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汽藍谷股價三連跌,享界S9不及預期?快訊
北汽與華為合作的首款車享界S9上市后,北汽藍谷股價迎來三連跌。享界S9上市后,官方公布的首日大定訂單為2500輛。而這一數據,在外界看來,沒有達到此前問界M9的高度。
編輯導語:北汽與華為合作的首款車享界S9上市后,北汽藍谷股價迎來三連跌。享界S9上市后,官方公布的首日大定訂單為2500輛。而這一數據,在外界看來,沒有達到此前問界M9的高度。
首日大定訂單2500輛
8月9日,北汽藍谷股價再跌1.84%,收盤報8.02元/股,盤中,北汽藍谷股價曾一度跌超7%;在8月8日,北汽藍谷已經有過一次10%的跌停;7日,北汽藍谷也跌了1.52%。三天時間,北汽藍谷股價較享界S9上市前下跌超過13%。
在外界看來,北汽藍谷的股價連跌與新車享界S9的上市表現有關;8月7日晚,鴻蒙智行APP中披露了享界S9的24小時大定訂單為2500輛,而這一訂單數據一定程度上低于外界預期。對比來看,問界M9以46.98萬元的價格起售,在去年底上市,僅用2個小時即實現大定10000輛。
當前,40萬以上的細分市場,一直以來都由奔馳、寶馬和奧迪主導,國內自主品牌一直難以突破BBA的封鎖。但在華為光環的加持下,問界M9成功在SUV市場,突破了BBA的封鎖,問界M9自推出以來,半年時間累計銷量超過11萬輛,剛剛過去的7月份銷量還高達1.8萬輛。
這讓外界對于享界S9產生更多期待,享界S9在8月6日正式上市,以39.98萬的價格起售,價格比問界M9更低,這一車型則被華為以及北汽,寄托了打破BBA在高端行政轎車壟斷格局的期望。光大證券此前還曾發布研報稱,“判斷享界S9配置符合預期,定價超預期,看好新車的爬坡前景。”享界S9有望撬動BBA壟斷的高端行政級轎車市場。
而北汽藍谷此前發布的《北京新能源汽車股份有限公司純電動乘用車項目環境影響報告書》,更顯示出其內部對該車期望之高:生命周期(5年)內享界S9銷量預計合計48萬輛,2024年至2028年預計分別銷售6萬輛、12萬輛、12萬輛、9.6萬輛及8.4萬輛。以2024年來看,即其預期為單月銷量要完成1.2萬輛銷量。
高端純電轎車難破局
客觀來看,享界S9的表現和問界M9此前的表現確實產生一定差距。但享界S9作為售價40萬級別的純電中大型轎車,首日大定訂單2500輛的數據,實際并不算太差。這一市場更是此前中國車企罕有車型介入的市場,以數據來看,2023年豪華行政轎車自主品牌滲透率僅有8.3%。
而在問界M9突入40萬以上的高端SUV市場前,理想此前已經通過理想L9的推出在這一級別的細分市場中打開缺口,月銷量曾連續破萬。但在享界S9所處的高端行政轎車市場,國產車中僅有蔚來ET7打到過這一級別市場,蔚來ET7在上市之初,單月銷量也就維持在3000輛左右,現已經滑落到月銷千輛的水平。
高端行政轎車市場的破局遠遠難過SUV,BBA在這一級別市場內地位仍然難以突破,蔚來ET7上市三年時間以來,累計銷量約在3萬輛規模。作為享界S9的競爭目標,乘聯會數據顯示,在2023年,寶馬5系、奧迪A6L和奔馳E級分別賣出了13萬輛、18萬輛和14萬輛。
且需要注意的是,享界S9現在僅推出了純電版本,并沒有同步推出增程版本。而高端純電車不如增程、插混好賣已經是業界的客觀事實之一。即便以問界M9的銷量表現來看,其純電車型銷量還僅占到總銷量1成左右。7月,問界M9增程銷量15945輛;而純電版銷量僅1206輛。
另外,乘聯會數據還顯示,今年上半年,豪華品牌的純電轎車的銷量同比大幅下滑7.9%,這是負增長最顯著的細分市場之一,意味著享界S9的突圍難度更高,“高端”“純電”“轎車”為其疊滿了不利因素。
不過,業內不乏觀點認為享界S9的表現還等周末消費者進店,有消息人士指出,“華為前三個月其他車型都在為享界S9讓路,發布會投入的力度也很明顯了,現在都在等周末客戶到店看車。”
張建勇:All in享界S9
而此前,北汽集團董事長張建勇也在享界S9發布會上表示,“將享界S9作為核心戰略,提升到第一高度,All in享界S9。”
事實上,享界S9對于北汽藍谷甚至于北汽集團,都意義重大。從北汽藍谷對享界S9的銷量預期上來看,可見北汽藍谷急切想通過享界實現一舉翻身。
而其原因在于,在打造極狐上并不順利的北汽藍谷,至今虧損還在高位。7月份北汽藍谷發布的預虧公告顯示,其預計2024年上半年凈利潤虧損24億元至27億元。而2020年-2023年,北汽藍谷歸母凈利潤分別虧損64.82億、52.44億、54.65億和54億。至今,北汽藍谷合計虧損已經超過250億。
北汽藍谷自主打造的極狐汽車今年以來銷量雖然不斷增長,6月、7月份,極狐銷量連續兩個月站上了8000輛大關。但依然沒有踏上過萬的門款,月銷過萬才是當前業內衡量品牌是否具有規模效應的最基礎的門檻。在腰部的新能源品牌中,蔚來、零跑已經連續兩個月月銷跨入了月銷過兩萬輛的大關。
與此同時,極狐銷量增長的背后,還是極狐產品售價的不斷下探,阿爾法T5、阿爾法S5限時優惠下降至12萬起售,而日前推出的新車考拉S也已經低至10.98萬起售;產品價格走低意味著利潤產出難度更大,需要更大規模的銷量才能實現盈利。這也是各大車企打造高端品牌的原因之一,相對低端產品,高端車擁有更大的利潤空間。
在另一方面,北汽集團的利潤奶牛,北京奔馳在國內競爭日益激烈的情況下,利潤已經出現下滑。北京奔馳2023年除稅后溢利29.99億歐元,2022年為36.49億歐元,同比下降17.81%。即簡單計算,北京奔馳2023年凈利潤已減少約50億元,北汽集團需要培育第二個利潤增長點。
而華為與賽力斯合作的問界已經成為一個樣本,今年上半年,賽力斯成功扭虧為盈。在北京奔馳利潤下滑、藍谷虧損持續,復刻問界是北汽集團挖掘利潤點的一大戰略嘗試。事實上,享界S9才剛剛上市,現階段實際還不能斷定其未來表現,還需交付數據的觀察。目前,享界S9已于8月7日開始交付。
1.TMT觀察網遵循行業規范,任何轉載的稿件都會明確標注作者和來源;
2.TMT觀察網的原創文章,請轉載時務必注明文章作者和"來源:TMT觀察網",不尊重原創的行為TMT觀察網或將追究責任;
3.作者投稿可能會經TMT觀察網編輯修改或補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