吵翻天!盧偉冰炮轟一加12品控差!用戶拆臺,小米也不咋樣!快訊
事情鬧大了!
事情鬧大了!
前幾天,盧偉冰在微博暗戳戳地發了一條消息——
“小伙伴剛拿了一部近期發布的手機給我看,我大體看了一下,有幾個特色:
- 產品厚重但有極強的“壓手感”,9mm多的厚度,220g多的重量;
- 產品設計有很強的“復古感”,肉肉的設計語言感覺是5-6年前的設計
- 機身模具的“縫隙感”很強,縫隙寬到肉眼可見,有助于散熱,相當于“風扇+開窗”散熱,回到童年。”
圖片截自微博@盧偉冰
不難看出,盧總這是話中有話。
他一口氣用了“壓手感”、“復古感”、“縫隙感”三個形容詞,評價友商的產品又笨又重,持握感差,外觀設計落后,產品品控一般。
嘖,這簡直是明晃晃地“拉踩”。
很快,網友們順著這根瓜藤,摸出了盧總口中的這臺友商新機——某加12。
圖片截自微博@盧偉冰
眾所周知,某加和小米之間,可謂是“積怨已久”。
從紅米Note 12 Turbo正面硬剛某加Ace 2V,從某加12直接在發布會上,與友商14、友商14 Pro對比性能。這里的友商就是小米。
從陰陽怪氣到貼臉開大,兩家高管之間的“嘴仗”,更是從來就沒有消停過。
更甚至于,某加的海報都曾被網友們扒出來,“神似”紅米早期的海報風格。
圖片源自微博用戶@渠洋
而最近某加12的慶功海報中,更是在下排標了一行小字——“某加12首銷5分鐘銷量是友商14 Pro全天銷量的61%”。這暗中對標的14 Pro,懂的都懂。
這,小米能忍?當然不可能。“嘴炮王者”盧偉冰,申請出戰!
于是乎,盧偉冰的這條微博內容,很快就在網絡上傳播發酵了起來。
并且就在兩個小時后,大半夜睡不著的盧總,又發了一條微博——
“不要與豬摔跤,因為這樣只會讓你全身弄臟,而對方卻樂此不疲。”
圖片截自微博@盧偉冰
這句名言出自投資大師查理·芒格。但是這句話的意思,你品,你細品。
此話一出,在網友們已經被點燃的情緒上,又添了一把柴,澆了一桶油。
然而,事情發展到這了,還遠遠沒有結束……
12月11日,隔了兩天后,盧偉冰又在微博上表示,“友商對于‘縫隙’的品控標準就是不如紅米。紅米品質標準高于行業。”
圖片截自微博@盧偉冰
結果,盧總的這番話,又戳到了自些用戶的“傷心處”。不少小米手機、紅米手機的用戶直接在盧偉冰的評論區,曬出了自己手機的“瑕疵處”,打臉盧總。
其實,小米手機和紅米手機的品控問題,也曾多次翻車。比如當年被罵慘了的小米11,燒WiFi、燒屏、突然黑屏、系統卡頓、機身發燙等問題全都出現過。
所以,盧總萬萬沒想到,這一番話,反而引起了用戶在評論區的集體吐槽。這就有點尷尬了。他告訴我們,想跟別人吵架有底氣,自己的實力先要碾壓對方。
不過,沒關系……某加的實力,也沒有那么無懈可擊。
至少,某加的總裁李杰,在看到盧偉冰三發微博,引起輿論后,坐不住了。他在自己的微博里面一通解釋,先是澄清并非品質問題,又是點名友商下黑手。
圖片截自微博@李杰Louis
不過,某加12是不是真的有問題呢?從部分用戶反饋上來看,縫隙大實錘。這個問題說大不大,說小不小。主要對于有強迫癥的人群來說,非常難以接受。
所以,李總也說了,不喜歡的人可以退貨或者換貨。對此,大家怎么看呢?
當然,對方都已經同意用戶換貨或者退貨,似乎在某種程度上,也是捏著鼻子承認了自己在某些方面,確實有所欠缺。
所以,緊接著,盧總有雙叒叕來“補上”了一刀,似乎在科普,又似乎不是。
實際上,兩位大佬在微博上“口水仗”打得正酣的背后,是兩家產品的沖突。
雖然某加12的起售價4299元,和起售價為3299元的紅米K70 Pro,在價格上相差還是挺大的。但是同為搭載驍龍8Gen 3的旗艦手機,沒對比是不可能的。
當然,盧總這回破防,還有一個重要原因,自家的紅米K70 Pro剛發布不久,這可是紅米想要擺脫“性價比”標簽的力作,但是,卻并沒有掀起太大的水花。
差不多或者更好配置的后來者,一個接著一個,實在是讓盧總,心里焦躁。
圖為某加12和紅米K70被拉出來對比,圖片截自酷安社區
比如,同樣符合“近期發布”且“重量超220g”的新機,其實還包括某我的GT5 Pro。
相比某加12,某我的GT5 Pro在同價位上,對紅米剛發布的新機K70 Pro的威脅更大。
甚至,今年某我的GT5 Pro,更是被其部分粉絲打出了“干翻紅米”的口號。
今年的紅米K70 Pro不僅沒有焊死下半年中端機的大門,反而被大家“奇襲”。盧總自然著急上火。
當然,這兩天機圈的“瓜”,也不只是盧偉冰和其他廠商高管在微博隔空茬架的這一個“瓜”。
最近,小米和華為又因為余承東此前“內涵”小米自研的龍骨轉軸技術是抄襲,也“掐”得正起勁。
圖片源自微博@小米公司發言人
除了機圈,車圈這兩天也是吵得不可開交。這瓜,吃不完,黑馬根本吃不完。
但是,黑馬猜測,有沒有一種可能,大佬們白天在微博上吵,晚上在一張桌子上把酒言歡。而高管之間的“口水仗”,只是大家炒流量熱度的一種營銷手段。
畢竟,這幾天,相信很多朋友都更加了解到了紅米K70系列、某加12、某我GT5 Pro。還有不少的粉絲小伙伴催著黑馬趕緊做一期視頻,詳細對比測一測。
這熱度,這銷量,不被一下被帶起來了?這種營銷套路,之前也不是沒有。
話說回來,黑馬倒是相當喜歡這樣熱鬧的機圈,“死氣沉沉”的才沒有意思。
表面:你們別打了!
內心:大家快吃瓜!
圖為科技博主@星海情報局吃瓜
好吧,其實說到底,不論是小米,還是某加,亦或者是華為,同為手機大廠從業者,正確理性的行業監督肯定是大家喜聞樂見的。但是,這不是“惡意拉踩”。
在友商的監督下,大家更應該積極正確地競爭。畢竟,有競爭,才有進步,只有不斷提升自家產品的硬核實力,才能在激烈的行業競爭中,爭得一席之地。
說白了,內卷可以,惡意內卷不行!凡事都得有個度!
1.TMT觀察網遵循行業規范,任何轉載的稿件都會明確標注作者和來源;
2.TMT觀察網的原創文章,請轉載時務必注明文章作者和"來源:TMT觀察網",不尊重原創的行為TMT觀察網或將追究責任;
3.作者投稿可能會經TMT觀察網編輯修改或補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