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想公布事故數據引擔憂,車輛數據究竟屬于誰?快訊
近日,一輛理想L7在廣東清遠發生嚴重交通事故備受網友關注。
近日,一輛理想L7在廣東清遠發生嚴重交通事故備受網友關注。事故發生在12月21日晚上9時許,G355國道清遠市清城區源潭鎮路段。網傳事故現場視頻顯示,理想L7汽車嚴重受損,車頂幾乎完全被掀開,A、B柱也出現斷裂。
警方在12月25日給出了正式通報。通報稱本次追尾事故造成小汽車駕駛員和一名乘客死亡,另一名乘客受傷。據交警部門初步調查,小客車駕駛員排除酒駕、毒駕等嫌疑,造成事故的直接原因是涉事小汽車涉嫌超速行駛。
而在警方發出正式的情況通報之前,理想汽車卻先一步在社交媒體上發布了事故回應:結合車輛后臺數據初步分析,車輛在行駛過程中未開啟輔助駕駛功能,碰撞前3秒,車速達到178km/h,駕駛員采取制動措施,最終以96km/h的速度追尾前方卡車,鉆入卡車下方后沖出道路。理想汽車此舉是為了澄清事實,證明車輛沒有質量問題,而是駕駛員的操作失誤導致了事故。但理想汽車在公布數據前是否征得了車主或其親屬的同意,是否尊重了車主的隱私權和個人信息權的問題被炒上了熱搜。
在理想汽車公布相關視頻后不久,有汽車大V轉發了相關微博并且質疑其是否侵犯了用戶的隱私。有網友提出疑問,汽車智能化時代,車企公布車輛行車數據等信息是否涉及侵犯隱私?對此,有律師表示,車企公布的車輛行駛數據等視頻信息,必須經過車主或其繼承人、代理人等同意,如果私自發布,涉嫌侵犯隱私權和個人信息權益,同時也是對車主物權的侵害。
而且有網友提出疑問,記錄儀的內容并不完整,只顯示了最高車速,卻沒有之后的記錄內容,這些內容是丟失了嗎?還是選擇性公布?這些問題,無疑加重了公眾對于理想汽車侵犯隱私的質疑。
面對眾多網友的質疑,理想汽車又對公布行車記錄儀視頻進行了回應,稱是為協助相關部門,協助讀取行車記錄和EDR數據。既然是協助有關部門調查取證,那又為何不等官方通報后再進行說明呢?由此可以看出,理想汽車公布行車記錄數據本就存在私心,想極速撇清事故與車的品質相關。由于理想汽車的急于求成,反而弄巧成拙讓用戶引發了對車輛數據隱私的擔憂,可以說是“偷雞不成蝕把米”。
車輛數據究竟該屬于誰?這是一個值得思考的問題。此前,某知名汽車媒體發布了數十輛新能源汽車冬季續航里程的測試結果,發現自家車型的測試結果不理想后,多家車企就自行發布了參測車輛的行駛數據;此前還有某品牌為了證明自己的車輛油耗沒那么高,就公布了該車主駕車的行駛軌跡以及行駛過程中的各種操作。種種跡象表明,只要結果是不利于車企的,那么車企就一定會發布車輛行駛數據來自證“清白”。車輛行駛數據,仿佛成了車企手中可以隨意打出的一張牌。
主編點評
用戶數據安全一直備受社會關注。數據安全是智能網聯汽車成功的關鍵,它不僅與個人利益密切相關,同時也和整個社會生活息息相關。汽車車機具備了手機的功能,用戶同樣也會面臨像手機數據泄露一樣的煩惱。現如今,消費者對于隱私保護的重視程度越來越高,如果車企在處理類似事件時不慎重考慮,不僅會失去消費者的信任和支持,影響其銷售業績和市場競爭力,還會影響整個新能源汽車行業的健康發展。
1.TMT觀察網遵循行業規范,任何轉載的稿件都會明確標注作者和來源;
2.TMT觀察網的原創文章,請轉載時務必注明文章作者和"來源:TMT觀察網",不尊重原創的行為TMT觀察網或將追究責任;
3.作者投稿可能會經TMT觀察網編輯修改或補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