區塊鏈直奔5.0時代:真相是其實沒人體驗過區塊鏈
現如今,所有的區塊鏈項目都只是一個主從式網絡數據庫,就像一份言辭雜亂的新聞稿,是純粹虛幻的自吹自擂。
在過去的幾年里,“區塊鏈技術”幾乎與所有行業都扯上了關系。2017年是加密貨幣瘋狂的一年,分布式賬本技術也一路向“區塊鏈5.0”開進。但問題來了,報道這些項目的人真的使用過這些技術嗎?事實上,沒有一個人真的用過這些技術。
區塊鏈5.0和分布式賬本技術是終極神藥嗎?
你用過區塊鏈5.0?反正目前還沒有人嘗試過。區塊鏈最早誕生于2009年為幣幣,隨之而生的還有比特幣,可那個時候沒有人對它們感冒。現在,加密貨幣炙手可熱,有人認為,其背后的技術才是真正的創新。“區塊鏈技術將要顛覆世界”、“區塊鏈技術會滲透到每一個行業”,類似這樣的說法,恐怕你已經聽過無數次了。當然,區塊鏈技術可能真的會改變金融、服裝、影視、音樂、食品、醫療,基本上涉及整個供應鏈。
區塊鏈的不可篡改屬性是一種謬論
對于這些期望改變世界的分布式賬本項目而言,一個突出的問題是:并沒有人使用過這些區塊鏈技術,甚至有些所謂的區塊鏈技術可能都不存在。但更糟糕的是,他們能還謊稱能夠解決一個至今未解決的古老的計算機系統難題:不可篡改。
目前,絕大部分區塊鏈項目都號稱具有“不可篡改屬性”,但這很容易讓人誤解,事實上,這些系統絕不可能是100%不可篡改的。著名的比特幣布道者Chris DeRose兩年前曾表示,區塊鏈的不可篡改屬性是一個永恒的動態請求。Chris說:“不可篡改屬性背后眾聲喧嘩,但是這其中大部分都可以被歸結于一個基本的簽名機制,而這個簽名機制已經存在了幾十年。僅僅從字面上看,不可篡改屬性很美妙,但仔細思考卻發現其實很可疑,它不可能比現有的HTTP體系做得更好。”
是真區塊鏈,還是自吹自擂?
現如今,所有的區塊鏈項目都只是一個主從式網絡數據庫,就像一份言辭雜亂的新聞稿,是純粹虛幻的自吹自擂。
有一些由大銀行打造的模仿比特幣的分布式賬本項目,還有很多私有區塊鏈項目宣稱它們是下一代強大的區塊鏈技術,將會徹底推翻現有的公有區塊鏈,然而到現在,它們誰都算不上是革命性的項目,甚至普羅大眾沒有一個人真正在使用分布式賬本解決方案。這些所謂的技術,只是用精美的言辭進行了包裝,然后發布在像《福布斯》雜志和彭博這些知名媒體上。這些媒體會去批評這些他們從來沒有使用過的區塊鏈系統嗎?當然不會。他們通常會寫一篇看著不錯的文章,讓這些項目看起來一副很不錯的樣子。然而,這些記者從來都沒有使用過這些系統,更沒有見證過它們應用于實際。
1.TMT觀察網遵循行業規范,任何轉載的稿件都會明確標注作者和來源;
2.TMT觀察網的原創文章,請轉載時務必注明文章作者和"來源:TMT觀察網",不尊重原創的行為TMT觀察網或將追究責任;
3.作者投稿可能會經TMT觀察網編輯修改或補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