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維塔07車主維權群近500人,維權群主:將考慮集體訴訟汽車
近日,長安汽車、寧德時代、華為三方共建豪華的新能源品牌阿維塔新款車型迭代,車型增配降價,卻只單方面補償Pro車主的行為,受到了大量Max老車主的聲討。
近日,長安汽車、寧德時代、華為三方共建豪華的新能源品牌阿維塔新款車型迭代,車型增配降價,卻只單方面補償Pro車主的行為,受到了大量Max老車主的聲討。
阿維塔07 Pro+于2025年2月18日正式上市,Pro+增程版與純電版指導價分別為21.99萬元和22.99萬元,但通過定金抵扣、上市補貼、保險福利等權益疊加,實際入門門檻降至19.99萬元起,綜合降幅達3.8萬元。
相關投訴內容。圖源:黑貓投訴
據黑貓投訴平臺數據顯示,截至3月3日,相關投訴量已達217條,車質網同類話題投訴67條。
“我們不是反對產品升級,而是不能接受被區別對待。”維權代表李先生(化名)向九派財經記者表示,官方只對數量較少的Pro車主補償,卻沒有賠償主力車型的Max車主。
對此,多位阿維塔07 Max車主認為,阿維塔汽車涉嫌虛假宣傳、欺瞞消費者,侵犯了消費者的合法權益,并已有車主準備對阿維塔汽車提起訴訟。
河南澤槿律師事務所主任付建認為,根據《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第二十條規定,經營者向消費者提供有關商品或者服務的質量、性能、用途、有效期限等信息,應當真實、全面,不得作虛假或者引人誤解的宣傳。如果阿維塔確實隱瞞提前生產Pro+車型的真相而未告知消費者,而銷售者明知此情形仍僅向消費者宣傳推薦Max車型,侵犯了消費者的知情權。如果能夠證明Max車型的市價與其質量性能明顯不符,或者阿維塔在短時間內降價不符合正常市場銷售價格波動情況,消費者有權要求銷售者進行補償。
【1】“補償一方、冷落另一方”,“公平”成為維權車主核心訴求
在維權群聊曝光的補償方案顯示,Pro+車主可獲3.2萬元的現金補償,而Max車主卻什么補償都沒有。這種差異化的處理方式,讓老車主感受到不公平。
阿維塔07 Max車主們認為,此次調價是將原Pro版需花費1.2萬元選裝的“舒享套裝”(含零重力座椅、按摩功能等)升級為全系標配,并將智駕主攝像頭從單目升級至雙目方案。“相當于是以前Pro版得掏1.2萬才能享受的‘葛優躺套餐’(零重力座椅+按摩),現在直接白送了。”07 Max維權群主表示。
“現在Max和Pro+之間的價差越拉越小,多花的錢就換來個雷達、真皮座椅、音響,甚至連50W無線快充這種基礎配置都沒給。”重慶車主王女士在采訪時直言。多位維權者聲稱在購買自家車型前并不知曉阿維塔產品的迭代計劃,“4s店里都沒有Pro的車型,如果知道沒兩個月就會出Pro+,肯定會影響自己的購車選擇的。”
根據汽車之家報價,阿維塔07 Pro增程版和Pro+增程版售價均為21.99萬起,Max則為23.99萬起。
根據網傳截圖顯示,在Pro+上市后,后阿維塔通過電話通知Pro車主給予3.2萬元現金,但未在官網、APP或客服渠道進行公開發布。維權群主稱,他們保留有同Pro車主和阿維塔銷售交流賠償的錄音,內容涉及補償方案的協商細節。
一位阿維塔銷售人員在朋友圈承認曾補償阿維塔pro車主3.2萬元現金。受訪者供圖
“目前我們暫時沒有針對補償方案的官方說明。”阿維塔一位工作人員在電話中多次強調,以“需等待內部流程審批”為由匆匆掛斷通話。九派財經記者隨即以07車型意向車主身份致電阿維塔官方客服熱線,接聽人員雖確認“未收到補償政策相關通知”,卻以“建議聯系購車時的當地門店核實”作為最終答復。
針對車主投訴,九派財經記者從重慶兩江新區市場監督管理局獲悉,該局已于2月底受理此案。行政調解過程中,阿維塔方面以“市場政策調整屬企業自主權”為由拒絕參與調解,市場監管局最終作出“行政調解終止”的決定。
【2】處理迭代“背刺”各家車企策略不同,專家分析
在智能化浪潮沖擊下,汽車行業正經歷著前所未有的迭代速度變革。傳統燃油車時代“一年一小改,五年一大改”的迭代周期,已被新勢力車企壓縮至1-1.5年,甚至半年。這種由技術迭代引發的降價雖維持了市場競爭力,卻成為引發老車主集體維權事件的導火索。
比亞迪選擇“硬剛”路線,選擇既不承諾硬件升級,也不提供直接賠償。2025年推出的“天神之眼”智駕系統因硬件架構差異無法兼容舊款車型,引發數萬名老車主抗議。
網傳比亞迪回應客訴。圖源:懂車帝APP
理想汽車和蔚來汽車則采取“軟著陸”策略,23年6月蔚來啟動了針對超過33萬的老用戶推出專屬政策,老用戶在復購新車時可以選擇用權益包抵扣新車購車款,價值在3萬至5萬元。
2024年4月理想宣布對L系列車型優惠讓利。L系車主現金回饋為1.5-2萬,MEGA車主現金回饋為3萬元。這種“新老同享”模式既緩解了老車主情緒,又通過金融政策刺激新訂單,被業內視為應對價格戰與產品迭代周期縮短的創新解法。
乘聯會秘書長崔東樹分析,汽車迭代加速是消費電子化的特征之一,隨著IT和消費電子產業的發展,智能終端上豐富、優質的交互體驗將會逐漸延伸到汽車上。
清華大學教授帥石金稱,年輕消費者對智能化體驗的追求加速了迭代速度,但車企仍需警惕“技術躍進”與“用戶預期”的錯位。
1.TMT觀察網遵循行業規范,任何轉載的稿件都會明確標注作者和來源;
2.TMT觀察網的原創文章,請轉載時務必注明文章作者和"來源:TMT觀察網",不尊重原創的行為TMT觀察網或將追究責任;
3.作者投稿可能會經TMT觀察網編輯修改或補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