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血虧百億賣掉餓了么?字節只要外賣員,不要程序猿快訊
2024年,互聯網第一個大瓜。
2024年,互聯網第一個大瓜。
應該是字節又一次傳出收購餓了么的消息。
《財經》說, 一位接近餓了么的人士稱,字節和餓了么高層在年前有一次會面,大致的談話結果如下:
阿里:75-80億美元,整個餓了么團隊打包給你,不想要的人你自己裁。
字節:至多70億,而且我只要配送團隊,負責承接抖音本地生活業務的訂單。
無論哪個價格,相比阿里買時候95億美元的價格,都要血虧上百億人民幣。
然后,雙方出來否認了:
餓了么的回應比較生硬,說:“沒有的事,完全是謠言”。
字節的回應則留有余地,只是說:“沒有這個計劃。”
但盡管雙方一再否認,大家更愿意相信的一種可能似乎是:
雙方談過,但沒談攏,不排除未來某一天突然談攏。
為什么這么說?!
我 們來 分析 下,字 節并購餓了么 , 可能性有多大? !
先來說阿抖。
阿抖想要餓了么嗎?
答案應該是肯定的。
畢竟,餓了么可以 補齊抖音在 本地生活上 的短板, 就 看價格 劃不劃算了。
都知道,抖音在本地生活的優勢,主要在于7億的日活用戶以及用戶停留時長,以及直播電商業務和內容及電商生態的建設。
但相較于美團及餓了么,其短板在于用戶購物心智較弱需要培養,以及 沒 有地推團隊、配送團隊和城市化運營團隊 。
之前,抖音也試水過外賣業務,但發現物流配送體系搭建難度太大。 所以去年8月,抖音選擇與餓了么在外賣領域達成合作。
如果能拿下餓了么,抖音在本地生活業務上的最后一塊短板將被打通。
那么問題來了,抖音想要,餓了么背后的大佬,阿里給嗎?
2018年阿里全資收購餓了么的時候,當時的阿里巴巴CEO張勇曾說過:
“這是阿里巴巴有史以來最重要的投資”。
這樣的戰略高地,阿里巴巴肯拱手相讓嗎?!
這恐怕得分兩方面來看,一個是經營層面,一個是戰略層面。
經營層面上看,阿里巴巴拿下餓了么這么多年,發展并不盡如人意。
2017年8月,餓了么宣布合并百度外賣,百度則通過換股方式成為餓了么的股東。
翌年4月,阿里巴巴集團聯合螞蟻金服,以95億美元對餓了么實施全資收購。
當時,場上各玩家的市場份額是:
餓了么和百度外賣占50.6%,美團外賣占41.8%,其他公司只能分走7.6%。
阿里拿下餓了么這五年多時間,餓了么的市場份額,一路被美團蠶食。
據第三方數據機構Trustdata數據,2020年時,美團與餓了么市場份額分別是68%和25%;到2022年,這兩個數字變成72%和15%。
餓了么和美團的差距在拉大,但阿里無力回天,這是不爭的事實。
另一方面,雖然阿里本地生活板塊自2019-2023財年間營收尚增長了近3倍,尚有不錯的表現。但在被阿里自行運營至少4-5年后,至今都尚未實現EBITA層面的正盈利,顯然也稱不上好的表現。
注:阿里本地生活業務,主要包含餓了么和高德地圖
經營上,餓了么在阿里手上的經營,談不上好,那么,戰略上的呢?!
都知道,過去這一年,阿里身上事很多。
本來馬云回國之后,阿里厘清螞蟻金服的股權問題,然后開展一系列人事變動和戰略調整,阿里巴巴正式拆分,多個業務板塊也重啟上市,一切似乎重新進入正常的軌道。
無奈,變故還是發生了。
去年11月,在發布三季報的同時,阿里接連向市場投入一個個深水炸彈——
暫停阿里云智能集團上市計劃,暫緩盒馬上市計劃。只有菜鳥集團此前已在港交所遞交招股書,仍在繼續。
更重磅的是,馬云家族信托決定減持阿里股份,直接帶崩阿里股價。
就在前段時間,還有消息稱,阿里要把盒馬賣了。
雖然后來阿里又回應稱,馬云一股都沒有賣,盒馬的出售傳聞,也被阿里否認了。
但,短短幾個月時間里的轉折起伏,阿里戰略上的驚變,細想讓人心驚。
所以,經營上差強人意還不是最要緊的,畢竟,阿里家大業大,虧得起也等得起,更核心的問題是:
戰略上,阿里是否已經萌生退意?!
這一點,或許未來一兩年,我們就能知道答案了。
說完了字節和阿里,我們再來說說,這事背后,有點尷尬的美團。
上一次,字節傳出要收購餓了么的時候,美團的股價就很不爭氣,盤中一度跌了超過8%,最終收跌5.65%。
看,只是傳抖音要殺過來,直接嚇得美團的股價抖了三抖。
咋回事,美團就這么怕阿抖嗎?!
答案也是肯定的。
要知道,在經過近十年的發展之后,美團的團購啊、到店啊這些業務,其實已經面臨一定的天花板。
這一點,從美團近兩年在資本市場上的表現也可以看出:
美團的股價從2021年初的59美元/股,一路跌到最近低于10美元/股,跌幅超80%,很大原因就是資本市場擔心美團的高增長無法保持。
美團發布2023年三季度財報時,營收同比增長22.1%,經營利潤同比增長近240%,但當日股價卻跌了超11%。
原因就是作為美團基本盤的本地商業經營利潤率出現下滑。
美團對此的解釋是,餐飲外賣經營利潤的穩健增長被到店、酒店及旅游業務經營利潤的同比下降所部分抵銷。
分析認為,這反映出美團在本地生活市場里遭遇的激烈競爭:相較于護城河更高的外賣業務,抖音、快手、小紅書等新的流量渠道,紛紛將內容引流當做本地生活戰場的突破口。
面對激烈競爭,美團也作出了努力,比如加大營銷力度,優化營銷策略,比如持續加碼直播等,但這也導致美團營銷開支大幅增長。去年Q3財報顯示,美團當期銷售及營銷開支超過169億元,同比增長55%。
本地生活業務已經直面多方挑戰,假如引以為傲的外賣業務也要迎戰“抖音+餓了么”這個巨頭,那美團要承受的壓力可想而知。
因此,如果字節收購餓了么這筆交易真的能成行,最受傷的人,可能是美團。
你覺得字節真的會收購餓了么嗎?
1.TMT觀察網遵循行業規范,任何轉載的稿件都會明確標注作者和來源;
2.TMT觀察網的原創文章,請轉載時務必注明文章作者和"來源:TMT觀察網",不尊重原創的行為TMT觀察網或將追究責任;
3.作者投稿可能會經TMT觀察網編輯修改或補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