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千項目被宣告死亡,ICO墓地已“幣”滿為患區塊鏈
彭博社發文表示將會有超過1000個區塊鏈ICO項目死掉,與此同時也產生了一個新的產業:死亡代幣回收。
你聽到漫天的哀嚎了嗎?
在互聯網的一個角落里,肯定又舉辦了一場為某個 ICO 項目所舉行的葬禮。
短短一年,數字加密貨幣的狂熱已經冷卻了下來,取而代之的是往數字加密貨幣的墓園里面抬進去的「尸體」。Dead Coins 網站的數據顯示,目前數字加密貨幣行業內已經列了大概 800 個已經失去活力的代幣,而 Coinopsy 網站則直接預計最終會死掉項目將超過 1000 個。
之所以會出現如此慘烈的景象,原因在于之前有數千家區塊鏈創業公司通過 ICO 來進行融資。在白皮書和網站上,他們夸夸其談、吹的天花亂墜,這些項目最終都是以失敗收場。不僅項目本身水分多,全球各國監管機構對 ICO 金融違規行為的打壓也加速了不少項目的死亡。
知名投資人、彭博社專欄作家 Aaron Brown 在電子郵件中這么說道:「確實在 ICO 市場上存在著大量的欺詐和舞弊行為。我認為 ICO 融資中 80% 的案例都純屬欺詐,還有 10% 缺少實質性的運作,融資之后也很快失敗,最后的 10% 的項目也會因為其他原因而走向終結。」
流通市值超過 5000 萬美元以上的數字代幣的命運是什么樣的?
只有 8% 的代幣能夠進入到交易所進行交易。
根據 ICO 咨詢公司 Satis Group 在三月份進行的分析報告:融資規模在 5000 萬到 1 億美金之間的 ICO 項目,只有不到 4% 能夠獲得成功。
大部分的 ICO 項目都缺少一個真正專業的團隊,或者實質性的產品,他們能為投資者提供的只是給出一份寫滿了各種承諾的白皮書。
不 ICO 會更好過嗎?不,會更慘
而它們的「同門師兄弟」,拿傳統 VC 投資的區塊鏈創業公司過得更慘了。根據 CB Insight 在去年 10 月份的報告,2013—2014 年接受了種子輪或者天使輪融資的 103 家區塊鏈公司中,只有 28% 的公司拿到了下一輪融資。
相比之下,在 2008—2010 年之間,1098 家科技創業公司中有 46% 家公司拿到下一輪融資,還有 14% 的公司走進了第四輪融資,而區塊鏈創業公司只有 2% 的公司能夠獲得第四輪融資。
CB Insights 的一名分析師 Arieh Levi 表示:「現在還沒有找到一款殺手級的區塊鏈應用。之前有很多項目確實進行了各種各樣的嘗試,但是區塊鏈項目的用戶到最后,都變成了交易員和投機分子。」
項目上的失敗,導致投資人數十億美金的財富蒸發干凈。加密貨幣圈中最臭名昭著的 BitConnect,市值從 30 億美金縮水到了 400 萬美金。據估計,投資人在這場騙局中至少損失了 5 億美金。
價格全面垮塌,已經表現幾乎所有的代幣上。比特幣,行業內的領頭羊,今年以來就跌了 57%。99bitcoins 網站上面唱空它的文章數量已經高達 319 篇。調研機構 Finder.com 觀察的 1586 個代幣,截止 6 月 25 日都出現了下跌,下跌的平均幅度為 19%。
代幣回收行業,絕望中透露出來的希冀之光?
預測上千家區塊鏈項目死亡的 Coinopsy 網站表示:「我們將看到越來越多的 ICO 項目夭折,根本不會走到進入交易所的那一步。ICO 投資的賺錢效應進一步減弱。」根據 CoinSchedule 的數據:今年以來 ICO 項目已經融資了 117.5 億美金。
盡管已經太多人看空唱空加密貨幣,但同樣還有一批人正在逆流而上,尋找屬于他們的機會,發現一些很奇怪的商機,比如 CoinJanitor 和 Dead Coins 合作,回收市值低于 5 萬美金的項目。
CoinJanitor 的首席運營官 Marc Kenigsberg 表示:「我們會盡可能地將死亡的代幣從市場上接手過來。每回收一個項目,就獲得了更多的粉絲,營銷的效果也會很棒。對于我們回收的那些代幣,會進行銷毀,然后關掉整個區塊鏈。」
Digital Asset Research 公司的技術研發總監 Lucas Nuzzi 表示:「去年確實有一些代幣出現`起死回生`的案例。有可能就是一個自動化挖礦的程序員偶然間發現了某個項目,然后開始挖礦交易,大家就突然發現這個項目的存在、有了新的活力,代幣的價格也出現了回升。確實出現了這樣類似的情況,但并不多。」
當然這是極個別的情況,你可別忘了,當你回頭望向另一處地方,豎滿墓碑的加密數字貨幣墓園里,死氣沉沉,陰風陣陣。
1.TMT觀察網遵循行業規范,任何轉載的稿件都會明確標注作者和來源;
2.TMT觀察網的原創文章,請轉載時務必注明文章作者和"來源:TMT觀察網",不尊重原創的行為TMT觀察網或將追究責任;
3.作者投稿可能會經TMT觀察網編輯修改或補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