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音箱到機器人 智能家居將擁有個性智能
過去的2017年,是全球智能家居大戰開打的一年,不料蘋果HomePod意外跳票,直到今年2月9日才正式上市,這令智能音箱的戰火蔓延到了2018年。
過去的2017年,是全球智能家居大戰開打的一年,不料蘋果HomePod意外跳票,直到今年2月9日才正式上市,這令智能音箱的戰火蔓延到了2018年。
自2014年亞馬遜發布第一代Echo以來,人工智能和深度學習技術已經發生了天翻地覆的變化,尤其是在認知方面的發展,比如云識別、圖像識別等等,但一直到最新發布的蘋果HomePod,智能家居的功能并沒有實現突破。
研究機構預測,未來智能家居的突破可能來自于“情感”。“情感人工智能系統與情感計算技術和數據分析能力將決定智能家居產品的被接受度。”信息技術研究公司Gartner研究總監Roberta Cozza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
目前,AI正在產生多種顛覆性力量,重塑人類與個人電子設備技術互動的方式。而隨著第二波潮流的涌現,AI技術將為越來越多的客戶體驗場景帶來附加價值。
Cozza預測,隨著情感人工智能日臻完善,個人設備到2022年將會比親人更加了解我們的情緒狀態。“情感AI系統和情感計算正在賦予日常物品探測、分析、處理和回應人類感情和情緒的能力,由此提供更加精準的場景信息以及更加個性化的體驗。”她說,“為了緊隨這一趨勢,技術廠商必須將AI融入智能家居設備的方方面面,否則將面臨被邊緣化的危險。”
這意味著,未來智能音箱將需要逐步向富有情感的情緒智能機器人轉變。
英國情緒機器人公司Emotech創始人莊宏斌認為智能音箱和智能機器人的區別在于后者擁有“性格”以及可以和人互動。“目前的智能家居產品只是被動式的工具,比如,放在地面的智能音箱如果不被喚醒,沒有接收到命令,它只能被動地靜止在原地。”莊宏斌說道。
事實上,情感機器人早在幾年前就已經誕生。2014年,軟銀就宣布將推出一款基于云端的機器人Pepper,擁有人類的感情,也能夠通過判斷人類面部表情和語調的方式,“讀出”人類的感情。隨著與人們互動的增加,Pepper也會變得更加聰明,更加能夠“讀懂”主人的心思,但這款機器人的售價高達2000美元。2016年,索尼也宣布正在研發一款能夠與人類建立起感情的機器人。但此后一直沒有公布關于這款機器人的更多消息。
業界對于人工智能是否應該擁有像人類一樣的能力仍然存在分歧,尤其是當機器人能和人類一樣具有情緒和情感的時候,懷疑人士擔心這種情緒可能會被濫用。比爾·蓋茨日前在紐約的一次演講中表示,人工智能可以成為人類的朋友。“人工智能可以讓人類用更少的資源創造更大的社會效益。”他說。
來源: 一財網 作者:錢童心
1.TMT觀察網遵循行業規范,任何轉載的稿件都會明確標注作者和來源;
2.TMT觀察網的原創文章,請轉載時務必注明文章作者和"來源:TMT觀察網",不尊重原創的行為TMT觀察網或將追究責任;
3.作者投稿可能會經TMT觀察網編輯修改或補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