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亞迪太嫉妒小米了快訊
抖音平臺已經成為汽車行業高管的新戰場。
@科技新知 原創
作者丨樟稻 編輯丨伊頁
抖音平臺已經成為汽車行業高管的新戰場。最近,比亞迪宣布其高管團隊正式入駐抖音,其中包括品牌和公關總經理李云飛,以及仰望、騰勢、方程豹等各銷售事業部的總經理。
事實上,汽車業的大佬如李斌、何小鵬、張勇和雷軍等已經在抖音上積極互動,推廣他們的品牌。顯然,使用抖音作為營銷工具已成為趨勢,并且已經顯現出有效性。
比亞迪此次行動的獨特之處在于,許多此前公眾鮮為人知的高管也紛紛加入,這在某種程度上顯得有些突兀。
從客觀角度看,構建個人品牌已是現代企業營銷戰略的一部分。
比亞迪此舉旨在通過高管的個人品牌來縮短與消費者的距離,從而增強品牌的吸引力和信任感。在這個內容為王的時代,抖音這樣的大流量平臺使得高管能夠直接與消費者溝通,傳達品牌理念和產品優勢,同時也有機會獲得即時的市場反饋。
這種快速有效的信息交流對于調整企業戰略和產品定位至關重要。
然而,高管們的社交媒體形象和行為直接關聯到品牌形象。如果他們不擅長社交媒體的交流或在互動中犯錯,可能會對品牌帶來負面影響。
以哪吒汽車張勇在發布會上的表現為例,市場反應冷淡,甚至有人建議哪吒汽車撤換他,批評其情商和表達能力。這方面比亞迪還需持續觀察。
同樣,高管團隊加入抖音平臺可能帶來一時的關注度和熱度,但如何在長期內保持高質量的內容輸出和用戶互動是一個挑戰。如果無法持續提供有價值的內容,初期的熱度可能會迅速消退。
觀察到目前,僅有少數比亞迪高管在抖音上擁有定期更新動態的習慣。其他高管的個人賬戶除了最初的入駐視頻之外,幾乎沒有其他更新,這種情況給人一種“雷聲大雨點小”的印象。如果他們未能持續參與,這種入駐可能僅僅變成一項形式上的任務。
此外,比亞迪是首家公開宣布高管團隊加入抖音平臺的汽車企業,表明這已成為這些高管的一項工作職責,而非單純的個人愛好。
不同于風光無限的CEO,作為主管實際業務的高管,時間和精力寶貴,頻繁的社交媒體活動可能會分散他們對核心業務的關注。企業需要確保這些活動能夠輔助而非干擾他們的主要工作,否則不僅無功,還適得其反。
比亞迪的這一舉措不可避免地會與其他品牌進行對比。
相比之下,像雷軍這樣的企業家因其親和力成功在社交媒體上吸引了大批粉絲,而華為采用了更為克制的策略,由具備媒體天賦的余承東等少數高管亮相。
雖然尚未明確比亞迪高管是否具備足夠的社交媒體天賦,單從文化和品牌形象的匹配程度來看。
比亞迪高管入駐抖音可能給人一種“別扭”的感覺,部分原因在于企業文化和品牌形象的不匹配。比亞迪一直以來給人的印象是技術驅動、低調務實,而抖音則是一個娛樂性、碎片化內容主導的平臺。這種反差可能會讓一些消費者感到不適應。
比亞迪能否找到一個適合自己的平衡點,將是一個值得關注的問題。
綜上所述,比亞迪高管集體入駐抖音具有其風險和機遇。關鍵在于如何找到一種有效的社交媒體策略,既能展現高管的個人魅力,又能保持企業的專業和可靠形象。
1.TMT觀察網遵循行業規范,任何轉載的稿件都會明確標注作者和來源;
2.TMT觀察網的原創文章,請轉載時務必注明文章作者和"來源:TMT觀察網",不尊重原創的行為TMT觀察網或將追究責任;
3.作者投稿可能會經TMT觀察網編輯修改或補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