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冒“海都便民”頻現 58同城平臺監管存疏漏快訊
“這是真的嗎?”近日,福州市民劉先生在智慧海都平臺報料稱,他收到一張家電維修中心的廣告卡片,卡片上標注著“原海都便民”的字樣,但地址卻在臺江區大利嘉城,他感到十分詫異。
來源:N海都全媒體 記者:梁展豪 實習生 王靈婧 文/圖
“這是真的嗎?”近日,福州市民劉先生在智慧海都平臺報料稱,他收到一張家電維修中心的廣告卡片,卡片上標注著“原海都便民”的字樣,但地址卻在臺江區大利嘉城,他感到十分詫異。
記者調查發現,線下和線上都出現了不少冒用“海都便民”招牌提供上門維修、保潔服務的情況。而這些所謂的“專業團隊”實則并沒有任何企業注冊信息,都是以個人的形式接單,服務過程中還存在虛構服務標準和機器故障的現象。
對此,“海都到家”968880相關負責人表示,目前海峽都市報旗下的“海都便民”服務已全面升級為“海都到家”,市民在下單家電維修和保養服務時,需注意甄別。
記者暗訪:
維修卡宣稱“原海都便民”
實則指向私人微信
劉先生告訴記者,他前幾天發現自家門上掛著一張維修服務廣告卡片,宣稱提供各類電器的售后保修期外維修服務以及空調的專業檢修、保養和清洗服務。卡片上注明了“同達便民家電維修中心(原海都便民)”的字樣。
劉先生收到的小卡片
然而,劉先生在掃描卡片上的微信二維碼后卻發現,這個鏈接導向的是一個名為“冷漠”的私人微信賬號,而卡片顯示的實體店面地址位于臺江區的大利嘉城,讓劉先生對其服務資質真實性產生了疑慮。
記者看到,劉先生這張卡片上除了寫有“原海都便民”字樣外,還標注了該維修中心為“國內外大型家電企業授權特約維修單位”與“福州市消費者協會認定可信單位”。
為了核實情況,記者添加了卡片上的微信賬號,并與“冷漠”進行了交談。在被問及是否屬于海峽都市報旗下的便民服務時,對方給予了肯定的回答。
針對空調清洗服務價格問題,對方給出了報價:“各類空調清洗服務均定價為50元。”對于辦公地址為何在大利嘉城的質疑,對方回應稱目前他們的服務網點設在臺江區域。
4月1日上午,記者按照廣告卡片上的地址,來到大利嘉城內,并未在D棟找到該維修中心。該樓棟的保安告訴記者,卡片上的地址并不存在,沒有維修家電的。
58同城現冒名“海都便民”
空調清洗貓膩
在調查過程中,記者發現,冒名“海都便民”的現象甚至出現在一些知名的同城生活服務APP上。
在58同城APP上搜索“海都”以及“海都便民”,便會看到有商家直接冠以“福州海都家電維修”的名稱,并在服務介紹中突出強調“海都家電”。
為了進一步探究這些“冒名團隊”的服務質量,記者在58同城上聯系了一家自稱“海都便民”的商家,并下單預約空調清洗服務。隨后,記者邀請了一位“海都到家”的空調維修師傅一同前往出租屋現場觀察。
4月3日中午12點,自稱“海都便民”商家的清洗工如約來到出租屋內,在拆卸空調濾網后,他立刻表示可能制冷劑不足,需要檢測,隨即使用檢測工具得出空調制冷劑只剩三分之一的結論,并強烈建議加注制冷劑。當記者拒絕這一提議后,該清洗工顯得頗為尷尬。
冒名“海都便民”的清洗工正在清洗空調
“海都到家”的維修師傅還發現,盡管該清洗工多次表示采用的是更有清洗效果、價格略貴的“蒸汽洗”服務,但實際上進行的卻是最基礎、便宜的水洗操作。
在交談中,記者不斷與該清潔工核實是否為“海都便民”的清洗師傅,均得到肯定的答復。最后,清洗工作完成,記者支付了110元的清洗費。但在索要收據和發票時,該名清洗工給出的“收款收據”卻十分“簡陋”,沒有蓋任何單位的印章。對于發票,其也表示“只能以個人的名義開票,沒有公司的”。
清洗師傅給記者開具的發票
事后,記者請專業的空調維修師傅進行檢測,明確上述空調為新空調,制冷劑含量充足。
業內人士:
入駐58同城太寬松
導致冒名盛行
記者注意到,在58同城上,這些打著“海都”字樣的商家或服務信息下方都存在著不少差評,主要問題包括服務不專業、臨時提價、未能有效解決問題、服務態度差等。并且,這些商家大多都沒有通過營業執照的認證,只進行了“個人認證”,其中一家通過“企業認證”的商家,記者查詢發現,該企業已于2022年9月6日注銷。
在58同城上,打著“海都”字樣的商家
不少消費者給出了差評
針對此類情況,記者也致電了58同城,客服人員表示,可以在信息界面里點擊舉報或是通過官網進行“冒用信息填寫”登記。平臺是否有進行相關的審核?工作人員表示,有相關工作人員會進行審核,但也無法保證企業信息(不被冒用)。
一位熟悉58同城APP機制的知情人士透露,58同城APP在商家入駐審核環節相對寬松,企業僅需上傳營業執照等基礎材料即可注冊賬號,平臺不會進行線下實體店面的核查。同時,個人用戶也可以在平臺上輕松注冊并攬取各類服務訂單,無需提交專業資質證明便可發布服務信息。
該人士指出,平臺采用收取年費制度區分不同服務級別,繳費金額越高,商家在平臺中的排位越靠前。除此之外,每當有用戶通過平臺撥打電話咨詢服務時,平臺還會向商家收取一筆信息服務費,例如有消費者電話咨詢洗空調服務,商家就需付給平臺30元。這部分由平臺收取的費用,實際上大部分會被商家轉嫁給消費者承擔。
此外,現今許多生活服務平臺上流行的“上門免費”廣告宣傳雖吸引眼球,但事實上,由于平臺收取的“信息服務費”無法減免,即便用戶最終決定不維修,維修師傅上門后仍會以諸如“高空作業費”、“拆裝費”等各種名義向用戶收取費用。
市消委會:
警惕“李鬼”上門
認準正規渠道
“海都到家”968880負責人介紹,“海都便民”系海峽都市報社注冊商標,近幾年來,各種維修中心、服務中心假冒“海都便民”的名義,通過發放宣傳單或給信箱塞小廣告等形式招攬業務,提醒市民注意甄別。
對此,福州市消費者權益保護委員會秘書長吳波表示,宣傳小卡片上標稱為“福州市消費者協會認定誠信單位”,單位名稱就不對。再者,目前市面上不存在福州市消委會有效認定的誠信單位,凡是宣稱福州市消委會認定的誠信單位均屬于虛假宣傳。
同時,吳波還表示,經營者在宣傳廣告中不標示自己的真實名稱,違反了《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第二十一條:“經營者應當標明其真實名稱和標記。租賃他人柜臺或者場地的經營者,應當標明其真實名稱和標記。”
其次,經營者利用“海都便民”的字樣,讓消費者容易混淆,產生信任感。消費者在選擇家電維修企業時,應事先查驗該家電維修企業是否具有營業執照,是否具備相關資質。海峽都市報主辦的原“海都便民”服務現已升級為“海都到家”,可以撥打968880熱線預約,也可通過手機“智慧海都”APP,在“海都到家”板塊下單,預約各服務的訂單,服務進程被跟蹤管控,消費者切勿被“李鬼”蒙蔽,請認準號碼再下單。
1.TMT觀察網遵循行業規范,任何轉載的稿件都會明確標注作者和來源;
2.TMT觀察網的原創文章,請轉載時務必注明文章作者和"來源:TMT觀察網",不尊重原創的行為TMT觀察網或將追究責任;
3.作者投稿可能會經TMT觀察網編輯修改或補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