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程技術落不落后不重要 能多賣車才重要快訊
增程式車型的銷量為46.9萬輛,理想推出了L系列車型,深藍又推出了全新中大型SUV車型深藍G318。
【TechWeb】都說純電才是新能源車的終極形態,但不知道大家有沒有發現,早期被詬病“脫了褲子放屁”的增程車型卻越來越多了。

根據乘聯會最新公布的銷量數據顯示,國內上半年純電汽車累計零售銷量242.5萬輛,同比增長15.8%;插混汽車零售銷量168.7萬輛,同比增長69.5%。雖然在整體銷量上,純電仍然占據優勢,但插混的增速卻要明顯高于純電。
而在插混當中,增程車型的增長更為明顯。根據數據統計顯示,今年上半年銷售的國產乘用車中,增程式車型的銷量為46.9萬輛,同比增長124.2%。
增程漸成車企銷量密碼
最先讓增程車開始被大家所關注到的車企是理想。
2018年10月,理想推出了首款車型理想ONE,就采用了增程的動力方式。所謂增程,其實也是插電式混合動力中的一種,只不過發動機不直接驅動車輛,而是充當了一個發電機的角色,所發出來的電全部充入車輛的動力電池當中,車輛的行駛則完全靠電機驅動。

這種形式最初被行業內認為是一種落后技術,被形容為電車背了一個大號充電寶。然而理想ONE單月超過1.3萬輛的銷量也使其成為了一個現象級產品,這也說明消費者愿意為增程技術買單。再后來,理想推出了L系列車型,依然全部搭載增程技術,最高時單月銷量突破了5萬輛大關。
在理想之后,AITO問界又讓增程式電動車的熱度持續加溫。問界M5、M7、M9都相繼推出了增程版,其中目前最主銷的新款問界M7則只有增程版本。今年以來,問界的銷量持續走高,前三個月一度趕超了理想,剛剛過去的6月份銷量也超過4.2萬輛。
隨后,也有越來越多車企開始布局增程車型。比如,長安深藍自推出增程車型SL03之后,銷量也開始逐步攀升,接下來又推出了第二款增程車型深藍S7,并在2023年底的廣州車展上發布了深藍超級增程技術,將增程與純電擺在了同等重要的位置。6月13日,深藍又推出了全新中大型SUV車型深藍G318,采用了深藍“超級增程2.0”技術。
在新勢力品牌當中,零跑C11增程版和哪吒S增程版車型也先后推出,并進一步降低了增程車型的價格。今年上半年,零跑的兩款新車C10和C16都布局了增程版車型,也讓零跑的月銷量來到了2萬輛水平。哪吒汽車在4月份推出的哪吒L增程版訂單也突破了3萬輛,讓一度落后的哪吒汽車再次看到了希望。

如果仔細看今年上半年新勢力的銷量榜單,前兩位的理想和問界均突破的18萬輛大關,并且都是賣增程的;而在銷量前六的位置里,有四家車企都有增程車型,只有蔚來和極氪是只有純電車型。這也說明,想要賣的好,賣增程可能是一個捷徑。
堅守純電成少數派
事實上,在看到使用“落后技術”的增程車型確實可以提升銷量之后,目前已經有更多此前專注純電的車企準備加入到增程的競爭當中。
7月9日,有媒體報道稱,小米汽車規劃的第三款車為增程SUV車型,主打家用,將于2026年上市。按照此前的規劃,小米汽車的發布節奏是三年三款車,分別為2024年的純電轎車小米SU7、2025年的純電SUV,以及2026年的增程SUV。
此外,智己也在近期傳來將要布局增程車型的消息。據媒體報道稱,智己的首款增程車型已經確定,并早在2023年下半年便已經立項,定位于SUV,對標理想L7,有望于明年第一季度發布。

而阿維塔的增程車型則已箭在弦上,全新車型阿維塔07增程版,以及阿維塔11、阿維塔12增程版均已出現在工信部申報名單當中,年內將正式上市。而根據阿維塔的規劃,今年第四季度還將推出全新車型E16,也同樣布局了增程版車型,2024年將會有四款增程動力車型問世。
此外,廣汽埃安總經理古惠南也已明確表示,將會根據市場變化和消費者的需求推出插混與增程車型。
而截至目前,仍然堅守純電的車企似乎只有四家了:蔚來、極氪、小鵬、特斯拉。
純電體驗不足助推增程火爆
為何現在有越來越多的消費者選擇增程?其實,這主要還是因為純電車在補能體驗上的不足有關。
雖然目前動力電池企業和車企都在超快充方面下足了功夫,包括800V高壓平臺、5C超充等技術也越來越成熟,比如理想MEGA就擁有“充電12分鐘續航500公里”的充電速度。

但目前市面上公共快充樁依然主要以2C為主,想要體驗到官方宣稱的充電速度,條件則十分苛刻,需要到品牌自建的5C超充樁才可以。但目前各家品牌自建的超充樁還十分有限,理想也以這個理由推遲了后續純電車型上市的節奏。
另外,節假日快充樁不足,充電樁被油車占用等問題,也一直困擾著想要開純電車長途出行的用戶。
那純電車既然有續航焦慮,那不如就買個可以充電又可以加油的混動車,城市用電、長途用油,就剛好解決了消費者的續航焦慮。
而對比其它串并聯式的插混車型,增程式往往都搭載了更大的電池組,純電續航可以達到200-300公里左右。比如,最近上市的哪吒L插混版就搭載了40度的大電池,純電的續航達到了310公里。
而300公里的純電續航基本可以滿足大多數用戶一周的使用需求,不用頻繁的去充電,使用成本又很低,如果需要長途出行,則可以隨時加油,也完全沒有純電車的續航焦慮。此外,市面上增程版本的價格又比純電版本更加親民,消費者的購車門檻更低。
在企業層面,增程式動力的機械結構相比串并聯結構的混聯PHEV更加簡單,甚至不需要太多的研發投入,就有成熟的第三方解決方案可以使用,這也是很多新勢力廠商偏愛增程的原因之一。
結語:
我一直相信,純電仍然是未來新能源車的終極形態。只不過在補能生態建設仍未完善,動力電池技術有待突破的背景下,包括增程在內的插電混動車型仍有很大的增長空間,銷量增幅也會高于純電動汽車,甚至總銷量反超純電動汽車也不是沒有可能。
我們也相信,會有更多的車企會陸續布局增程式動力形式,增程式市場也將迎來全面的擴張。(蕭健)
1.TMT觀察網遵循行業規范,任何轉載的稿件都會明確標注作者和來源;
2.TMT觀察網的原創文章,請轉載時務必注明文章作者和"來源:TMT觀察網",不尊重原創的行為TMT觀察網或將追究責任;
3.作者投稿可能會經TMT觀察網編輯修改或補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