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亞迪冰火兩重天?從全球第三大車企跌至第八快訊
過去一兩年,比亞迪身上有一個非常的奇怪現象:
過去一兩年,比亞迪身上有一個非常的奇怪現象:
一方面,銷量不斷創下歷史新高,亮眼業績有目共睹;另一方面,資本市場卻不認可,股價不斷下降,一路從全球第三大車企,滑落至全球第八。這,值得我們深思。
比亞迪銷量的爆發,王傳福熬了快20年。2003年頂著巨大壓力和質疑,王傳福義無反顧地帶領比亞迪進軍汽車行業。
期間,比亞迪也曾一度彈盡糧絕,直到2021年才趁著新能源的東風,產品和銷量開始有所突破。
及至2022年,比亞迪完成華麗轉身,全年熱銷186萬輛,成為車市的焦點。比亞迪超越南北大眾,成為車市銷冠,一舉終結了合資車企對中國車市幾十年的壟斷格局。
得益于銷量的持續爆發,比亞迪受到資本市場的大力追捧,這一年其股價快速上漲。
2022年6月份,比亞迪股價盤中創出357.61元的歷史新高,市值一度高達1300億美元左右,突破萬億人民幣大關。
同一時期特斯拉的股價卻在不斷走低,比亞迪過萬億的時候,特斯拉市值大約2000多億美元,折合人民幣約為16000億元。當時,兩者之間的差距只有約6000億元。
巔峰時期,比亞迪成為全球第三大市值車企,僅次于特斯拉和豐田。
到了2023年,比亞迪銷量攀升更加兇猛,月銷量從年初的20萬輛左右,一路漲至年底的30多萬輛。
這一年,比亞迪銷量突破300萬輛大關,不僅成為國內汽車市場車企和品牌雙料冠軍,而且還再次超越特斯拉,蟬聯了全球新能源汽車銷冠。
銷量暴漲的同時,比亞迪賺錢能力也是杠杠的,全年歸母凈利潤超過300億,在全球都算是非常優秀了。而且,比亞迪汽車毛利率超過20%,比特斯拉都還高。
業績如此亮眼,比亞迪股價應該持續高漲才對,但是資本市場的反應卻讓人大跌眼鏡。從2022年中開始,比亞迪股價就與其業績嚴重背離,基本上一直處于下降通道。
2023年,比亞迪股價全年甚至跌了約23%,遠遠低于同期萬得汽車行業指數表現(跌0.43%)。截止2月23日,比亞迪市值約為722億美元(折合人民幣5200億),相比萬億高位蒸發了近一半。
在全球車市市值排行榜上,跌落至第八名。而特斯拉市值為6287億美元,兩者的差距拉大到約40000億人民幣。
銷量越高,業績越好,市值反而跌跌不休,這到底是為什么?
首先,美國揮舞制裁大棒,不斷打壓比亞迪等中國企業,例如美國國會禁止采購比亞迪在內的中國企業生產的電池。
反觀中國則大力扶持特斯拉,利用其鯰魚效應,倒逼中國新能源汽車產業鏈的不斷進步和完善。
而且,從全球格局來看,美國正處于加息周期,資本回流美元,特斯拉等美股企業有上漲的基礎條件。反觀A股,受制于大環境,正處于價值洼地,比亞迪等很多優質公司,股價跟隨大盤下跌。
這樣的大環境下,比亞迪股價不如特斯拉,是非常自然的。
其次,“股神”巴菲特的持續大筆減持,也是壓制比亞迪股價的重要因素。
從2022年8月份開始減持以來,巴菲特方面已經累計減持比亞迪股份十多次,累計拋售超1.38億股比亞迪股份,持股比例從20%左右,一路下降至8%以下。
雖然巴菲特方面多次重申對比亞迪的看好,并稱沒有任何一家企業投資回報率能超過比亞迪,但是絲毫沒有放緩或者中斷減持的步伐。
最后,比亞迪在新能源市場的市占率已經非常高了,人們擔心其遭遇成長天花板。
非壟斷競爭行業中,35%的市場份額,通常是一家企業市占率的上限。乘聯會數據顯示,去年我國新能源汽車銷量886.4萬輛,比亞迪為301.2萬輛,占比近34%。
比亞迪已經從攻擂者變成守擂者,面臨其他車企的沖擊。今年1月份比亞迪月銷量跌至20萬輛出頭,更加引發了外界的擔憂。
資本市場里,股價起起伏伏,是再正常不過的事情了。通往王者的路上,通常不會是平坦大道,往往布滿了荊棘。比亞迪欲戴其冠,必承其重。
隨著美元加息周期的結束,海外汽車市場的拓展和暴漲,以及騰勢、方程豹、仰望等中高端產品的發力,比亞迪將迎來全新的自己。
從長期來看,當前的價位,可能就是比亞迪的一個“黃金坑”。
1.TMT觀察網遵循行業規范,任何轉載的稿件都會明確標注作者和來源;
2.TMT觀察網的原創文章,請轉載時務必注明文章作者和"來源:TMT觀察網",不尊重原創的行為TMT觀察網或將追究責任;
3.作者投稿可能會經TMT觀察網編輯修改或補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