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貸日報:3家平臺停個人債轉 陸金所風波漸降溫金融
廣東三家P2P平臺停止個人債轉服務 在網貸之家報道廣東(非深圳)地區P2P網貸平臺個人債權轉讓業務將被禁止之后,在網貸之家報道廣東(非深圳)地區P2P網貸平臺個人債權轉讓業務將被禁止之后,陸金所被點名 獨家|粵禁個人債轉 44家平臺恐受波及(名單) 近日有報道稱廣東監管部門要求廣東(非深圳)地區的網貸平臺禁止一切形式的債權轉讓活動與服務。
在網貸之家報道廣東(非深圳)地區P2P網貸平臺個人債權轉讓業務將被禁止之后,廣州已有三家網貸平臺開始下線個人債權轉讓業務;另一方面,網傳的“陸金所被點名
獨家|粵禁個人債轉 44家平臺恐受波及(名單)
近日有報道稱廣東監管部門要求廣東(非深圳)地區的網貸平臺禁止一切形式的債權轉讓活動與服務,本文筆者將對債權轉讓的類型進行簡介,一旦叫停一切債權轉讓對廣東(非深圳)地區、甚至包括全國網貸行業的影響程度等從數據角度進行分析。
網貸之家不完全統計的數據顯示,發現截至2017年7月19日,廣東非深圳地區共有44家平臺存在出借人債權轉讓功能頻道,不過這44家平臺中,只有21家平臺近期有發布債權轉讓標的(有債權轉讓功能不發債權轉讓標的形式包括整個7月沒有發新的債權轉讓標,債權轉讓標頻道下項目清空),可見近期債權轉讓功能仍在正常運轉的平臺占比僅為18.58%。【詳情】
【行業熱點】
禁令生效!廣東三家P2P平臺停止個人債轉服務
在網貸之家報道廣東(非深圳)地區P2P網貸平臺個人債權轉讓業務將被禁止之后,廣州已有三家網貸平臺開始下線個人債權轉讓業務,其中有兩家分別在7月11日、7月13日發布公告聲明,停止債權轉讓服務,另有一家平臺沒有公告聲明,但投資理財欄目已經沒有債轉專區。【詳情】
信保業務監管辦法發布 禁險企與違規P2P合作
中國保監會日前印發《信用保證保險業務監管暫行辦法》,對出口信用保險以外的信保業務予以全面規范。“辦法”禁止保險公司為部分融資行為提供信保產品和服務,如:類資產證券化業務或債權轉讓行為,禁止保險公司承保違反保險原理、超過國家規定貸款利率上限等信保業務,禁止保險公司與不符合互聯網金融相關規定的網貸平臺合作以及超額承保網貸平臺信保業務。【詳情】
互金+金交所“萬金油”遇阻 委托定投又現異化
互聯網金融平臺與金融資產交易所(金交所)部分合作突破了監管政策紅線,驚動了監管部門。上海、北京、深圳等多地金融辦要求當地平臺對以上亂象展開自查。
業內人士表示,金交所產品下架需要密切關注兩方面風險,一是存量產品的風險化解問題,即募資主體在沒有后續募資情況下完成此前產品的兌付;二是金交所合作被限制后,互聯網金融平臺通過其他隱蔽的高風險模式發行新產品。【詳情】
【平臺動態】
陸金所被點名風波漸息 個人債轉數量迅速下降
網傳的“陸金所被點名”風波似乎正在消退,在7月21日中午之后,陸金所平臺上個人債權轉讓數量迅速下降。針對網傳信息,昨晚陸金所發布公告回應“目前一切經營管理正常,投資者合法權益不會受到任何影響” ,但之后平臺上依然出現了大量出借人的債權轉讓項目,顯示出對此事的擔心。
不過到21日中午開始陸金所的“債權轉讓”項目已經出現明顯下降,截止下午一點五十分,該欄目頁數已經下降到800頁以下。【詳情】
【熱辣點評】
白澄宇:P2P個人債權轉讓被禁 福兮禍兮?
網傳廣東口頭禁止P2P平臺債權轉讓,這個消息仿佛是在大汗淋漓的時候被澆了一桶冰水。 我經常給P2P網貸潑冷水,這次,我先加個油,添個料。某從事P2P存管業務的銀行發現,他們服務的P2P業務量已經超過了自己多年的業務總量,他們為民間借貸的巨大規模感到震驚,也為自己的無能感到慚愧。中國P2P市場上的出資人已經習慣了高回報和高流動性的投資工具,禁止P2P平臺增信,已經讓風險直接暴露在出資人面前,如果再禁止個人債權轉讓,會削弱P2P平臺產品的競爭力。【詳情】
1.TMT觀察網遵循行業規范,任何轉載的稿件都會明確標注作者和來源;
2.TMT觀察網的原創文章,請轉載時務必注明文章作者和"來源:TMT觀察網",不尊重原創的行為TMT觀察網或將追究責任;
3.作者投稿可能會經TMT觀察網編輯修改或補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