閉店、裁員,盒馬你逼白領去買山姆嗎?快訊
盒馬,仿佛處在風雨飄搖之中。
盒馬,仿佛處在風雨飄搖之中。
這一萬眾矚目的新零售超市,最近頻頻被爆出在各地清貨關門的消息。
有人曬出附近盒馬內部空蕩蕩的照片,貨架上沒有貨物,偌大的門店里也沒有人影。
網友們開始細數盒馬的“罪狀”,如下單后沒人送貨、商品日期不新鮮、商品種類變少、之前經常買的單品很快下架……
#盒馬被爆清貨關門#的話題,登上微博熱搜。
盒馬很快發表回應,稱這只是策略性調整,并且今年計劃新開70家門店。
回應很誠懇,但明眼人都能看出來,盒馬在大家心目之中的地位,確實大不如前了。
盒馬,全方位省錢
很多人都能明顯感覺到,盒馬越來越“摳”了。
今年 1 月開始,盒馬的線上訂單強制收取 1 元包裝費。
但有時,送來的商品完全不需要用袋子包裝。
雖然后續盒馬修改了一部分規則,如大米、桶裝水等商品不另收包裝費,但依舊難以化解大家的怨氣。
1塊錢并不多,但不小心花了“冤枉錢”的消費者,紛紛指責盒馬隨意更改規則“吃相難看”。
北京、南京、長沙的盒馬線上訂單,免運費的門檻從 39 元、49 元上調至 99 元,訂單金額不滿99元則要支付6元運費。
這意味著,想要省6塊錢,得在盒馬花夠100塊錢。
不少消費者習慣每天下單晚餐的菜,下班回家看到新鮮的菜掛在門把手上,免運費門檻的上漲,對他們來說是不小的打擊。
盒馬還設置線下專享價,有些商品線下的價格甚至比線上會員價還便宜,只為了引導用戶到店里消費,來規避線上配送的成本支出。
對此很多盒馬的會員心生不滿,畢竟會員折扣和線下專享價不能疊加,每年交幾百塊錢的盒馬會員成了冤大頭。
但盒馬或許已不在乎他們的感受。
去年年末,有網友發現,無法在盒馬APP開通或續費會員。
對此,盒馬鮮生官方客服給出了回應:“因業務調整,暫時不支持開通或者續費盒馬會員。之前開通沒有到期的會員權益可以正常使用,已到期的不論鉆石還是黃金會員暫時都無法續費。”
一切仿佛都顯示著,盒馬已經推行多年的會員制,正在走向終結。
很多盒馬的員工也發現,自己效力這么多年的盒馬,突然變得陌生了。
根據知危的報道,從今年年初開始,多個城市盒馬門店的員工都迎來了降薪。
一位廣東員工表示,前場揀貨工從 0.4 元/件降到 0.3 元/件,后場揀貨工從 0.25 元/件降到 0.2 元/件。
許多除了管理層外的員工都被要求轉成臨時工,和第三方重新簽合同,五險一金、節假日三倍薪資、年假、十三薪這些原本應該有的福利,自然也都消失。
逼員工用商場的廁所,一關門就關燈,退掉品牌廠家留駐的促銷員,一個人頂十個人用,都是員工爆料出的盒馬苛刻操作。
許多在盒馬工作幾年的老員工,不得不黯然離開。
在供應商圈子中,盒馬的壓價策略聲名遠揚。
坊間傳言,盒馬創始人兼CEO侯毅公開地和供應商們說過:“ 希望你們一次性給我最低價。 ”
去年,盒馬進行SKU大調整,茶飲品牌Chabiubiu在此輪SKU調整中被“清退”。
根據Chabiubiu創始人發布的文章,涉及上百萬貨款的2萬多盒貨物被要求拉走,盒馬方開出“供貨價再降50%”的重新上架條件。
盒馬開出的條件對于供應商來說,等于虧本做生意。
去年12月,王小鹵曾經發表聲明,稱因為盒馬壓價太過分,放棄向盒馬系統供貨。
盒馬仿佛一直在做一些不得人心的舉措,把消費者、員工、供應商都往對立面上推。
下沉的盒馬
越來越多人懷念起盒馬最初的樣子。
2016年,盒馬第一家店開在上海金橋,開業第一年就拿下2.5億的總營業額,坪效是傳統大賣場的3.7倍。
一年半后,馬云出現在盒馬金橋店,在現場照片中,他把一只帝王蟹高高舉起,身邊是簇擁著他鼓掌的阿里高管們。
帝王蟹這種奢侈的海鮮,日后成為盒馬的熱品,也占據了大眾對盒馬最重要的一塊想象空間。
不只是帝王蟹,現做現賣的日料海鮮、來自澳洲的牛肉、南非的檸檬、意大利的橄欖油,也是中產階級的最愛。
那時盒馬象征著一種高端但觸手可及的生活方式,讓消費者愿意為這些昂貴但品質極佳的商品買單。
那時盒馬周邊的小區甚至被戲稱為“盒區房”。
盒馬為了維持這種形象,不計成本。
2018年,侯毅在武漢嘗到一種叫藕帶的農產品,被它的味道深深吸引,馬上決定要把這種菜搬進盒馬。
但藕帶在常溫下易變色變質,難以長時間保存,生命期只有72小時,所以一直沒有走出湖北,為外省人民知曉。
盒馬為了讓用戶嘗到這口美味,下了很大功夫。
以上海門店為例,藕帶出水之后迅速打包,全程冷鏈運送,早上8點到機場,航班10點起飛,中午之前就能到上海。
一批藕帶到盒馬全國門店的運送時間都控制在48小時內。
圖源:河北日報
藕帶歸屬于盒馬的日日鮮產品線,這條線主營蔬菜水果,但為了給消費者提供良好的體驗,過了當天零點,日日鮮產品就要銷毀,就是為了樹立一個不賣隔夜商品、絕對新鮮的形象。
這也就意味著,一批藕帶的銷售時間基本上只有24小時。
立志在品質方面做大做強,盒馬的野心從小小的藕帶之中可見一斑。
過去幾年間,盒馬一直是消費升級陣營的“大將”。
盒馬主要瞄準的人群,是一二線城市中產家庭和舍得花錢的年輕人,他們信奉貴有貴的道理,舍得花錢提升自己的生活品質。
但最近幾個月,盒馬卻突然轉舵,以折扣化為中心戰略,爭奪起了下沉市場。
去年7 月,盒馬啟動 “ 移山價 ”,圍繞榴蓮千層這一單品,和山姆打起了價格戰。
你方唱罷我登場的一輪輪降價之后,盒馬售賣的榴蓮千層定價為79元,山姆也固定在了85元。
在這場價格戰塵埃落定之后,盒馬又在北京地區上線“移山價”,參與活動的產品包括蛋糕烘焙、海鮮肉禽、糧油、牛奶飲料、零食等諸多品類,性價比同樣是強調的重點。
通過價格戰拉攏用戶是一方面,讓更多的人把盒馬和便宜畫上等號,或許也是盒馬的一部分考量。
去年10月13日,盒馬官方發文表示:“今天起,5000余款盒馬鮮生門店的優選商品開始降價,實惠的價格天天都有,且長期有效?!?/p>
在這項降價運動之中,多款商品在線下的價格下調 20%,同時盒馬計劃精簡門店的 SKU 數量,預計從 8000 個刪減至 5000 個,方便管理。
11月,盒馬CEO侯毅表示,未來盒馬要做到“753”價格體系,即KA商品是市場價的七折、自有品牌是市場價的五折、臨期商品是市場價的三折。
而對于消費者來說,盒馬的降價幅度是實實在在、肉眼可見的,之前爆火的草莓盒子蛋糕從88元降到59元,海鱸魚從每條19.9元降至12.9元。
消費者對盒馬的印象,正在重構。
圍繞“高端”講了這么多年故事,盒馬在消費降級的大潮之中,終于決心沿著折扣化這條航路駛向下沉市場。
風雨飄搖的盒馬
盒馬的一系列動作,都透露出一個信號——盒馬慌了。
但由不得它不慌。
據報道,光是2021年第一季度,盒馬就虧損了約30億元,直到2023年1月,侯毅才發布全員信,官宣主力業態盒馬鮮生已經實現盈利。
2023年5月,阿里在披露財報時確認,已經正式啟動盒馬的上市計劃,但六個月后,阿里又將盒馬的上市計劃擱置。
有業內人士透露,盒馬被“始亂終棄”的原因是估值不符合預期。
2 月 7 日,阿里發布截至 2023 年 12 月 31 日止的三個月( 2024 財年 Q3 )財務數據,包括盒馬、高鑫零售、銀泰等業務的 “ 所有其他 ” 營收 470.23 億元,同比下滑 7%,凈虧損 31.72 億元,同比擴大 87% 。
同日,阿里巴巴集團主席蔡崇信在業績會上說:“ 我們的資產負債表上依然有一些傳統的實體零售業務,這些也不是我們的核心聚焦。如果能夠完成退出的話,也是非常合理的。”
種種跡象都顯示,盒馬急需證明自己的價值。
作為一個橫跨中國的龐然大物,成本一直是盒馬最頭疼的問題。
首先,盒馬的開店成本居高不下。
盒馬鮮生門店集中于小區、購物中心、高端寫字樓等地段,這些地段本就租金高昂。
加上盒馬的門店采用前店后倉模式,倉儲需要更大的空間,更是會造成成本的飆升。
一家盒馬鮮生的開店成本就高達3000萬元,還要自建一張滿足“三公里內30分鐘送達”的運力網絡,盒馬mini等前置倉的拓店成本通常也需幾百萬元。
其次,供應鏈在盒馬的生態體系中占據重要位置,也成了盒馬的命門。
盒馬招牌的生鮮品類有著高損耗、低毛利和非標的特點,香蕉在12℃以下環境里容易發黑腐爛,鮮荔枝0℃儲存會變味,菠蘿在6℃—10℃下保存,不僅果皮會變色,果肉也會呈水浸狀,都需要“區別對待”。
過去幾年,為了盡可能減少運輸對產品的影響,盒馬斥資百億打造了多溫層供應鏈體系,在八大城市布局供應鏈中心。
這條供應鏈的運轉,離不開燒錢。
另一方面,以高檔生鮮為招牌產品的盒馬鮮生,大海鮮的損耗率很高,這也是隱形的成本。
種種成本累加下來,對盒馬的盈利能力提出了要求。
但在線上,有各大外賣買菜平臺堵截,在線下,有實體商超進行“圍剿”,盒馬引以為傲的海鮮等產品,雖然有著高毛利高客單價的特點,但大家更傾向于嘗個新鮮,并不能每天復購。
在消費降級的大背景下,中產階級也沒多少余糧,盡可能減少自己的生活支出,如果盒馬一味待在自己的“舒適區”,只會成為被溫水煮的青蛙。
為了自救,盒馬不得不進行開源和節流。
堅決進行折扣化是為了擴大用戶規模,引入更多的源頭活水,在各方面瘋狂省錢是為了節流,降本增效。
盒馬的本心或許是好的,但步子邁得太大,必然與員工、消費者、供應商產生許多摩擦。
盒馬的過去像是燒錢造夢,消費者為美夢買單,盒馬則繼續把美好的故事講下去。
但商業的世界終究是殘酷的,現實讓盒馬不得不做出改變。
達爾文在《物種起源》寫道:“能存活下來的物種,既不是那些最強壯的,也不是那些最聰明的,而是那些最能適應變化的?!?/p>
為了活下去,盒馬不得不賭上一切。
只是留給盒馬的時間,或許不太多了。
1.TMT觀察網遵循行業規范,任何轉載的稿件都會明確標注作者和來源;
2.TMT觀察網的原創文章,請轉載時務必注明文章作者和"來源:TMT觀察網",不尊重原創的行為TMT觀察網或將追究責任;
3.作者投稿可能會經TMT觀察網編輯修改或補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