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伐木工到“加密老炮”:OlafCarlson-Wee如何將加密基金從$400萬做到$10億區塊鏈
雖然你可能沒有聽說過他,但OlafCarlson-Wee已經成為最優秀的加密企業家之一,管理著一個價值10億美元的加密貨幣投資基金。
從伐木工到“加密老炮”
Olaf Carlson-Wee對加密貨幣的熱情始于他年輕的時候,現年28歲的他曾撰寫了主題為比特幣的大學論文。雖然他的教授對這個看似古怪的決定持懷疑態度,但Olaf對加密資產背后技術依然感到非常欽佩。在2017年進行的一次采訪中,Carlson-Wee向記者解釋了什么因素引起了他對加密行業的興趣。他說:“在2011年6月,暗網黑市絲路上的博客網站Gawker發布了一篇頗具歷史意義的文章,它談到了比特幣這項技術……我當時覺得這聽起來真的太有趣了,所以我開始閱讀更多關于比特幣的內容,然后進入了一段非常困惑的時期。我當時將要進入大學四年級,而我仍然非常著迷于這個概念。”
在大學畢業后,Olaf將比特幣放在了一邊,成為了一名足跡遍布美國的伐木工人。盡管似乎對伐木工人的經歷沒有任何疑慮或者不安,但他對比特幣和區塊鏈的喜愛仍然存在。他最終前往奧克蘭,在那里他成為了Coinbase的第一個雇傭員工。在Coinbase工作期間,Carlson-Wee以比特幣的形式中領取全部的薪水,將“skin in the game(高層員工花錢購買自己公司的股票)”這個概念做到了極致。
談到是什么讓他留在了這個行業時,他補充道:“我在2008年金融危機時進入大學。人們對金融系統盲目信任,我一直對此持懷疑態度……雖然它(加密貨幣)在技術上很復雜,但它的工作方式是完全透明的。如果你問一個人美聯儲是怎么運行的,我認為這實際上是一個更復雜的問題……現實是我們面對的是一項突破性技術,自互聯網的出現以來我們從未見過這樣的技術。”
Carlson-Wee最近參加了CNBC的Crypto Trader節目,向Ran Neu Ner講述了他作為“加密老炮”的經歷。
在Coinbase擔任風險負責人三年以后,Carlson-Wee開始關注競爭幣行業,特別是隨著以太坊的推出。在與Ran談話時,Carlson-Wee所謂“多區塊鏈”行業的看法引起了觀眾的注意:“通過與他們(他的同事和朋友)的很多對話,我開始對加密行業變成多區塊鏈行業的想法感興趣。這里介紹下背景,在2016年初,比特幣占所有加密貨幣市場份額的90%至95%。”
從400萬美元到10億美元
在以太坊網絡發布近一年后,不斷增長的區塊鏈平臺上出現了各種創新,Carlson-Wee決定推出一個加密貨幣基金。正如他后來解釋的那樣,他希望制定一個以投資競爭幣領域為中心的投資策略,而競爭幣領域僅占當時整個加密行業的5%或10%。
Olaf十分貼切將該基金命名為“Polychain(聚合鏈)”。基金很快吸引了家族辦公室、天使投資人和“他以前不知道的其他人”。正如PolyChain首席執行官Olaf接著指出的那樣,該基金從運營400萬美元的資產開始,從那以后價值急劇上升。從400萬美元到超過10億美元的成就被廣泛歸因于越來越多的投資者為該公司提供資金,以及該公司的投資在價值上大幅上漲。
當被問及是否有其他因素推動公司的崛起時,Olaf指出這是一個“漫長而艱巨的旅程”,完成這樣的壯舉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然而,Olaf繼續說,他使用了他所了解的方式來推動基金增長,簡單地說,就是“投資加密貨幣”。
他還指出,他具備妥善管理加密貨幣投資所需的先決條件。其作為Coinbase產品經理和風險負責人的經歷對他來說幫助很大。他說:“因此,對于運營這樣的基金所需的各種核心事項、條件,我都有豐富的經驗。我在Coinbase工作了很多年,自己也一直在這個行業。我認為我有能力管理這些投資并開始投資新的事物。但實際上,我花費時間做的很多事情都是與早期階段的團隊進行交流。團隊里的人經常夢想著一些全新的和狂野的技術。他們是非常有才華的技術架構師,他們希望將夢想變為現實。”
由于他在Polychain取得的巨大成功,Olaf最近進入了《財富》雜志的40名40歲以下區塊鏈知名人士的榜單。
1.TMT觀察網遵循行業規范,任何轉載的稿件都會明確標注作者和來源;
2.TMT觀察網的原創文章,請轉載時務必注明文章作者和"來源:TMT觀察網",不尊重原創的行為TMT觀察網或將追究責任;
3.作者投稿可能會經TMT觀察網編輯修改或補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