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界汽車深陷困境,破局之路在何方?汽車
智界汽車是華為和奇瑞兩大巨頭的結晶,首款車型上市即受關注。智界S7和R7銷量不佳,智界汽車陷入困境。業界擔憂其未來發展前景。
在汽車行業的變革浪潮中,智界汽車的誕生備受矚目。作為華為與奇瑞兩大巨頭攜手合作的結晶,智界汽車自孕育之初便承載著眾人的期待,被視為融合前沿科技與卓越制造的典范,有望在競爭激烈的新能源汽車市場中開辟出一片新天地。
2024年,智界品牌首款車型智界S7正式上市,憑借華為的技術賦能,如先進的鴻蒙智能座艙、強大的HUAWEI ADS高階智能駕駛輔助系統,以及奇瑞多年積累的深厚造車底蘊,在上市前賺足了眼球。智界S7的亮相,猶如一顆投入平靜湖面的石子,激起了層層漣漪,消費者對其充滿了好奇與期待,行業內也紛紛將目光聚焦于此,試圖探尋這一全新品牌的發展潛力。
隨后推出的智界R7同樣來勢洶洶。這款車不僅延續了智界品牌在智能科技方面的優勢,在續航、空間等方面也展現出了強大的競爭力,也讓智界品牌似乎迎來了開門紅。余承東也曾在多個場合毫不掩飾對智界汽車的信心與期待,強調其在智能汽車領域的領先地位和巨大潛力,這無疑進一步提升了智界汽車的關注度。
然而,現實卻給了智界汽車一記沉重的耳光。隨著時間的推移,智界汽車的銷量并未如預期般持續攀升,反而陷入了困境。智界S7的銷量在短暫的高光之后迅速下滑,月銷不足四位數,這樣的成績與上市前的火爆形成了鮮明的對比,讓人不禁大跌眼鏡。盡管智界R7在銷量上有過短暫的亮眼表現,但從整體市場表現來看,仍未能達到預期,與同價位的競品相比,其銷量差距逐漸顯現,市場份額也在不斷被擠壓。
更令人擔憂的是,奇瑞控股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尹同躍在智界品牌之夜活動上坦言,智界智能電動汽車項目目前仍處于虧損狀態。這一消息的公布,無疑讓智界汽車的處境雪上加霜,也引發了外界對其未來發展的深深擔憂。
曾經被寄予厚望的智界汽車,如今卻在市場的浪潮中陷入了迷茫,其失敗的根源究竟在哪里?
銷量困境:高開低走的殘酷現實
智界汽車銷量的高開低走,猶如一場令人唏噓的戲劇。
在上市初期,智界S7憑借其強大的品牌背書和先進的技術配置,吸引了眾多消費者的目光,訂單量一度火爆,上市當天便收獲了超2萬臺訂單,余承東興奮地表示智界S7比同期的問界新M7還猛,似乎預示著一個爆款的誕生。然而,現實卻給了所有人一個沉重的打擊。從實際銷量數據來看,2023年11月智界S7月銷量僅115臺,12月為786臺,2024年1月和2月銷量分別為604臺和794 臺,這樣的成績與上市前的火爆形成了鮮明的反差,著實令人大跌眼鏡。
盡管在4月11 日二次上市后,智界S7的銷量有了短暫的起色,4月和5月單月銷量都超過了5000臺,讓人們看到了一絲希望。但好景不長,6 月銷量卻突然下滑至2306臺,環比銷量近乎腰斬,此后銷量更是持續低迷,8 月份甚至慘淡至425輛。在11月三度上市后,12月銷量在春節旺季也僅為1833輛,進入2025年1月,銷量更是滑落至1378輛,這樣的銷量表現無疑讓智界S7的未來蒙上了一層厚厚的陰影。
與同期競品相比,智界 S7 的銷量差距更是一目了然。以小米SU7為例,其自上市以來便一路高歌猛進,訂單持續火爆,月銷量已經持續在1萬輛以上,成為了新能源汽車市場的一匹黑馬。極氪 001 同樣表現出色,月銷穩定在較高水平,在2024年6月銷量更是達到了 14383臺。而比亞迪漢作為中大型車市場的老將,憑借其成熟的技術和良好的口碑,月銷量也常常突破萬輛,在 2024年12月銷量更是高達26427輛。相比之下,智界S7的銷量顯得微不足道,在競爭激烈的市場中逐漸被邊緣化。
智界R7雖然在銷量上有過連續三個月破萬的表現,但從整體市場份額來看,仍未能在競爭激烈的SUV市場中占據優勢地位。與特斯拉 Model Y、比亞迪宋 PLUS 新能源等暢銷SUV 車型相比,智界R7的銷量差距明顯,市場份額也相對較小。
這表明智界R7在市場競爭中面臨著巨大的壓力,要想在SUV市場中取得更大的突破,還需要付出更多的努力。
合作裂痕:雙方博弈帶來的內耗
智界汽車的困境,很大程度上源于奇瑞與華為這兩大合作方之間的矛盾與分歧。這種內部的不和諧,就像一輛汽車的發動機出現了故障,使得整個合作項目難以順暢前行,對智界汽車的發展產生了嚴重的阻礙。
從生產主導權的爭奪來看,奇瑞作為傳統汽車制造商,擁有多年的造車經驗和成熟的生產體系,一直以來在汽車生產領域占據主導地位,習慣了掌控生產的各個環節。而華為作為科技巨頭,憑借在智能科技領域的強大實力,希望在智界汽車的生產過程中注入更多的科技元素,對生產環節進行智能化改造,從而提升產品的科技含量和競爭力,這使得雙方在生產主導權上產生了激烈的碰撞。
在質量標準方面,雙方也存在著較大的差異。華為對產品質量有著極高的要求,其在科技產品領域積累的品質管控經驗,使得它將高標準、嚴要求帶入了智界汽車的生產中。華為認為,智界汽車作為高端智能汽車品牌,必須在質量上達到行業頂尖水平,才能在市場中立足。
然而,奇瑞在長期的汽車制造過程中,已經形成了自己的一套質量標準體系,這套體系雖然能夠滿足傳統汽車市場的需求,但與華為的高標準相比,仍存在一定的差距
產能分配問題也是雙方矛盾的一個重要體現。隨著奇瑞自身新能源汽車業務的快速發展,旗下多個品牌都在爭奪有限的產能資源。星紀元作為奇瑞重點打造的高端電動品牌,與智界汽車基于同平臺打造,在市場定位和目標客戶群體上存在一定的重疊,這使得雙方在產能分配上產生了激烈的競爭。當智界S7訂單火爆,需要大量產能進行交付時,奇瑞可能需要優先保障自有品牌星紀元的生產,從而導致智界S7的產能受限,交付延遲。
這種內部合作的不暢,不僅影響了智界汽車的生產效率和產品質量,也對品牌形象造成了極大的損害。消費者在面對交付延遲、質量問題等困擾時,對智界汽車的信任度大幅下降,品牌口碑也因此受到負面影響。在競爭激烈的汽車市場中,品牌形象和口碑是吸引消費者的重要因素,一旦受損,很難在短期內恢復。
智界汽車要想擺脫當前的困境,就必須解決好奇瑞與華為之間的合作問題,實現雙方的優勢互補和協同發展。
產品短板:性價比與定位之殤
在競爭激烈的新能源汽車市場,產品力無疑是決定一款車型成敗的關鍵因素,而智界汽車在這方面卻存在著諸多短板,尤其是智界S7,在性價比與定位上的問題,使其在市場競爭中處于劣勢地位。
從性價比來看,智界S7在配置與價格的平衡上存在明顯不足。以其與競品極氪001的對比為例,極氪001售價26.9 - 32.9萬元,智界S7售價24.98 - 34.98萬元,兩者售價高度重合。但在配置方面,智界S7若要選擇雙電機版本,價格需達到32.98萬元的次高配車型;而極氪 001只需 26.9萬就能擁有雙電機版本,相比之下,智界S7在雙電機配置上要多花費5萬元,這使得智界S7在性價比上明顯處于下風。
此外,智界S7的配置分布不均,許多高端配置如激光雷達等都集中在高配車型上,低配版不僅續航里程較短,甚至連激光雷達都沒有,這無疑降低了其對預算有限消費者的吸引力。在如今消費者對汽車性價比愈發看重的市場環境下,智界S7這種配置與價格的不合理搭配,無疑成為了其銷量增長的一大阻礙。
再看智界S7的市場定位,也存在著尷尬之處。與問界品牌專注于家用SUV,定位清晰明確不同,智界S7作為一款中大型轎車,主打操控性。然而,在當前汽車智能化發展的大趨勢下,智駕功能日益成為消費者關注的重點,而智界S7所追求的操控性與智駕功能之間存在一定的矛盾。當車輛更多地依賴智駕系統實現自動駕駛時,駕駛者對操控性的體驗和需求相應減少,這使得智界S7的操控性定位在智駕時代的價值大打折扣。
與此同時,在智界S7所處的價位段,小米SU7等競品同樣標榜操控性,且定價更低,配置也不遜色,這進一步削弱了智界S7的市場競爭力。
在這種情況下,智界S7既無法充分發揮其操控性優勢吸引追求駕駛樂趣的消費者,又在智駕功能上未能突出差異化,難以滿足追求智能化體驗的消費者需求,導致其在市場中的定位模糊,目標用戶群體不明確,銷量自然難以提升。
市場洪流:激烈競爭下的艱難突圍
智界汽車的困境,與當下新能源汽車市場的激烈競爭環境密不可分。在這個快速發展且競爭白熱化的市場中,每一款新車都面臨著巨大的挑戰,智界汽車也難以幸免。
當前,國內新能源汽車市場正處于蓬勃發展的階段,市場規模不斷擴大,但競爭也愈發激烈。根據中汽協數據顯示,2025年1月,新能源汽車產銷分別完成101.5萬輛和94.4萬輛,同比分別增長29%和29.4%,市場的火爆吸引了眾多車企的加入,新車型如雨后春筍般不斷涌現,市場競爭日益激烈。在這樣的大環境下,智界汽車要想脫穎而出,就必須在眾多競品中展現出獨特的優勢。
從車型偏好來看,國內消費者對 SUV車型的喜愛程度較高,SUV市場持續火爆。2024年12 月,SUV銷量排名前幾位的車型如特斯拉 Model Y、比亞迪宋 PLUS新能源等,銷量都遠超智界R7。這表明在SUV市場,智界R7面臨著來自眾多競品的強大壓力。消費者對SUV車型的青睞,使得轎車市場的競爭更加激烈,智界S7作為一款轎車,在這樣的市場環境下,要吸引消費者的關注和購買,難度可想而知。
不僅如此,新能源汽車市場的新競品還在不斷涌現,進一步加劇了市場競爭的激烈程度。小米SU7自上市以來,憑借其出色的性能、高性價比以及小米品牌的強大影響力,迅速在市場中占據了一席之地,月銷量持續在 1萬輛以上。極氪001也憑借其優秀的產品力和良好的口碑,月銷穩定在較高水平。
這些新競品的出現,分食了市場份額,對智界汽車的銷量產生了嚴重的沖擊。智界S7在與小米SU7、極氪001等競品的競爭中,由于在性價比、市場定位等方面存在不足,導致其市場份額被不斷擠壓,銷量持續下滑。
破局之路:未來能否逆風翻盤?
智界汽車當前面臨的困境,是由合作、產品、市場等多方面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要想在競爭激烈的新能源汽車市場中實現逆風翻盤,智界汽車需要從多個角度進行深刻反思和全面調整。
總而言之,智界汽車未來的發展充滿了挑戰,但也并非沒有機遇。隨著新能源汽車市場的持續發展和技術的不斷進步,只要智界汽車能夠正視自身存在的問題,積極采取有效的破局策略,加強合作、優化產品、適應市場,就有可能在未來的市場競爭中實現逆襲,迎來新的發展機遇。
1.TMT觀察網遵循行業規范,任何轉載的稿件都會明確標注作者和來源;
2.TMT觀察網的原創文章,請轉載時務必注明文章作者和"來源:TMT觀察網",不尊重原創的行為TMT觀察網或將追究責任;
3.作者投稿可能會經TMT觀察網編輯修改或補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