飛坡后遺癥?2169輛撐不起北汽雄心,享界S9難組“雙9”拼圖快訊
隨著大A的激蕩,股票成為了閑談的話題,其中華為系的三大合作車企出現了分歧。賽力斯和江淮汽車不斷走高,唯獨留下北汽藍谷在底下“蹉跎”。
隨著大A的激蕩,股票成為了閑談的話題,其中華為系的三大合作車企出現了分歧。賽力斯和江淮汽車不斷走高,唯獨留下北汽藍谷在底下“蹉跎”。
這是資金對于北汽的懷疑和猶豫,還是對基本面和未來的真實反饋呢?
在華為加持下,享界S9上市20天,大定就超過了8000輛。但將近兩個月過去,享界似乎很低調,8月銷量沒有公布,9月份銷量為2169輛。這數據不符合業內的預測,畢竟同樣擺在華為門店中銷售,問界M9的9月銷量為15496輛,這才符合“遙遙領先”的理念。
要知道享界S9的牌面并不低,登上華為的發布會,而且余承東親自站臺。并且用上華為途靈平臺、華為ADS3.0、華為“巨鯨”800V高壓電池平臺等技術。在賬面數據上,并不會吃虧于問界的車型。
實際上,享界S9剛上市就爭議不斷,其中還和著名車評人擦出了火花。并且在飛坡事件后,網上多了不少短視頻都在展示問界S9的車身姿態,加速抬頭、正常路面上下搖晃,還有展車異響等問題,導致不少人質疑其底盤的調校和產品造工。
這些爭議背后,已經屬于一次“公關危機”,這對高端品牌的塑造會有不少的影響。
“它是個新品牌,品牌的構筑是非常難的。”在談及享界時,余承東曾表示。甚至連華為門店的銷售人員,在介紹車輛時更偏向于推薦問界,因為解釋成本更低。
這也能從側面解釋為何問界銷量不斷走高,而享界S9的單月銷量卻只有2千多輛,這其中涉及到品牌的影響力。
從一個沒有多少打造高端車型經驗的品牌,突然間就要跳躍到40萬以上的市場,難免會有爭議。
要知道當初華為還沒有介入前,北汽新能源打造的高端品牌極狐也沒有多少起色,加上北汽新能源本身銷量在近幾年下滑至谷底了。突然做起40萬元以上的高端和豪華品牌競爭,北汽的品牌影響力似乎不太夠。
享界S9的銷量不及預期,其實跟目前市場大環境也有關系。根據乘聯會數據,40萬以上車型2023年國內零售占比5%,今年9月為3%,銷量份額在下降。
而且新能源汽車在兩個細分市場中的半年銷量,也出現了下滑的情況。其中,8萬元以下市場1-6月銷量同比下降了2.3%,40萬-50萬元市場的上半年銷量也同比下滑了19.4%。
強如保時捷也不好過,今年1-9月中國市場的交付量僅43,280輛,降幅達到了29%。而且BBA等豪華品牌為了保住市場份額,也正忙著降價,導致競爭加劇。
并且根據業內人士預測,未來的一段時間內,價格戰還將會持續。
搭上華為這趟快車的車企不在少數,北汽要想獲得一定關注度不難,但要脫穎而出并不容易。而且在余承東看來,享界本身就需要一段時間沉淀。
接下來,享界想要打破偏見,唯有踏踏實實做好自身產品。
1.TMT觀察網遵循行業規范,任何轉載的稿件都會明確標注作者和來源;
2.TMT觀察網的原創文章,請轉載時務必注明文章作者和"來源:TMT觀察網",不尊重原創的行為TMT觀察網或將追究責任;
3.作者投稿可能會經TMT觀察網編輯修改或補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