騰訊湯道生:立足“以人為本” 構建“好用的AI”快訊
騰訊會議、騰訊文檔、企業微信等應用也全面AI化,AI也助力騰訊廣告、游戲等業務實現雙位數增長,AI已經成為騰訊的。
【TechWeb】9月16日消息,2025騰訊全球數字生態大會舉行,騰訊集團高級執行副總裁、云與智慧產業事業群CEO湯道生表示,“向智能化要產業效率,向全球化要收入規模”,已經成為企業增長的兩大核心動力。騰訊將打造“智能化”與“全球化”兩大效率引擎,助力企業穩健和可持續增長。

智能化方面,騰訊云正式發布騰訊云智能體戰略全景圖,全面開放AI能力、C端和B端優勢場景。通過智能體解決方案、SaaS+AI、大模型技術三大升級,激發企業的創新潛能。“騰訊將立足‘以人為本’,構建‘好用的AI’,讓AI服務于場景中的人,滿足人的需求,提升工作的效率,優化交互的體驗,甚至提供情緒價值。”湯道生表示。
據介紹,AI已經成為騰訊的“新業務基因”。騰訊元寶上線一年多,已經成為國內DAU排名前三的AI原生應用,用戶現在每天向騰訊元寶的提問量,已經達到年初一個月的總量;IMA知識庫文件數量已經突破1億;QQ瀏覽器的AI月活數比4月增長了17.8倍。同時,AI也助力騰訊廣告、游戲等業務實現雙位數增長。
全球化方面,騰訊云將從基礎設施、技術產品以及服務能力三個方向,助力企業扎根本地、拓展全球市場。一方面,加速基礎設施建設,以“全球一張網”構筑全球化發展的基石。另一方面,通過業界領先的產品工具箱,幫助企業用好云、服務好用戶、降低運營成本。同時,打造敏捷響應的本地服務團隊,以專業知識和貼身服務,成為企業“全球數字合伙人”。
湯道生介紹,今年騰訊云持續加碼基礎設施建設,海外開區的速度在國內各大云廠商中排在最前列,同時完成多項產品和功能升級,全面適配全球技術生態。過去三年,騰訊云國際業務持續高雙位數增長,服務海外客戶數同比翻番。90%以上的中國互聯網企業和95%以上頭部游戲公司,出海都選擇了騰訊云。比如印尼GoTo集團、泰國正大、以及美團Keeta、美的、泡泡瑪特等中國各行業標桿企業。
以下為發言稿全文:
歡迎來到騰訊全球數字生態大會,很高興和大家再次相聚在深圳寶安。
最近我跟企業家朋友交流的很多,大家普遍感受到很大的競爭壓力,因此,“向智能化要產業效率,向全球化要收入規模”,已經成為企業增長的兩大核心動力,也是影響未來行業格局的關鍵。
這正是今天我們在這里要共同探討的話題——騰訊云將如何協助各行各業打造“智能化”與“全球化”兩大引擎,助力企業穩健和可持續增長。
騰訊立足于“以人為本”,構建“好用的AI”。讓AI服務于場景中的人,滿足人的需求,提升工作的效率,優化交互的體驗,甚至提供情緒價值。
在C端,騰訊元寶上線一年多,已經成為國內DAU排名前三的AI原生應用。現在,用戶每天向騰訊元寶的提問量,已經達到年初一個月的總量。
今年,元寶的分析能力與互動體驗不斷增強,我們將元寶和微信、騰訊會議、騰訊文檔,騰訊視頻、QQ音樂等10多個應用打通,進一步提升了用戶在生活、辦公等多場景下的體驗和效率。比如,在公眾號和視頻號的評論區,大家可以直接@元寶,讓它總結內容,詢問知識;在騰訊會議,元寶可以替你參會,自動記錄會議信息,生成會議紀要。
此外,我們的ima知識庫文件數量已經突破1億,滿足人們對深度知識分享和獲取的需求。QQ瀏覽器的AI月活數,比4月增長了17.8倍。
在我們的內部業務流程中,AI也被大量應用,并取得了顯著成效。我們將AI能力深度融入廣告、游戲、社交等業務,成為騰訊的“新業務基因”。
在廣告業務上,我們通過大模型,優化廣告創作、投放、推薦和效果,大幅度提升廣告點擊率、轉化率,在今年2季度助力營銷服務收入增長20%;在游戲業務上,我們用AI加速游戲內容制作,基于AI推出仿真度更高的虛擬隊友和NPC的方式,吸引新玩家并提升參與度,助力游戲收入實現雙位數增長。
面向未來,我們將全面開放AI落地能力,打通C端和B端的技術與場景。通過智能體解決方案、“SaaS+AI”、大模型技術“三大升級”,幫助客戶和伙伴打造“好用的AI”,激發企業創新潛能,助力社會實現“以人為本”的AI發展。
首先,我們將推動智能體解決方案的持續升級,加速AI在產業場景的深度落地與應用創新。
正如APP之于移動互聯網時代,智能體將成為AI時代的主要應用載體。今天,我們正式發布騰訊云智能體戰略全景圖,全面開放開發平臺、應用場景、基礎設施、模型能力與伙伴生態,助力構建懂客戶、能決策、可執行、高可靠的智能體。
在技術創新方面,騰訊云智能體開發平臺ADP為企業提供大語言模型+搜索增強、工作流、多智能體協同的開發框架,助力企業高效搭建專屬智能體。今天,我們面向全球,重磅發布ADP 3.0版本。新版本支持對接第三方數據庫,進一步強化RAG能力,提升問答效果,可以實現復雜文檔中,圖、文、表的精準識別與智能關聯。通過時效性、權威性加權召回搜索結果,可以顯著減少幻覺,讓智能體成為企業信賴的“智能中樞”。
我們在工作流中新增Agent節點,實現流程的自主運行、有序執行,大幅提升智能體執行任務的準確性;同時新增應用評測工具,應用上線前先行測試,確保Agent性能可靠;插件生態也大幅擴容,已支持140多個MCP插件。
為了助力智能體開發,我們還搭建了Agent infra的完整套件,提供安全沙箱環境、長短期記憶、工具調用管理,以及全鏈路的安全和可觀測等能力。
騰訊智能體的獨特優勢還體現在廣泛的場景適配能力。依托騰訊云,我們覆蓋科研、生產、供應鏈、銷售、服務等全產業鏈場景,沉淀標準化的行業智能體模板,加速零售、醫療、金融、教育、工業等行業的智能化升級。
最近,騰訊企點營銷云就與絕味食品,開展了一次全鏈路AI營銷實戰。基于騰訊智能體開發平臺結合絕味食品的業務流程及數據積累,我們聯合打造了人群圈選、商品推薦、動態權益及內容生成等多個智能體。整個項目中,多個智能體“協同作戰”,從用戶洞察到內容推送、權益發放再到最后成交,全程智能化運營。
實踐結果也非常亮眼——全鏈路AI營銷效率達到人工組的2-3倍。在數百萬的測試用戶中,AI組的內容點擊率是人工組的1.8倍,支付轉化率是2.4倍,交易金額達到3.1倍。這些實實在在的“增效”,獲得了客戶的高度認可,也為更多企業提供了AI營銷的創新范本。
智能體的繁榮不僅依靠技術和場景,也離不開開放合作和產業共建。今天,我們正式啟動“AI應用繁榮計劃”,發起AI共創營,廣泛聯合開發者和生態伙伴,通過技術開放、資源共享、聯合孵化,推動更多垂直智能體方案落地。同時,通過“AI百校行”等科普與競賽活動,助力AI人才成長。
其次,我們將全面升級“SaaS+AI”的企業應用場景,讓AI無縫融入每個人的工作環境,助力個人提效,提升組織效率。
比如,我們將AI能力全面接入代碼開發、辦公協同、知識管理等核心SaaS應用中。在開發場景,騰訊云CodeBuddy,幫助上百萬開發者的科技創新,大幅提升研發效率與品質。它打破了上下游互相制約的瀑布流開發,變成了以AI為核心的并行模式。過去開發電商活動頁,需要產品經理先描述需求、設計師再調整樣式、開發人員編寫代碼,需要2天時間;現在大家有AI助力,最快只需要2小時就能完成。目前,在騰訊內很多產品,已經有超過40%的新增代碼是由AI生成的,35%的任務由AI評審。程序員平均月交付數提升34%,交付周期縮短10%。
在辦公協同領域,騰訊會議、騰訊文檔、企業微信等應用也全面AI化。例如,騰訊會議的AI紀要,通過智能推理,能夠捕捉參會者的情緒、態度,理解意圖,幫助管理者更好的理解團隊意圖、優化決策。近1年,騰訊會議AI功能用戶量同比增長150%+,幫助越來越多人提升效率。我自己就經常用騰訊會議來面試,新的AI紀要功能還可以實時解析應聘者回答中體現的應對能力與態度,方便做綜合評估。
在知識管理場景,騰訊樂享今年全面升級為樂享知識庫,能夠支持102種格式的多模態內容的存儲、管理和問答,通過疊加知識深度加工與思考能力,AI問答的準確率達到92%,明顯高于普通員工。
在法務場景,騰訊電子簽通過“AI智能審查+人工確認”的方式,大幅提升合同審核效率。過去人工審核一份復雜合同,需要一整天,現在AI審核最多10分鐘就可以完成,簡單合同最快只需1分鐘。同時,支持多角度審查、自定義篩查點,以及實時外接海量的法律法規,合同合規性風險降低80%。
第三項核心升級,是持續迭代底層大模型,夯實AI創新的技術底座,為多元應用注入更強勁的智能。
過去一年,騰訊混元密集發布了30多個模型。其中一個重要方向,就是如何以更低的部署和推理成本,實現更強的模型性能,從而加速模型在產業中的落地。
我們推出了0.5B、1.8B、4B、7B、A13B等多款開源小模型,手機和電腦上都能流暢運行,真正實現技術普惠。比如在騰訊手機管家,我們用小尺寸模型提升垃圾短信識別準確率,實現毫秒級攔截。最近開源的混元翻譯模型就是一個7B模型,它在2025國際機器翻譯大賽的31個單項中,拿下了30個第一名。
在多模態和3D世界模型等前沿領域,我們也在持續探索。混元3D模型在開源社區的下載量超過260萬,行業排名第一,并且在質檢和設計領域成熟商用。頭部3D打印廠商拓竹科技、創想三維,都全面接入騰訊混元3D。零基礎新手輸入一張圖,就能快速生成3D模型并進行打印,大幅提升了建模效率。
今天,我們也正式發布騰訊混元3D 3.0模型,建模精度比上一版提升了3倍,人物、復雜細節的生成效果大幅提升。同時,推出面向3D專業生產管線的一站式工具——混元3D Studio,覆蓋從概念設計到動作系統的全流程,解決傳統3D開發管線中,生產環節多、制作成本高等問題,大幅提升3D生產效率,助力游戲開發、動畫制作、工業設計等產業應用。
當然,AI的高效落地,是一個體系化的工程。除了模型和平臺工具之外,還需要過硬的基礎設施,與先進的工程化的能力。稍后我們的同事邱躍鵬,會為大家詳細介紹AI infra上的新進展。
如果說,我們的智能化引擎,致力于讓AI從“時髦概念”,變為切實驅動業務的“實際效率”;那么,我們的第二個引擎——“全球化引擎”,則希望助力企業在“大航海時代”,贏得新增長。
當前,全球化進程面臨多重挑戰:如何選擇最合適的市場切入?如何靈活應對不同國家的合規要求?如何快速抓住海外用戶的新需求?這些問題的解答,是企業拓展全球市場的關鍵。
這些年,我們把在國內市場打磨成熟的拳頭產品輸出到海外。比如騰訊云音視頻、邊緣安全加速平臺、小程序平臺、AI數智人等等,已經成為很多企業布局全球市場的“標配”。
同時,我們也在全球新增更多的可用區、完成多項產品和功能升級,全面適配全球技術生態。3年來,騰訊云國際業務持續高雙位數增長,服務全球客戶數同比去年翻番。比如我們深度服務印尼最大的互聯網企業GoTo集團、泰國的正大集團、阿聯酋電信e&UAE、法國電信Orange、日本最大的餐廳預訂平臺Tabelog等知名國際客戶,也幫助美團Keeta、美的、泡泡瑪特、楊國福麻辣燙等一系列中國企業加速出海進程。同時,90%以上的互聯網企業和95%以上頭部游戲公司,出海都選擇了騰訊云。
我們也將從基礎設施、技術產品以及服務能力三個方向,升級騰訊云國際化戰略,打造“全球化引擎”,以全球一致的產品體驗,助力企業扎根本地、拓展市場。
首先是基礎設施提速,打造“全球一張網”,構筑全球化發展的基石。
今年,我們持續加碼基礎設施建設,海外開區的速度,在國內各大云廠商中排在最前列。此前,我們也宣布了在沙特投資1.5億美元,建設中東首個可用區;在日本大阪新建第三個可用區及設立區域辦公室。截至今年上半年,騰訊云在全球已經設立11個區域辦公室,并部署了9大全球技術支持中心。
完善的基礎設施,是可靠服務的保障。我們希望,企業在全球任何一個地方,都能夠就近接入騰訊云的資源與服務,縮短用戶與服務的 “物理距離”,高效開展本地業務;也能更好地滿足數據合規、災備,以及降本增效的要求。
比如,我們和廣汽自2017年以來,在智能駕駛、智能座艙、企業數智化展開全方位合作;面對全球化發展,我們也助力廣汽將優勢的產品和服務快速復制到海外。美的集團這兩年在歐洲業務快速發展,傳統的IT架構挑戰很大。他們基于騰訊云位于法蘭克福的數據中心,構建了新的技術底座,把將近50個獨立業務系統統一納入標準化的云原生架構,使得系統的穩定性、擴展能力和研發協作效率顯著提升,提前完成了成本優化的目標。
其次是加速技術升級,鍛造業界領先的“產品工具箱”,幫助企業用好云、服務好用戶、降低運營成本。
聚焦做好產品,是騰訊云一貫堅持的原則。今天我們的很多優勢產品,比如音視頻、邊緣加速與防護EdgeOne等,不僅在國內市場保持絕對領先地位,也在全球范圍內展現出強勁的競爭力,成為創新和效率的代表。
今年我們也推動騰訊云產品全面國際化,我們的代碼助手CodeBuddy、智能開發體平臺ADP等產品,均推出海外版。同時,不少具有騰訊場景特色的優勢產品,比如企業級全渠道交易解決方案云Mall、超級應用解決方案Superapp as a Service、刷掌服務平臺等,也非常受海外客戶歡迎。
阿聯酋電信集團e&UAE、印尼人民銀行(BRI)、以及中東游戲開發商 PlaysOut 等,都在使用我們的超級應用解決方案,不僅能夠即刻上線成百上千的小程序,快速接入已有業務,而且可以通過方案搭載的即時通訊、互動直播等功能,持續提升用戶體驗和粘性。
第三是服務提效,打造敏捷響應的本地服務團隊,以專業知識和貼身服務,成為企業“全球數字合伙人”。
騰訊云服務全球客戶并不是簡單的售賣產品,更注重對行業的深度理解、與客戶的長期陪伴、幫助客戶持續成功。
提供專業服務的同時,我們也充分發揮“中國效率”的優勢,通過覆蓋全球的本地化技術支持和服務團隊,隨時隨地響應客戶需求,敏捷應對市場變化,幫助客戶打勝仗。
比如泰國正大旗下的零售公司CP AXTRA,前不久就將主要零售及批發業務系統遷移到了騰訊云,他們對于騰訊云產品的質量與性價比、服務響應度、對承諾的重視,都表示高度的認可。
三年前,我們提出“寧要150斤的肌肉,也不要200斤的虛胖”。今天,我可以很自豪地說,經過這幾年持續聚焦核心產品和技術,減脂增肌,騰訊云已經成為云市場上極具競爭力的“健碩參賽者”。我們在音視頻、即時通信、游戲云、數據庫等核心產品及行業賽道上,獲得了十多個第一。
當然,這些成果的取得,離不開生態伙伴的全力支持。我們一直以打造健康可持續的伙伴生態為目標,今年以來,伙伴通過騰訊云的收入增速,遠超行業平均水平;SaaS服務客戶數增長了60%。我們給伙伴帶來的商機規模,同比增長了330%。很多伙伴說,騰訊云是合作“第一選擇”,因為騰訊云堅守長期價值,不搞野蠻采摘,只做共同耕耘,彼此互信互惠。
面向未來,我們也將繼續攜手各方,持續打造智能化、全球化兩大效率引擎,以場景為錨,扎根產業;以智能為帆,乘風破浪,共建“以人為本”的美好未來!
謝謝大家!
1.TMT觀察網遵循行業規范,任何轉載的稿件都會明確標注作者和來源;
2.TMT觀察網的原創文章,請轉載時務必注明文章作者和"來源:TMT觀察網",不尊重原創的行為TMT觀察網或將追究責任;
3.作者投稿可能會經TMT觀察網編輯修改或補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