捐款后卻被誘導購買保險,輕松籌被曝額外收費快訊
實際上,籌款平臺雖然以大病救助被公眾熟知,但是平臺背后的商業公司,依托愛心聚攏的流量,業務并不僅僅局限于大病救助,賣保險更是成為業務的大頭。
文章來源:每日財報
導語:以“慈善”的名義讓大家捐款,卻在支付界面“悄悄”誘導用戶購買保險。
文/每日財報 呂明俠
曾幾何時,在社交媒體上經常看到身患重病的患者,通過水滴籌、輕松籌等互聯網個人大病求助平臺籌集醫藥費,愛心人士獻出一份溫暖,確實幫助了不少深陷困頓中的人。但隨之而來的,還有是非頻出。
近日,四川男子馮某在微信朋友圈看到籌款信息后,出于善心捐助20元,然而扣款后卻發現自己實際支付了23元。
在黑貓投訴上查詢發現,關于輕松籌對捐款者加收3元費用已屢遭詬病。有用戶提供的視頻內容顯示,通過輕松籌捐款20元,其第一次并未勾選“我已同意并閱讀”選項,彈出支付頁面顯示需支付金額23元,隨后便返回取消勾選,再次點擊支付后系統竟然再次自動幫其勾選并依然需要支付23元。
以“慈善”的名義讓大家捐款,卻在支付界面“悄悄”誘導用戶購買保險。支付界面底部“我已閱讀并同意”勾選欄下面有一行小字,就是這行語言表述模糊不清的小字再搭配上“我已同意并閱讀”的勾選欄,讓不少用戶在“不經意間”多付了3元錢的保險費。
莫名其妙多花錢,讓很多用戶質疑平臺在功能設置上有誤導之嫌,但更令人氣憤的是,自己花錢買來的綠醫服務,想使用的話可能并不容易。不僅時間限制較為苛刻而且流程復雜,操作困難。
原本以為此事是個例,卻發現輕松籌3元“綠醫服務”的報道討論遠不止于此。甚至不少網友表示通過輕松籌捐款后遇到了“被購買保險”或“被扣費”的情況。
近日,李女士向讀特新聞報料稱,她在輕松籌平臺捐款幾天后,突然收到來自“輕松保嚴選”公眾號發來的“投保成功”通知,并被扣費50元,而她根本沒有授權過該平臺購買保險。
有不少網友在社交平臺求助或分享經歷,稱自己遇到過“不知情情況下,被輕松保扣費”的經歷,且大多在輕松籌平臺上捐過款。小紅書網友表示,其在輕松籌捐款后,頁面跳出一個寫有“保費1元”的保險產品,“點進去看了下,也沒見說這個東西會每月自動扣費,這個月就扣了我保費84塊錢”。
對于捐款人來說,本以為愛心奉獻給了需要的人,中間卻不曾想到會遭到莫名扣款。相較于明碼標價,按照一定規則合理收取服務費,輕松籌的這波操作,不知道會寒了多少捐助人的愛心。
實際上,籌款平臺雖然以大病救助被公眾熟知,但是平臺背后的商業公司,依托愛心聚攏的流量,業務并不僅僅局限于大病救助,賣保險更是成為業務的大頭。
輕松籌旗下的“輕松保”,是一家互聯網保險銷售平臺,根據輕松籌官網介紹,其先后與國內多家專業保險公司達成合作,取得了單款保險產品購買轉化率高達13%,單月規模保費突破3億的成績,成為互聯網保險銷售行業的黑馬。
可見,輕松籌的公益性和商業性并不能兼顧,當前的互聯網籌款領域,離規范化仍然還有一段路要走。
1.TMT觀察網遵循行業規范,任何轉載的稿件都會明確標注作者和來源;
2.TMT觀察網的原創文章,請轉載時務必注明文章作者和"來源:TMT觀察網",不尊重原創的行為TMT觀察網或將追究責任;
3.作者投稿可能會經TMT觀察網編輯修改或補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