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傳福壓力重重?比亞迪連續兩個月銷量暴跌快訊
2024年一開年,汽車圈便承受重壓。經銷商廣東永奧、新勢力高合汽車相繼爆雷,就連耗費十年時間,燒掉上百億美元的蘋果公司,都不得不宣告造車失敗,放棄汽車業務。
2024年一開年,汽車圈便承受重壓。經銷商廣東永奧、新勢力高合汽車相繼爆雷,就連耗費十年時間,燒掉上百億美元的蘋果公司,都不得不宣告造車失敗,放棄汽車業務。
與此同時,去年意氣風發的王傳福,面臨比亞迪持續暴跌的銷量,也不免開始壓力重重。
2023年,比亞迪爆賣超300萬輛,成為車市品牌和車企雙料銷冠,帶領中國汽車抵達新高度,并強勢躋身全球十大車企行列。
理想也熱銷37.6萬輛,榮膺新勢力銷冠,同時大賺118.09億元,成為繼特斯拉、比亞迪之后全球第三家盈利的新能源車企。
但是2024年第一個月,車市就炸翻了天:理想銷量被問界反超,從新勢力銷冠寶座上滑落;讓人大跌眼鏡的是,向來遙遙領先的比亞迪,居然也丟失了車市銷冠寶座,而且還是連續兩個月。
今年1月份,比亞迪累計銷售201493輛,雖然同比增長33.34%,但是相較于去年12月份的341043輛,環比大跌超40%。
月銷從30多萬輛,驟降至20萬輛出頭,比亞迪銷量下滑速度讓人震驚。
橫向對比來看,同期吉利21.35萬輛,同比增長約110%,實現了對比亞迪的超越。這是比亞迪在月度銷冠寶座上穩居了20多個月后,首次被擠下去。
與此同時,奇瑞、長安1月份的銷量均接近20萬輛,比亞迪過去遙遙領先的優勢,已經不復存在。
有不少網友猜測,比亞迪之所以被吉利反超,根本原因在前者急需清庫存,而后者則可以放量。
在網友看來,比亞迪2023年為了沖擊300萬輛的年度目標,去年年底一定程度上透支了市場,尤其是給了經銷商極大的庫存壓力。進入今年1月份,比亞迪迫切需要緩解經銷商的壓力,以便及時清理庫存。
而吉利去年則早早完成了年度目標,去年年底藏了一部分銷量,然后在1月份集中釋放出來。此消彼長之下,吉利自然可以超越比亞迪。
然而,令人震驚的時候,比亞迪的銷量頹勢依舊沒有停止的跡象。
今年2月份,比亞迪銷量122311輛,無論是同比還是環比,均大幅下滑,分別降低36.87%、39.15%。雖然比亞迪超越了111398輛的吉利,但是卻被后來居上的奇瑞趕超。
同期,奇瑞售出143155輛,同比增長37.8%,不僅超越了比亞迪,而且還拉開近2萬多輛的差距。
連續兩個月銷量暴跌,無緣車市銷冠,被吉利和奇瑞輪番趕超,比亞迪的銷量正在經歷黑暗時刻。
無論是與自己的同比還是環比,或者與同行其他車企的對比,比亞迪2月份的銷量成績都顯得非常差。這樣的一份成績單,確實讓人意外,更何況比亞迪2月份還有大降價這一利好刺激。
從2月19日開始,比亞迪相繼推出秦、驅逐艦05、海豚、漢、唐、宋、海豹等多款榮耀版車型,在舊版的基礎上幾萬幾萬地降價,掀起“電比油低”的新一輪價格戰。
如此大規模地降價刺激,可是比亞迪2月份的銷量為何還是如此之差呢?
有觀點認為,以價換量的效果還沒有完全顯現出來,很多潛在消費者猶在持幣觀望,所以比亞迪2月份銷量不太好看。
作為全球競爭最為激烈的汽車市場,比亞迪點燃價格戰硝煙以來,其他車企迅速跟進,特斯拉、小鵬、吉利、大眾、哪吒、長安、奇瑞、飛凡、智己、現代、零跑、埃安等一眾品牌,全都宣布降價。
這在一定程度上,可能會沖淡比亞迪以價換量的效果。
車市進入白熱化階段,今年的市場競爭,將達到前所未有的水平,降價策略成為車企爭奪市場份額的關鍵手段。
得益于全產業鏈布局和規模效應,比亞迪比其他任何一家車企,都更具有打價格的底氣和能力。
比亞迪王者余暉猶在,一兩個月銷量落后并不能說明什么,3月份應該會重返銷冠寶座。但是萬一沒有呢?那么王傳福就要面臨巨大壓力了。
更何況,單純依靠降價是不可持續的,中國車企還是更應該通過技術革新和加快國際化腳步,來鞏固和擴大市場份額。
1.TMT觀察網遵循行業規范,任何轉載的稿件都會明確標注作者和來源;
2.TMT觀察網的原創文章,請轉載時務必注明文章作者和"來源:TMT觀察網",不尊重原創的行為TMT觀察網或將追究責任;
3.作者投稿可能會經TMT觀察網編輯修改或補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