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盟科技業績腰斬被發問詢函,創始人移民韓國快訊
甚至可以推測,2021年、2022年新增的部分營收,很可能會在未來兩年變成壞賬。
文章來源:詩與星空
最近有個比較熱門的消息,據稱個人納稅(個人所得稅)占北京市六千分之一的頂級黑客大兔子袁哥移民韓國。
于是有人以此作為國內環境不佳的證明,甚至稱沒有在納稅的地方享受到合理的公共服務。
大兔子是1997年山東大學數學系畢業的,畢業后去了海信搞機頂盒,1998年發現了微軟Windows共享漏洞成名,然后加入著名黑客組織isbase(綠色兵團)。
2001年中美黑客大戰,isbase和cnhonker(紅客聯盟)一戰成名。
隨后綠色兵團公司化運作,大兔子作為創始人之一成立了綠盟科技。
現在綠盟科技是A股上市公司,2017年上市,根據招股書披露,上市時大兔子持股0.91%。
當時(2017年)持股的市值價值1億左右。
這意味著,大兔子早就財務自由了。
在綠盟科技之后,他又加入360,現在是騰訊湛瀘實驗室負責人。
所以,他為什么移民?
也許可以看看韓國新出臺的數字游民相關法律,吸引持有大量虛擬貨幣的人來落戶。
與此同時,他的老東家綠盟科技也收到了深交所的問詢函。
一、業績斷崖式下跌的原因是什么
2月6日,綠盟科技剛剛發布業績預告后,深交所的一紙問詢函就發了過來。
問詢函主要內容是要求綠盟科技分業務列示2023年的預計收入情況及與上一年相比的變化情況。
同時要求公司結合各業務報告期內的市場變化、業務開展和主要客戶變化等因素,進一步說明營業收入較上年下降的原因及其合理性。
綠盟科技回復稱,2023年度預計實現營業收入為168,078.44萬元,同比減少約36.06%。
數據來源:同花順iFind,制圖:詩與星空
根據該回復,公司營收下滑最嚴重的部分是安全產品,原因是大客戶因為資本性支出減少,從采購產品變成了采購服務。
比較有趣的是,公司在回復業績下滑的同時,對當前的行業形勢做了一定程度的分析:
1、政府、事業單位及其他行業客戶資金來源主要為財政預算,存在較明顯的高預算低執行情況,采購節奏延緩,訂單簽訂、項目交付、驗收等環節出現不同程度的延期,導致收入出現大幅下滑;
2、金融行業主要受客戶招標節奏滯后、解決方案類項目占比提升且確認周期長等因素影響,收入同比下降;
3、電信運營商行業加大了對格局性產品和項目的布局,但格局性產品突破周期長,格局性項目顆粒度較大,收入確認周期長,影響了安全產品的收入;
4、能源及企業行業售前和銷售團隊存在新老交替,人員仍在補足期,影響了新簽訂單和收入確認情況。
然而星空君不這么認為,公司找了這么多大環境的理由,卻有意無意的漏了最關鍵的一個:2022年北京冬奧會。
為了避免在奧運會期間網絡被入侵,2021年、2022年兩年,政府、事業單位、金融、電信以及各大央企國企都投入了巨資進行網絡安全防護。
公安部也組織各企業進行了大規模的攻防演練。這兩年網絡安全方面的巨額投資會有一定的延續性,導致2023年甚至未來幾年相應投資規模下降,是非常正常的事。
不僅綠盟科技遇到這個問題,隨著各大網絡安全上市公司年報陸續披露,都會出現類似情況。
二、10年后的商譽減值
2014年,公司斥巨資(3.77億)購買了北京億賽通,2015年完成收購,這是一家從事數據泄露防護(DLP)產品的企業。
注意時間點,當時正值大牛市。
很多上市公司經營者誤把市場的驅動當成了自己經營能力的體現,指點江山,大手筆運作。A股在2014年、2015年開啟了規模龐大的并購潮。
由于大部分并購企業都有三年業績承諾期,所以到了2018年,A股迎來了前所未有的商譽雷。
綠盟科技把這顆雷摁到了2023年才釋放出來,計提了8000萬的商譽減值。
公司在回復函中稱,2023 年度由于北京億賽通科技發展有限責任公司客戶采購減少,數據安全產品收入減少較多,導致業績下滑,出現減值跡象。通過測算,商譽相關資產組可收回金額低于賬面價值約 8,000 萬左右。
這種時間跨度達10年的商譽減值非常罕見,通常上市公司在漫長的時光里,通過各種拆分重組,將新并購的業務徹底消化吸收,從而壓根沒有計提減值的必要。
除了商譽減值外,公司對應收賬款、存貨等項目均計提了較大額的減值準備。
甚至連投資收益都計提了減值(星空君對這個很感興趣,預約年報的時候給大家講金融小故事)!
星空君猜測,公司這么操作的原因,有可能趁著業績下滑“洗大澡”,甩一下包袱,為來年交一份好看的成績單做準備。
三、現金流危機
公司雖然在2021年和2022年達到了史上最高營收規模,但經營性現金流量凈額并不樂觀,甚至還不如前兩年。
數據來源:同花順iFind,制圖:詩與星空
這和公司的大客戶構成有關,政企機關的付款周期非常漫長,因為審批繁瑣,甚至拖欠款項都是常態。
這就導致公司不得不經常性的墊資入場,現金流捉襟見肘。
公司近年來利息支出也在不斷上升,影響了利潤。
更要命的是,公司的大客戶以政府機關、央企國企為主,過長的付款周期又會帶來壞賬風險:當年批準建設項目的負責人,很可能已經調走了。
新官不理舊賬帶來的后果,就是公司連續兩年信用減值暴增。
數據來源:同花順iFind,制圖:詩與星空
甚至可以推測,2021年、2022年新增的部分營收,很可能會在未來兩年變成壞賬。
1.TMT觀察網遵循行業規范,任何轉載的稿件都會明確標注作者和來源;
2.TMT觀察網的原創文章,請轉載時務必注明文章作者和"來源:TMT觀察網",不尊重原創的行為TMT觀察網或將追究責任;
3.作者投稿可能會經TMT觀察網編輯修改或補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