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破數據孤島迎接數據共享 征信行業有望迎來變革金融
近期,征信成為業界關注的熱點話題。6月底,由中國互聯網金融協會牽頭,包括首批個人征信試點機構中的芝麻信用、騰訊征信等,以及百度、網易、360等相關機構,欲攜手打造個人征信機構“信聯”。
近期,征信成為業界關注的熱點話題。6月底,由中國互聯網金融協會牽頭,包括首批個人征信試點機構中的芝麻信用、騰訊征信等,以及百度、網易、360等相關機構,欲攜手打造個人征信機構“信聯”。近日,有相關消息指出目前“信聯”的籌建已進入實質階段,平臺架構搭建已開始運作。業內人士普遍認為,“信聯”如能成行,將會推動整個征信行業快速發展,同時也將讓行業標準體系和監管政策加快完善,讓“靴子”更快落地。
數據是征信行業的核心資源
據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發布的《大數據白皮書(2016)》分析,未來五年,全球數據量將呈指數級增長。但龐大的總量卻并不意味著完全有效的開發利用。
對于征信行業而言,數據是各機構、企業的核心資源。東匯集團總裁趙兵介紹,有效、優質的數據資源是征信企業的業務基礎,征信業務為東匯集團積累了大量的客戶數據和企業數據,他表示“從東匯征信有限公司的運營來看,數據的來源主要依靠購買、爬蟲抓取和自身金融業務的數據沉淀。”
跳出企業,從行業的角度來看,目前征信行業面臨的現狀是,由于數據割據、技術壁壘和標準缺失形成征信行業內眾多的數據孤島,業內人士指出,大數據時代的數據資源廣泛散布于政府、行業、企業三個子系統中,其中,信息數據資源80%以上掌握在各級政府部門手里。而與此同時,區域部門間基本實現共享的省級地方僅占13%,區域部門間少量實現共享的地市和區縣僅占32%和28%,信息共享和業務協同在地市和區縣進展緩慢。
數據共享對征信行業意義重大
目前業內的普遍共識是,數據共享是征信行業的未來所在。然而要真正實現數據共享,仍存在不少難點。南京鑫思泰投資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長王波坦言:“主觀意愿、信息技術和行業標準,是征信行業數據共享的三道門檻。”他表示,政府部門由于缺乏企業間基于共同利益開發這樣的主觀能動性,而企業間的數據共享合作也普遍存在推動力不足。而技術水準和格式標準的不統一,也是目前數據流通共享的桎梏。
“信聯”的建立,或許對數據共享有一定的推動作用。開鑫金服總經理周治翰認為,此次效仿第三方支付“共建、共有、共享”原則的“網聯”模式,成立涵蓋互聯網公司、個人征信試點機構和網貸平臺的“信聯”,是個人征信發展歷程的一個標志事件,將實現傳統金融之外的個人征信全面覆蓋。
通過聯合體,可以實現各個機構之間的數據共享,統一標準,得出更客觀真實的個人征信報告,打擊多頭借貸這些行業不良現象,為消費金融、網絡借貸健康發展提供強有力的支持。
數據獲取與誠信體系規范建設
對于征信機構和企業而言,當前實現盈利的仍是小部分,但作為金融產業生態閉環中獲取流量和數據的入口,征信一直是眾多金融企業發展規劃中的一部分。
在東匯集團的征信服務體系中,呈現了自我征信查詢、風險控制、風險預警、身份核查、法律援助、催欠、大數據等多樣化服務。趙兵說道:“數據層是東匯提供金融服務的基礎層,只有強大的數據支撐,才能建立定制化、全面化的服務體系。”
南京鑫思泰投資管理有限公司同樣將征信作為企業的重要業務組成,在王波的規劃中,企業征信是其打造企業綜合服務平臺的重要獲客渠道。他介紹,通過企業征信沉淀的龐大企業客戶將被轉化成為公司綜合服務平臺的入駐企業,在這個平臺上,金融服務、審計納稅、法律支持等企業配套服務將成為企業的盈利點。
除了打造企業自身業務閉環,征信行業更為重要的意義是在政府主導下,加快社會誠信體系的建設。“目前,江蘇多個地級市都將企業信用評級報告的相關數據和評級標準作為政府招標項目的入圍條件,部分銀行也根據信用評級進行貸款授信。”王波認為,這對于企業重視自身信用體系建設有倒逼作用,同時也將推進社會誠信體系的逐步完善。
【來源:新華日報 作者:吳行遠】
1.TMT觀察網遵循行業規范,任何轉載的稿件都會明確標注作者和來源;
2.TMT觀察網的原創文章,請轉載時務必注明文章作者和"來源:TMT觀察網",不尊重原創的行為TMT觀察網或將追究責任;
3.作者投稿可能會經TMT觀察網編輯修改或補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