競爭加劇,毛利率低于競爭對手,京東前路艱難互聯網+
中國6月份的零售額僅增長3.1%,低于預期。
機遇與風險
雖然京東(JD)與亞馬遜(AMZN)在業務方面有很多相似的地方,但兩家公司在毛利率方面卻有很大的差異。長期以來,亞馬遜的利潤率一直接近40%甚至更高,而京東的毛利率則只有區區7-8%(包括配送成本),如果不考慮這些成本,也只有15%左右,這使得京東的毛利率也低于沃爾瑪(WMT)等美國傳統線下零售商,后者的毛利率在20%左右,更是低于它在中國市場的競爭對手,比如阿里巴巴(BABA)和拼多多(PDD),阿里巴巴的毛利率在30%到40%之間,拼多多去年的毛利率就已經超過了75%,如果把研發、一般行政等費用算進去,那拼多多的毛利率也在30%左右。
猛獸財經認為,京東的毛利率低于競爭對手的一個重要原因是,它們各自的商業模式不同導致了各自的毛利率產生了巨大的差異,阿里巴巴和拼多多主要是通過第三方在其平臺上銷售商品來盈利,而京東則主要采取直接向消費者銷售自己產品的方式盈利。
更重要的是,為了更好地與阿里巴巴和拼多多等公司進行競爭,京東已經開始向第三方商家提供補貼,比如,今年3月份,京東就宣布將向第三方商家提供100億元人民幣的的補貼計劃,從而使它們能夠提供比競爭對手更低的價格,它的低毛利率和向第三方商家的補貼計劃表明,京東正面臨著激烈的競爭問題。
盡管競爭環境不太可能在短期內好轉,但更加強勁的中國經濟和消費者需求可能會促進京東增長,然而,疫情過后,中國消費者的需求卻一直很低迷。
中國6月份的零售額僅增長3.1%,低于預期。
而且在618購物節期間,除了京東,淘寶和天貓也在對第三方商家進行補貼,第三方商家更是大幅打折,即使這樣,618購物節在很大程度上也被認為是疲軟的。
截止目前,在經濟下行的情況下,中國消費者仍然非常謹慎,因為很多人的債務因為疫情而進一步升高了。
在第一季度財報會議上京東CEO許冉表示:
【2023年,經歷了新冠疫情,宏觀經濟和消費開始回暖,但推動消費需求的內生力量還不充分。我們看到不同類別的復蘇步伐不同,人口結構、人們的生活方式和消費模式也發生了變化。京東主動擁抱后疫情時代新的外部環境和行業動態。2023年是京東主動調整的一年,也是京東長期發展堅實基礎的一年】
為此,京東正在通過優化產品組合和銷售渠道,專注于核心業務。它還在考慮縮減一些新的業務計劃。此外,它還打算重組公司,使其結構更扁平、更靈活。最后,它正在尋求改善其平臺,以吸引更多的第三方商家。
然而,京東的增長還是在明顯放緩。雖然2021年的收入增長率接近28%,但去年已經下降到了10%,今年第一季度的收入增長率更是下降到了1.4%。與此同時,其第一季度零售收入也下降了2%以上,雖然通過削減8%的營銷費用和4.5%的研發費用,盈利能力有所提高,但猛獸財經認為僅僅通過削減成本,并不能吸引投資者的興趣。
結論
總的來說,京東主要是在利用不斷改善的中國消費者需求,而這一點目前還沒有完全實現,其股價也不算太高,但其競爭對手的股價也不算太高。
與此同時,競爭也很激烈,而且通過低毛利率可以看出京東的商業模式在結構上并不像拼多多和阿里巴巴那樣強大,因為它依賴于以低利潤率的商業模式來銷售自己的商品。
在這一點上,你可以認為中國的電子商務行業正面臨著結構性挑戰、增長放緩以及競爭繼續加劇。
而且通過將京東、拼多多、阿里巴巴三家公司的估值進行比較,我們認為還是阿里巴巴看起來更有吸引力,因為它的利潤率更高,增長更強勁,估值也更低。
因此,我們目前不看好京東股票,但會持續關注。
1.TMT觀察網遵循行業規范,任何轉載的稿件都會明確標注作者和來源;
2.TMT觀察網的原創文章,請轉載時務必注明文章作者和"來源:TMT觀察網",不尊重原創的行為TMT觀察網或將追究責任;
3.作者投稿可能會經TMT觀察網編輯修改或補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