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十萬全款買車卻像租車!理想任性鎖車,車主怒責:所有權究竟是誰的?快訊
理想近日一則車主投訴的案例,使得“車輛所有權”幾個大字讓人似懂非懂,花費了幾十萬的全款購卻像是租車——新能源的不成熟昭然若揭。
“油電同權”的呼聲隨著車企虧損的速度而升高,即便將廣汽埃安深深打上網約車的烙印的曾慶洪,被網友批評沒有斥責的權利,但有技術有銷量的吉利,其董事長李書福也坦承“新能源不成熟”。理想近日一則車主投訴的案例,使得“車輛所有權”幾個大字讓人似懂非懂,花費了幾十萬的全款購卻像是租車——新能源的不成熟昭然若揭。
近日一名網友在社交平臺發文表示,自己所擁有的理想MEGA賬號被鎖,從而導致不能操控自己的車輛。
據悉,該理想車主因違反了理想汽車社區的相關規定,導致賬號被封,由于理想車輛上的智能化服務與社區賬號綁定,進而使得該車主無法正常操作車輛的部分功能。
一切來得毫無緣由,車主表示不解,一連發出4個疑問,“什么原因封我號”、“為什么社區管理員會有權限封禁理想車主手機號”、“為什么社區關聯賬號會影響車主手機藍牙鑰匙解鎖操作車輛”、“以上情況所造成的損失由誰承擔”。
經理想的回應可知,賬號被封,車輛部分功能被鎖,主要系理想APP檢測到社區用戶存在異常行為,短時間內關注多個車友賬號,為保護隱私及賬號安全,系統會判定存在風險,暫停登錄APP賬號。
對于這樣的回應,車主和各大網友們都表示不解,并直指“車輛所有權”——幾十萬購買的新車,卻可以任由車企后臺封禁和操控車輛,這和租車有什么區別,隱私有何在?
據了解,因“短時間內關注多個車友賬號”就被封,實則是系統的一個BUG。拋開此次事件的是非對錯來看,車企的后臺可以直接將車主的車輛鎖止并實現操控,卻是事實。這就好比,自己所購買的房子不是自己的,在自己安心入睡之時,忽然門鎖被打開,這心情何止是不好受。
實際上,鎖車這類的問題不是第一次出現,最常見的就是第一任車主的貸款沒有還清,而采取一些鉆空子的手法將車輛賣出去,并且不再償還貸款,導致第二任車主某一天忽然發現自己花了真金白銀購買的車輛被遠程鎖止。
不過,由于出現經濟上的糾紛而使得車企不得不進行鎖車的,屬于正常現象,這與前面提到的理想的BUG有很大的區別。
另有典型的案例是,2022年底,有媒體爆料某廣汽埃安AION S車主,被4S店通知需前往店里更換電池,但因特殊原因沒有及時前往,車子莫名其妙被上鎖。
需注意的是,經4S店檢測,系電池故障故而上鎖,但該車主的AION S行駛總里程不到3萬公里;更值得玩味的是,據悉該車主接受了一天500元、兩天1000元的補償,此事才告一段落,電池為何會有故障,廣汽埃安又為何鎖車,再難尋得真相。
就這些非正常的遠程鎖車事件,我們不禁要問一句:車輛的所有權,究竟歸誰?
目前,新能源車不僅追求的是減少污染、追求更節能,還追求更智能,一塊大屏幕便可控制整臺車,且賦予更多的娛樂功能,稱之為“智能座艙”;也可以借助各種傳感器,增加車輛的行駛安全,稱之為“智駕”。智能化越來越成熟的同時,大家忽然發現自己好像每天都被自己的車輛監控了一般,而隨著各種莫名其妙的鎖車理由越來越多,有人開始擔心:如果當時行駛在高速道路上,一旦鎖車,所帶來的后果誰來承擔?
值得一提的是,在2023年7月份,針對當時被曝光的“被理想遠程鎖車,強制在官方服務網點維修”事件,理想汽車辟謠的同時,提到“尊重用戶隱私和數據安全,在任何情況下,未經用戶授權,理想汽車不會隨意調取用戶數據、進行遠程鎖止操作”,法律亦有規定消費者在支付全款后,就擁有了購買的商品的所有權,如果廠家或銷售商在未經車主同意的情況下進行遠程鎖車或是對于車輛參數配置進行修改,屬于違反物權法,侵犯了消費者的合法權益。
無疑,全款購得,車輛便屬于車主所有,在這樣的情況之下仍屢屢發生非正常的鎖車事件,是否需要有相關規定,對廠家進行制約了?否則,因社區賬號短時間內關注多個賬號而導致功能受限,幾十萬全款買車卻像租車,出現這類滑稽的現象,還存在安全隱患,如此何談新能源汽車成熟?
1.TMT觀察網遵循行業規范,任何轉載的稿件都會明確標注作者和來源;
2.TMT觀察網的原創文章,請轉載時務必注明文章作者和"來源:TMT觀察網",不尊重原創的行為TMT觀察網或將追究責任;
3.作者投稿可能會經TMT觀察網編輯修改或補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