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8”京東商城因價保問題被中消協點名快訊
中國消費者協會(以下簡稱“中消協”)對6月1日至6月20日相關消費維權情況進行了網絡大數據輿情分析發現,以次充好、退換貨、保價等方面衍生出新的話題。
2024年“618”主流電商平臺采用簡化規則、取消預售、增加“僅退款”、拉長大促周期等動作,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消費者購買意愿,但也呈現出一些消費維權新問題。中國消費者協會(以下簡稱“中消協”)對6月1日至6月20日相關消費維權情況進行了網絡大數據輿情分析發現,以次充好、退換貨、保價等方面衍生出新的話題。
監測期內,中消協共收集到“消費維權”相關信息9,110,688條,其中“消費維權”吐槽類信息721,614條,主要集中于假冒偽劣、售后維權、價格爭議、快遞服務等方面。
“假冒偽劣”負面信息共214,488條,消費者主要反映收到的產品質量差、貨不對板、虛假宣傳等問題;“售后維權”負面信息共79,085條,消費者訴求聚焦退貨退款問題。
價格爭議負面信息共58,954條。因本次“618”大促活動持續時間較長,不同輪次,不同平臺、主播、店播折扣不同,導致商品出現價差,一些消費者對優惠力度浮動太大不滿,也有消費者對保價規則提出異議。
京東價保期間降價超700元,申請退款遭拒
據媒體報道,消費者張女士反映,5月31日其在石頭科技京東自營旗艦店購買了石頭P10S PRO產品實付3673元。6月15日,她購買的同款產品價格在同一店鋪降至2900元左右。張女士申請保價(該訂單支持30天價保),但京東客服以張女士沒有在6月15日低價時鎖單為由,拒絕按15日的低價接受保價申請。值得注意的是,消費者莫女士在6月15日低價時拍下了相關產品,但仍未成功保價。京東客服表示因為是政府補貼,所以不保價。對于此次石頭產品在京東旗艦店的限時調價動作,石頭科技方面6月20日表示,與公司沒有關系,這些是平臺動作。
大促周期長價格亂 消費者吐槽早買“吃虧”。據媒體報道,一些活動早期下單的消費者發現自己買虧了。張女士稱,5月29日,在“618”第一波促銷活動中,她從電商平臺下單購買了一部華為FreeLace Pro2無線耳機,當時折扣后是402元。半個月后的最后一波促銷中,該耳機又降價了,到手價為369元。某社交平臺網友稱,“618”三波促銷,從5月20日開始,有些商品一波比一波便宜。第一波促銷時買的家電產品,到最后一波降價了400元至500元。這讓早期下單的消費者有些“受傷”,有保價的商品可以找回差價,沒有保價的只能自認倒霉。
“價格戰”簡單粗暴,能否兼顧消費體驗
中消協表示,“價格戰”內卷加劇,為爭奪市場,平臺“比價大戰”成為行業焦點。低價削薄的利潤和服務成本主要由商家承擔,倒逼中小商家通過各種方式變相尋求嬴利,導致產品質量下行、以次充好。此外,尋求“最低價”保障的保價機制,也因平臺、主播、商家保價規則復雜且不透明,導致相關爭議投訴不斷出現,影響了消費者的消費體驗。
面對“618”等大促活動,越來越多人更傾向理性消費,注重品牌、質量、物流、增值服務等帶來的良好綜合體驗。在激烈的競爭環境下,各平臺均喊出了“聚焦用戶體驗”的口號。在持續發力有效解決消費者長期詬病如:簡化玩法、倡導簡單購物,比拼物美價廉的基礎上,針對本次“618”暴露的新堵點,中消協建議電商平臺從以下方面著手破題。
首先是確保“低價不低質”,探索推動相關規則更加精細化合理化。低價競爭不可以削減消費者體驗為代價。建議監管部門持續對平臺、商家、主播等進行規范,防止不正當競爭、價格欺詐和以次充好等行為出現。呼吁平臺和商家對保價規則盡到提醒和告知義務,同時力求內容明了、不玩套路,為消費者提供實打實的價格保障。監管部門一方面,加大懲處力度,防止平臺濫用支配地位,保護消費者合法權益;另一方面,對不同平臺和商家的價保規則進行協調,以免價保規則異化為新的“數學難題”。
其次是堅持公平原則,完善退貨退款等售后規則。建議平臺不斷優化“七天無理由退貨”“僅退款”等規則,進一步明晰售后服務的適用范圍,充分利用人工智能等技術手段優化退換貨識別流程,增加在相關責任判定方面的人力物力投入,為消費者提供更加便捷的售后服務。同時督促商家認真落實相關規則,合規誠信經營。
1.TMT觀察網遵循行業規范,任何轉載的稿件都會明確標注作者和來源;
2.TMT觀察網的原創文章,請轉載時務必注明文章作者和"來源:TMT觀察網",不尊重原創的行為TMT觀察網或將追究責任;
3.作者投稿可能會經TMT觀察網編輯修改或補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