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注|埃安UT“爆款”夢碎,銷量低迷的埃安IPO再添變數汽車
埃安UT上市已經有一個多月了,第三方公布的銷量數據顯示,在3月份也就是這款車上市后的第一個完整的銷售月,銷量數據為4980輛。
埃安UT上市已經有一個多月了,第三方公布的銷量數據顯示,在3月份也就是這款車上市后的第一個完整的銷售月,銷量數據為4980輛。作為一款剛上市的新車,這個數字不僅與其競品星愿、海豚相去甚遠,更是戳破了埃安宣稱“上市一個月訂單量突破2萬輛”的泡沫。
作為“番禺行動”的首款車型,埃安UT的銷量撲街對埃安來說,更為重要的是沒有爆款車型銷量不見氣色,本來就一波三折的IPO今年再添變數。
6.98萬元低配車型不想賣?
“大一圈,高級很多”是埃安UT著力宣傳的slogan。埃安UT的車身尺寸為4270/1850/1575mm,軸距2750mm,后備箱容積440L,相比競品明顯大了不少。同時,埃安UT搭載了L2級智能駕駛系統和14.6吋+ 8.8吋高清雙大屏。據官方宣稱,埃安 UT 的動力表現也很優秀:0-50km/h 加速 4.5 秒,最高時速 150km/h,高速超車游刃有余;1600mm 超寬輪距 + 75km/h 麋鹿測試成績,過彎穩定性媲美 B 級燃油車。
最為吸引人的是,這么一款優秀的電動車起售價來到了6.98萬元,如果算上置換補貼售價更是低至5.48萬元。“掀桌子了”“價格屠夫”“吊打XX”……埃安UT上市后狠狠賺了一波流量。
然而事情很快出現了反轉,很多網友咨詢埃安后反饋:埃安UT入門款售價6.98萬元的版本車型目前不排產,“既然不排產你發布698車型干什么?”有網友稱,去埃安門店咨詢后銷售人員說半年以后再聯系。也有網友稱,前幾天剛問了4S店,最低配無車但可以訂車,但具體什么時候交車,得看廠家,無法承諾時間,就是說你愛訂就訂,廠家不一定給你生產。因此,多位網友質疑埃安根本就不想賣6.98萬元的低配車型,發布會是忽悠消費者的營銷套路。
針對網友的反饋,第一車道日前來到石家莊一家埃安4S店了解真實情況。一進門即可看到埃安UT被擺放在展廳的顯要位置,有不少顧客都在圍觀這款車。第一車道在乘坐體驗后詢問銷售人員,6.98萬元的車型何時能交車,銷售人員答復稱這款車沒有現車,訂車后2個月才能交付。隨后,銷售人員向第一車道推薦8.98萬元的車型,稱這款車型有現車。
本來挺有吸引力的低配車型有價無車,698車型可能真的不賺錢,埃安先盡量賣更賺錢的中高配車型,如果市場反應冷淡再排產低配車型。因此,第一車道建議消費者不妨等一等,“早買早享受,晚買享折扣”。
埃安UT實際沒有價格優勢
“想買698買不到,還是星愿強點,至少688能買到車。”很多網友對埃安UT失望后轉向了吉利星愿。
埃安UT和吉利星愿均定位為10萬級純電家轎,埃安UT的售價為6.98萬元-10.18萬元,而吉利星愿的售價為6.88萬元-9.78萬元,售價高度重疊。我們下面不妨將二者(售價6.98萬元的埃安UT和售價6.88萬元的吉利星愿)對比。
首先在車身尺寸上,埃安UT明顯比吉利星愿“大一圈”,前者軸距2750毫米,而后者軸距2650毫米。埃安UT空間更大,適合家庭出行;吉利星愿儲物設計更實用。在安全性和舒適性配置上,吉利星愿全面占優,而埃安UT的低配版本配置較為基礎(只有兩個氣囊),甚至部分功能需選裝,比如LED 日行燈、感應雨刷這些實用配置全得加錢選裝。同時,埃安UT動力更強、續航略長,但吉利星愿的電池技術、充電效率和懸架硬件更占優勢。
吉利星愿的優勢在于配置豐富、低配可購、質保政策更優,適合預算敏感且注重實用性的用戶。埃安UT的優勢在于動力強勁、空間更大,但低配版本無法購買,實際起售價偏高,因此性價比大打折扣。
本來主打“A級車空間、B級車配置”,埃安UT起售價6.98萬元的低配車型卻不排產,起售價實際上抬升至8.38萬元。在10萬元以下這個級別的電動車市場都是價格敏感消費群體,埃安UT實際上已經失去了價格優勢。而配置方面,UT在氣囊數量、懸掛(扭力梁非獨立懸架)等關鍵體驗上不如星愿,星愿以更低價格提供更多實用功能(如側氣囊、獨立懸架)。
埃安IPO增添變數
產品力拉胯,加之低配車型不排產,滿滿的營銷套路讓號稱“價值清場”的埃安UT銷量撲街。上市首月3月份埃安UT的銷量4980輛,同為10萬元以下的電動小車,吉利星愿10月9日上市,21天賣了1.4萬輛,五菱繽果上市后前兩周賣了1萬多輛,比亞迪海鷗上市第一個完整月賣了1.4萬輛。
埃安的副總經理肖勇先生曾表示,埃安UT如果不能實現月銷1萬輛以上,甚至1.5萬輛以上都不敢自己叫爆款,目標是做到這個級別里的前三。而現在埃安UT的銷量無異于打臉了肖勇先生。
實際上,埃安UT的“爆款夢”碎打臉肖勇倒是小事,更為重要的是為一直銷量低迷的埃安IPO增添了變數。
廣汽埃安最初計劃2023年登陸科創板,但因上市政策調整等原因目標轉向港股。2024年新能源市場競爭加劇,廣汽埃安銷量大幅下滑,亟需通過IPO提升融資能力和品牌信任度。相關數據顯示,2023年是埃安的高光年份,全年累計銷量47.7萬輛,2024年銷量下滑21.9%,全年銷量37.5萬輛。今年前3個月銷量繼續下跌,大約為6.93萬輛。
廣汽埃安長期依賴網約車市場(B端銷量占比曾達46%),導致品牌形象固化。廣汽埃安高層明確表示,埃安的B端銷量占比要從2024年的30%降至2025年的25%,C端占比要提升至75%。UT是埃安“番禺行動”的首款車型,主攻10萬元級市場,推動埃安品牌從B端(網約車)向C端(家庭用戶)轉型。
從埃安UT上市首月的表現來看,當務之急是趕緊降價或立即排產低配車型,否則銷量上不去,沒有市場熱度,埃安的品牌轉型恐成空談,進而影響埃安謀劃已久的IPO計劃。
在“番禺行動”中,廣汽集團將埃安定位為自主品牌轉型的核心,埃安若能在2025年完成IPO,可加速技術研發(如NDA智駕系統、超充網絡)和全球化布局(如泰國、印尼工廠投產)。
被視為走量車型的埃安UT,未來兩三個月內如果銷量不能破萬,則不能證明埃安C端轉型成功,那么它是否具備長期投資價值,每位投資者都要打個問號。
1.TMT觀察網遵循行業規范,任何轉載的稿件都會明確標注作者和來源;
2.TMT觀察網的原創文章,請轉載時務必注明文章作者和"來源:TMT觀察網",不尊重原創的行為TMT觀察網或將追究責任;
3.作者投稿可能會經TMT觀察網編輯修改或補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