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靠吉利與百度,卻成扶不起的阿斗,極越還能活多久?快訊
背靠吉利與百度這兩棵大樹,要概念有概念,要背書有背書,要資源有資源……這般集萬千寵愛于一身的極越汽車,上市至今累計銷量卻不足3500臺,混得著實相當凄慘。
背靠吉利與百度這兩棵大樹,要概念有概念,要背書有背書,要資源有資源……這般集萬千寵愛于一身的極越汽車,上市至今累計銷量卻不足3500臺,混得著實相當凄慘。
這不免讓人好奇,這家造車新勢力中的新勢力問題到底出在哪兒?他究竟是扶不起的阿斗,還是成功的時機未到呢?
想要窺探這家車企的問題,還是要從他成立的歷史開始講起。可以說,極越汽車是由百度牽頭成立的,在21年1月份,百度官方發布消息稱要正式組建一家智能汽車公司,以整車制造商的身份進軍汽車行業,吉利控股集團將成為這家新公司的戰略合作伙伴,而這家新公司正是極越的前身集度汽車。
從百度當時發布的公告來看,百度是雙方初步合作的主導方,當時吉利的身份只是百度造車的戰略合作伙伴,雙方的持股比例分別是百度持股55%,占據大頭,吉利持股45%。
百度當時的想法很好,自己正式下場造車,然而他卻受制于沒有造車資質的困擾,當時ROBO-1(極度01前身)已經到了臨門一腳的階段,為了將這個項目繼續推進下去,百度不得不回歸自己供應商的身份。當集度汽車過渡為極越汽車,百度與吉利的身份發生了互換,根據工商信息顯示,百度與吉利分別持有極越汽車科技有限公司35%和56%的股份,顯然在后續的合作中,吉利又占據了主導權。
就目前的形勢來看,百度僅持有嵐圖和極度的股份,而百度控股集團旗下則囊括了吉利、極氪、領克、沃爾沃、極星和路特斯等諸多品牌,旗下產品幾乎對比所有的產品品類。顯然極度對于百度的意義更大,極度市場不佳,最急的當然也是百度,而極度對于吉利而言并非是必須的,吉利之所以會與百度展開合作,更多的還是為了幫助百度拿到造車資質,也為接下來旗下產品搭載百度智駕系統鋪一下路。
此外,從百度與吉利的責任劃分來看,在極度汽車這一項目中,吉利更多的是扮演生產者的角色,而剩下的研發、設計、銷售及團隊管理則是由百度主導。百度雖然貴為大廠,但是此前并無造車經驗,這為極度的發展埋下了隱患。
與此同時,倉促上馬的極度汽車也是狀況百出。從集度改成了極越,該品牌的前期宣傳終究是竹籃打水一場空。在新車發布會現場,極度CEO夏一平親自演示極越01主打的汽車語音功能,可是多次呼叫語音助手卻未得到反應,在這么重要的場合,極度01的表現卻這般拉胯,夏一平很尷尬,關注該車的粉絲也很失望。由于極度01上市之后市場反饋平平,該車終究是走上了降價的老路子,然而上市沒幾天就推出官降3萬元的壯舉卻是前所未見,此外,聽說最近該車還推出了限時最高優惠2萬元的購車權益,這樣接連不斷的背刺,不僅將老車主們得罪了一遍,更是讓還在觀望的準車主們猶豫不決。
夏一平將極越01的失利更多歸咎為營銷不力,在此前的媒體采訪中,夏一平提到:“在2023年4月到2024年9月,我們有長達近半年時間沒有對外宣傳。”而且在夏一平前往門店調研后發現,進入店鋪的用戶第一個問題不是關于車,而是先問這是個什么品牌。不得不說,這是一件非常夸張的事,如今新能源賽道已經進入到規模化淘汰階段,各家車企忙著內卷,忙著打價格戰,而極越目前還未解決“我是誰”的問題,這無疑是相當離譜。可是考慮到有著吉利的經驗作為支撐,極度確實不應該在營銷上犯這么大的錯誤,這顯然不是能用“經驗不足”就可以解釋的。
除此之外,極度一直將智駕作為自己的立身之本,但這一賣點似乎并不能滿足用戶的需求。根據某機構所做的2023年中國新車購買意向研究顯示,汽車的智能化體驗對于用戶購車的影響權重僅為14%。由此可見,智能化目前并不屬于用戶購車的剛需,相比主打智駕,遠不如堆料來的實際,可是像800V架構、新三大件、CTB、激光雷達、空氣懸架等如今火爆的賣點配置,在極越01身上一個也沒有看到,在配置篩選上都過不了第一關,極越01何談大賣?
車叔總結
車叔認為,極越當前的處境與幾年之前的嵐圖非常相似,品牌聲量不高,產品布局單一,主打賣點偏科,還沒偏對地方…巧合的是,這兩家車企背后都有著百度的身影。人家嵐圖通過幾年的打拼,已經有了一定的起色,可是之前與如今的市場環境大不相同,新品牌的試錯成本大幅提升,一招不慎,滿盤皆輸,極越要走的路更長,而且所留給他的時間極其有限。從目前的情況來看,極越能熬出來的概率基本為零。
1.TMT觀察網遵循行業規范,任何轉載的稿件都會明確標注作者和來源;
2.TMT觀察網的原創文章,請轉載時務必注明文章作者和"來源:TMT觀察網",不尊重原創的行為TMT觀察網或將追究責任;
3.作者投稿可能會經TMT觀察網編輯修改或補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