單,也是一種成績單。就像考試,一個人考得好不好,外面的人是看得出來的。
馬云越是沉默,外界越是充滿馬云的傳說。
1.TMT觀察網遵循行業規范,任何轉載的稿件都會明確標注作者和來源;
2.TMT觀察網的原創文章,請轉載時務必注明文章作者和"來源:TMT觀察網",不尊重原創的行為TMT觀察網或將追究責任;
3.作者投稿可能會經TMT觀察網編輯修改或補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