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亞迪瘋狂降價的背后:一將功成萬骨枯?快訊
開年,我們便有幸一起見識了汽車行業(yè)的眾生相。
開年,我們便有幸一起見識了汽車行業(yè)的眾生相。比亞迪在年后率先捅破了車市的天,官宣新版秦Plus DM-i起售價猛降2w,下探到7.98w,有人說,比亞迪這都不是掀桌子了,而是直接尿鍋里了!可比亞迪睥睨一笑地說道:“這不過,才剛剛開始。”
2月28日,2024款比亞迪漢家族正式上市,共推出DM-i、DM-p、EV等多種動力,其中漢DM-i榮耀版售價區(qū)間為16.98萬-22.58萬元,漢DM-p戰(zhàn)神版售價為25.98萬元,漢EV榮耀版售價區(qū)間為17.98萬-24.98萬元;
2月29日,比亞迪海洋網旗下宋PLUS榮耀版正式上市,推出DM-i和EV兩種動力,其中宋PLUS DM-i榮耀版售價區(qū)間為12.98萬-16.98萬元;宋PLUS EV榮耀版售價區(qū)間為14.98萬-18.98萬元;比亞迪海洋網旗下海豹DM-i榮耀版正式上市,售價區(qū)間為14.98萬-21.98萬元。
這這這......無語凝噎。那既然如此,咱們就刨根問底,聊點不一樣的,比亞迪到底為什么要如此瘋癲的,大肆降價。
從表面上來看呢,是因為比亞迪在2024年喊出的450萬輛的銷量目標。去年比亞迪完成300萬輛的銷量目標,尚且都還是透支了今年1月份的部分業(yè)績,那今年多出來的150萬輛,去哪里搶?看上去,似乎有且只有降價這一條路。
那更深層次來看,大概不止這么簡單。我們舉例來看,行業(yè)發(fā)展早期,供需關系不平衡,賣家少而買家多。你只要想辦法成為賣家,日子就能過的很舒服,所以我們會發(fā)現,很多這樣的公司,做起事情來,都不計成本,其實也不需要計成本,因為只要你選對戰(zhàn)略,沖進去了,就能立刻獲得豐厚的回報。
但是這樣的舒服的日子不會太長久,畢竟隨著進入的賣家越來越多,市場規(guī)模就會到頂,長此以往,供需關系會不平衡,只不過這次是賣家多,買家少。那么大家為了能夠活下去,只能不斷地淘汰對手,怎么淘汰?降價,是唯一的路子,畢竟可能只有價格,才能帶來更多消費者的選擇。
那么從以上內容,想必大家不難看出,之所以比亞迪會這樣降價,是因為價格,是由供需關系決定的。但是這里有個最關鍵的點是,如果你的成本始終居高不下,團隊效率,生產效率提不上,那一味的降價不過是把自己快速的推向淘汰。那么試問,比亞迪的降價的優(yōu)勢到底在哪里?說到這里,就要說到我們今天的標題了——一將功成萬骨枯。
眾所周知,比亞迪在2022年,新招20萬人,一舉超過京東,成為中國員工數量最多的民營企業(yè);2023年,比亞迪繼續(xù)擴張,新招大學生超過3萬名。比亞迪工廠在擴張,組織在膨脹,全國20多座工廠,超過60萬名員工,規(guī)模遠超一般車企。40萬人涌入比亞迪,其一直以來倡導的家文化,被更具狼性的“競爭文化”替代,也逐漸暴露出一些問題。
據訪問所知,比亞迪一位今年下半年離職的比亞迪員工,就對公司日益嚴格的管理制度感到不滿;且比亞迪被指責通過員工的壓榨來謀取暴利,他們將薪酬結構設計得很是復雜,底薪和績效,卻將員工實際收入大幅降低,績效評價體系更是不公平至極,底薪乘以1.36,其中36%為績效,這樣一來,大部分工資都被轉化為虛幻的績效獎勵。
可是,其壓榨的惡果不僅僅局限于工作時間,甚至擴展到了員工的休息時間和健康。而近日,比亞迪員工怒批領導的視頻更是在網上瘋狂傳播。
我曾經看到過一個數據,雖然比亞迪所有產品線的降價現象都很明顯,但是比亞迪總體銷量對于低端車型更加依賴也是一個不爭的事實。我們將比亞迪的主力在售車型按照15.7萬元這個關鍵節(jié)點,分成兩撥:低于15.7萬元的典型車型包括秦PLUS、海鷗、海豚、元PLUS、驅逐艦05;高于15.7萬元的車型包括宋PLUS(起售價略低于15.7萬元,但平均售價高于)、海豹、漢、唐、護衛(wèi)艦07,比亞迪2022年底的“沖擊高端”,最終在2023年全面倒向“低端支撐”的過程。
其實你我都清楚的,一家車企想要拿到本不屬于自己的銷量,就需要無數人付出代價,不止是員工,還有經銷商,供貨商。和其他車企不同的是,比亞迪在產業(yè)鏈和銷售網絡環(huán)節(jié)中,長期堅持“買外來不如自己造”,這本沒問題,但是比亞迪降低制造成本的辦法“簡單而又粗暴”——放大規(guī)模。
而放大規(guī)模后的第一件事情,就是穩(wěn)住銷量,因為一旦車企落后,就相當于陷入了“營收下滑, 利潤減少,沒有錢做研發(fā)和新品,進而更不可能追上領先者”的惡性循環(huán)。比亞迪,輸不起的。
結語那么行筆至此,我們基本可以得出結論,中國的新能源汽車變革遠未到達穩(wěn)定的平臺期,過去幾年瘋狂崛起的比亞迪,光鮮有,心酸更多,現在為比亞迪開香檳,為時尚早;又或者說,成就比亞迪的背后,是生產鏈上的所有人,正所謂一將功成萬骨枯。
1.TMT觀察網遵循行業(yè)規(guī)范,任何轉載的稿件都會明確標注作者和來源;
2.TMT觀察網的原創(chuàng)文章,請轉載時務必注明文章作者和"來源:TMT觀察網",不尊重原創(chuàng)的行為TMT觀察網或將追究責任;
3.作者投稿可能會經TMT觀察網編輯修改或補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