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金融廳:ICO或受支付服務法及金融商品交易法監管金融
上周五,日本金融廳發布了一項聲明,明確了其對ICO的立場。該機構首先警告了ICO投資者面臨著雙重風險。
上周五,日本金融廳發布了一項聲明,明確了其對ICO的立場。該機構首先警告了ICO投資者面臨著雙重風險。
第一重風險是ICO代幣的價格波動,該機構警告說:“代幣的價格可能會突然下跌,甚至變得毫無價值,” 而第二重是ICO潛在存在的欺詐風險,日本金融廳警告稱各類 ICO白皮書中提到的商品及服務可能無法實現,其還補充說:
“如果你參與了某代幣投資,你應該足夠了解項目的相關風險,并且自己承擔風險。你還需要小心那些可疑的誘導式ICO項目。”
兩項現有法律或可適用
盡管日本當前并沒有應用于ICO的具體法律,但這類項目或許會受到兩項現有法律的監管。對于開展ICO活動的企業而言,日本金融廳(FSA)強調稱:
“ICO可能受支付服務法(Payment Services Act)或者金融商品交易法(Financial Instruments and Exchange Act) 的監管,具體取決于ICO項目的結構。”
如果某個ICO代幣項目屬于支付服務法所規定的虛擬貨幣范圍,那么提供數字貨幣交易服務的企業,必須在當地的金融局進行注冊, 日本金融廳(FSA)寫到。到目前為止,已有11家加密貨幣交易所獲得了日本金融廳(FSA)的批準。
然而,“如果某個ICO項目具有投資品的特點,通過虛擬貨幣購買代幣的行為,實際上等于用法幣進行購買,這類ICO項目會受到金融商品交易法的監管,” 該機構表示。
ICO活動在日本
近期,日本的ICO市場出現了明顯的增長。不僅僅是小公司,即便是大型公司,也在利用這種模式來籌集資金。例如,該國的互聯網巨頭GMO也計劃使用這種模式。日本金融服務公司SBI集團也推出了兩項ICO服務:一項是融資業務,另一項則是通過日本晨星提供的評級信息業務。
經營著日本比特幣交易所Zaif的Tech Bureau(科技局)公司,則在今年八月份時推出了稱為Comsa的平臺,而該平臺,旨在為ICO項目提供“一站式”的服務。
來自于新加坡的比特幣交易所Quoine也在本月初時也推出了自己的ICO。
據悉,包括 Quoine和Zaif這兩家交易所,均在9月份時通過了日本金融廳(FSA)的批準。
此外,有不少來自中國的企業,試圖將他們的ICO業務轉移到日本。據日本比特幣交易所Coincheck表示,在中國政府禁止ICO之后,該交易所已收到了數百例來自中國創業公司及其他地區創業公司的上幣請求。
【來源:巴比特資訊】
1.TMT觀察網遵循行業規范,任何轉載的稿件都會明確標注作者和來源;
2.TMT觀察網的原創文章,請轉載時務必注明文章作者和"來源:TMT觀察網",不尊重原創的行為TMT觀察網或將追究責任;
3.作者投稿可能會經TMT觀察網編輯修改或補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