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不大”的小度快訊
畢竟,被超幾次車,可能是別人開得快;但一直被超車,那只能證明是自己是一部駛進了快車道的慢車。
撰文 | 梁 麒
編輯 | 符 敏
1月初,百度砍一些員工福利,辦公用品預算從人均45元下調到30元,下午茶零食的預算也砍了一部分。
幾天后,內部突然宣布一個“驚喜”,年末向每位員工贈送一部價值1999元的小度青禾手機。按照歷年傳統,百度給員工發放的新春禮包約在500元上下浮動,突如其來的慷慨,讓多位百度員工感受到了來自一把手的溫暖。
去年,學習平板市場整體增長的大背景下,小度學習機和學習平板銷售額表現并不盡如人意,行業第三的地位或有動搖。在同行增長的情況下,小度經歷了業務重心與人事調整。業務重心方面,推出了“青禾”系列,由家居IoT跨入教育賽道。人事方面,小度科技CEO景鯤與CTO朱凱華離職,接任者為百度集團副總裁李瑩。
智能音箱的“入口”角色存疑、市場份額不斷下滑,以及集團內重視程度有限的情況下,自2020年以來,獨立融資的小度已經來到了十字路口。
向前一步是IPO,往后一步是回購。
彷徨的2023
過去一年間,小度有過一次方向上的調整。
曾幾何時,智能音箱賽道還停留在高光時刻之際,小度曾寄托著百度及李彥宏搶占“智能入口”的野心。畢竟彼時智能設備浪潮涌現,不論是智能手環、智能掃地機器人,還是一眾智能家居產品,均有用戶愿意為之買單。市場也認可小度所謂的智能音箱“入口論”。
然而,隨著大眾“科技崇拜”淡化,所謂的“智能”逐漸在消費市場里被人淡忘,智能音箱在智能家居場景中的核心地位,亦逐漸被手機及越來越卷的智能家居本身所取代,小度與智能音箱所承載的想象空間,亦隨之大打折扣。
《中國智能音箱零售市場月度追蹤報告》顯示,2023年,國內智能音箱市場銷量2111萬臺,同比下降19.8%;市場銷額為59.4億元,同比下降21.0%。如果將時間拉長,國內市場已連續三年下滑。這意味著,小度過往最具競爭力的產品,淪為明日黃花。而小度,亦曾試圖掙扎,可無論是TWS耳機,還是智能健身鏡、智慧屏,均未能抵擋消費電子的寒冬,復寫昔日的輝煌,只能無奈地隨著消費電子賽道一同下沉。
因此,近些年不斷“插旗”的小度,并未稱霸更多賽道。
好在,AIGC浪潮的涌現,再度讓小度看到了希望——此前,小度曾在雙減后的窗口期,積極布局教育硬件賽道,而大模型所能實現的個性化服務,則恰恰擊中了這門“家長生意”的軟肋。
因此,自2023年開始,小度的業務重心逐漸向教育硬件傾斜。
去年5月,小度推出搭載AI大模型的青禾手機,發力“學習手機”;6月,小度同高思教育合作,推出小度學習平板Z20 Plus高思豪華版,同時打出AI與教育資源兩張牌;到今年初,小度學習機亦推陳出新,新品則同樣對AI能力大肆宣揚。只聞新人笑,哪見舊人哭。前些年聲量頗大的智能音箱,卻逐漸不復往日。
教育硬件作為大模型商業化落地領域的重要場景,覬覦該賽道的玩家遠不止小度一家——除卻早早將大模型植入學習機的科大訊飛,作業幫、學而思、網易有道等廠商,亦迅速跟上行業步調,紛紛推出自家大模型。
熱戰之下,縱使背靠百度的小度,在技術層面或許占據著一定優勢,但教育硬件市場絕非簡單的技術、參數比拼,而是一場涉及諸多維度的家長心智爭奪戰。在此方面,循規蹈矩的小度,難敵各路打法激進的玩家。
業務從家庭場景切換到了教育,但策略上卻還沿襲著硬件為王的階段。某教育硬件廠商人士認為,教育硬件市場不同其他,“心智第一、渠道第二、課程第三、硬件能用就行”。
以銷售渠道為例,小度的銷售主陣地,主要是天貓、京東等各電商,以及小度官方商城,而線下門店更多起到輔助銷售作用,且焦點分散——同科大訊飛、學而思等盤踞每個商場的玩家相比,小度門店點位較少,其中很大一部分重點兜售的還是全屋智能方案,缺乏聚焦。此外,更顯“專一”的學習機廠商除了電商與線下渠道,亦紛紛搭乘直播電商的快車,積極對接學校資源,甚至借由私域運營、微商鑿開了五環外市場。
作業幫硬件業務負責人程鋒此前表示,作業幫的消費人群集中在二線以下城市,他們對教育和硬件的認知有限,所以需要借助直播,通過達人的介紹和種草,快速地讓用戶建立認知,接受產品。
小度既缺乏科大訊飛機構端的優勢,又沒有像作業幫、猿輔導、學而思這般下沉,渠道上的劣勢變得愈來愈明顯。
因此,盡管小度朝向教育硬件轉型,不失為一次審時度勢的嘗試,但重回巔峰的大夢,現階段或許還很難照進現實。而縱使是曾對小度寄予厚望的李彥宏,耐心似乎也正在被不斷消磨。
日前有媒體報道,今年李彥宏OKR中,涉及到小度的部分有智能硬件板塊的出貨量、營收以及虧損的考核,新相較過去,已經承認了虧損的事實。這或許表明,今年高層對小度扭虧并不抱太大希望。
“敗軍之將”李瑩需要一場勝仗
巨頭的一切,無外乎“人事財”。在業務轉型之外,2023年小度第一次出現了頂層人事變動。
小度最初并沒有接入文心一言。一位接近小度科技的知情人士提到,“景鯤一直相信數據為王,小度有數千萬存量用戶,各類場景和反饋數據,會比文心一言更精準高效。”大模型對于李彥宏和百度都無比重要,小度是其AI戰略的重要硬件端口,這種地位在自動駕駛上車遇阻后尤甚,因此不能游離于體系之外。事實上,接入文心一言的時間節點,與CEO景鯤、CTO朱凱華離職存在節奏上的關聯性。景鯤離職后,為了讓小度完全融入百度AI體系,決策層選擇了李瑩。
李瑩是為數不多,從百度成長起來的高管。2003年開始在百度實習,一年后畢業正式加入百度,過去20年時間,有兩個產品與她息息相關,一個是百度地圖,另一個是百度如流。
2018年3月,李瑩接手百度地圖,完成了傳統互聯網地圖向所謂人工智能地圖的轉型。這段頗為官方的表述,對于內部而言,其實暗藏了極高的肯定,因為“人工智能”隱含了來自李彥宏的肯定。考慮到百度人事方面,有“打造適應AI時代的戰略和執行能力”的要求,而李瑩操盤過AI化轉型產品,其地位不言而喻。
2020年5月19日,李瑩晉升為副集團總裁,并在此后負責內部協同辦公工具百度如流。事后來看,如流沒有走出百度內部,主要由于兩點,一方面企業對于知識沉淀的認知不足,且大部分傳統行業老板對于智能化并不感冒。另一方面,百度在銷售方面做慣了搜索廣告的“順水”生意,很難“逆水”而行。
由于協同辦公市場早已進入三分格局,哪怕2023百度世界大會上,經過AI改造的如流有諸多智能化功能,仍然無法扭轉錯過的三年。如流沒能殺出重圍,似乎并不影響李瑩仕途,畢竟是原生百度+原生AI的管理者。去年10月7日,她以百度副總裁、集團CIO的身份,從負責一款協同產品,變成了百度一個獨立分拆的事業群組(小度科技前身為百度智能生活事業群組,級別相當于MEG、ACG、IDG)。一位接近小度的知情人士認為,李小婉是一位優秀的產品經理與管理者,但因為缺乏硬件銷售經驗。眼下,小度正面臨比過去更為激烈的市場競爭,銷量有些許波動都將讓背后的投資人精神緊張。
事實上,小度從百度集團拆分出來獨立融資時,曾放出過IPO的口風。
“通常而言,像小度這種從巨頭剝離出來,獨立融資的業務,資本方會設置4-5年的期限。”這意味著,期內如果沒有成功IPO,投資人可能會要求大股東回購。
自分拆以來,小度科技一共經歷了三輪融資。2020年9月,小度科技完成首次獨立融資,靠著前一年國內智能音箱市占率第一,其投后估值200億元。2021年8月24日,小度完成B輪融資,投后估值達到330億元。2022年第二季度,小度拿下國內學習平板市占率第一,一年后,小度科技完成B+輪融資,投后估值355億元。
盡管2021年曾有報道提到,小度分拆可能是為了登陸科創板,但一位接近小度的人士透露,其美元基金占比較高,上述說法只是一廂情愿。至于其他市場,由于內部還未開始準備,離報送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當消費電子并不景氣,下行壓力巨大時,小度為了縮減虧損面、說服一級市場投資者,這些年先后遍嘗消費電子、智能家居、教育硬件等多個風口。
2023年,百度CFO羅戎主導下的財務邏輯變得保守、穩健,多次減持后累計套現9.14億美元。2024年第一天,“退貨”YY,且不論四年過去還能否回籠當年的36億美元。而當下,百度大動作回籠現金,勢必有多重考慮,比如回購小度股份。
終
迷霧,不僅籠罩在小度的IPO上空,亦籠罩著小度的前路路途。
若以教育硬件為導軌,那賽道的馬太效應,很可能將小度拖入下沉旋渦。
畢竟教育硬件是一門難以驗證成果的生意,家長客群以孩子前途作為賭注,代價難免過高,因此往往更偏愛已然被市場驗證的產品——這對于市占率下滑的小度而言,絕非好事。另一方面,在行業卷度尚顯寬松之時,教育硬件玩家還能借由教育資源、AI能力,將低成本的硬件輕松賣出高價。
然而,隨著迫切想要落地的大模型玩家們不斷跑步進場,教育硬件過往的高額利潤,勢必會回歸合理區間。潛在的價格戰,將讓尚未扭虧的小度的處境變得更為艱難。
小度的處境,很大程度上亦是百度處境的映射——無論是在智能設備領域,還是幾年前雄心勃勃的自動駕駛,百度都曾占到先機,可最終卻習慣性地浪費掉了手中原本握有的好牌,以至于被那些原本不起眼的后來者們追平,乃至超越。
而當下,大模型戰役正值商業化落地的關鍵時期,面對一次次錯過的機遇,眼下的百度其實需要進行一次從業務到人事的深刻反思。
畢竟,被超幾次車,可能是別人開得快;但一直被超車,那只能證明是自己是一部駛進了快車道的慢車。
1.TMT觀察網遵循行業規范,任何轉載的稿件都會明確標注作者和來源;
2.TMT觀察網的原創文章,請轉載時務必注明文章作者和"來源:TMT觀察網",不尊重原創的行為TMT觀察網或將追究責任;
3.作者投稿可能會經TMT觀察網編輯修改或補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