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為將重新重視低端手機,原因和目的何在?通信
華為創始人任正非在近期IRB(產品投資評審委員會)改進方向匯報會議上的講話于近日流傳開來,據稱,他指出:“這個世界百分之九十幾都是窮人,友商低端手機有窮人市場,不要輕視他們。
華為創始人任正非在近期IRB(產品投資評審委員會)改進方向匯報會議上的講話于近日流傳開來,據稱,他指出:“這個世界百分之九十幾都是窮人,友商低端手機有窮人市場,不要輕視他們。華為也要做低端機,我們的老產品沉淀下來可能就是做低端機。”
值得注意的是,華為近些年來一直在發力高端機,通過吸引更多的高端消費者來向國際市場擴張,目前已然在高端市場占據一席之地。
把時間撥回到2011年,華為依然在通過價格優勢和運營商定制主攻低端機市場。2012年,華為重新規劃了產品線,推出了主打輕薄時尚的P系列,華為從此逐漸擺脫了低端的定位。而真正讓華為進一步樹立高端品牌形象的還是旗艦Mate 系列,從2013年初的第一款華為Mate手機到如今的Mate 10系列,華為手機的價格不斷突破天花板。而Mate系列的熱銷和良好的口碑也讓華為取得了國產手機在高端市場上前所未有的成功。以至于華為消費者業務CEO余承東也在前些日子接受采訪時稱,“華為是想往高端做,想贏得更多的高端客戶”、“最重要的是要打贏高端這場仗”。
而最近任總又指出“重視低端手機”,在感慨轉折點來得如此之快的同時,也該思考一下任總說這段話的原因和目的何在?
究其原因,或許是因為“高端這場仗”對于現在的華為而言,依舊是場不好打的硬仗。從市場上來說,華為在高端市場深耕多年,已經取得不錯的成績,但以目前的情況來看或許難以取得更大的突破,尤其是在全球最大的高端智能手機市場美國。
從產品上來說,華為旗下已有高端旗艦P系列和Mate系列,榮耀也有高端機型,其高端產品線趨于飽和,“精品戰略”短期內可能不會再作出調整。而在短時間內想靠這些“精品”超越三星S系列、Note系列以及蘋果iPhone X系列繼而做到“高端第一”恐怕也難以實現,尤其是品牌影響力和軟件生態等方面。
此外,華為近些年來已經給那些消費能力相對較弱的“窮人”留下不重視低端手機的壞印象,故而適時調整戰略,重新重視低端市場是有必要的。畢竟任總都說了,“不要輕視他們”。
那么華為重新重視低端手機,其目的又何在?
首先,如任正非所說,低端手機有市場。例如肯尼亞,其消費者人均收入較低,對價格比較敏感。而肯尼亞用戶正在經歷功能機轉換到智能機的關鍵時期,因此,按照國內市場標準劃分的“千元機市場”或成為肯尼亞的核心市場。
而華為肯尼亞市場經理德里克·杜曾表示,華為此前在肯尼亞主要專注中端機市場,如今改變了市場策略,將在該國發力低端智能手機市場。初期銷售三款新的低端手機,零售價最低為87美元,最高為220美元,希望提升銷量以擴大在該國的市場占有率。
從華為這一戰略動作就能看出一絲端倪,低端手機還是有著很大的市場,如果華為在肯尼亞市場的低價策略能夠見效,或許華為會以此來進一步打開更多非洲國家低端市場的入口。
其次,要改變不重視低端機的印象。之所以華為會給人留下不重視低端手機的印象,是因為華為、榮耀的低端手機尤其是百元機與紅米、魅藍甚至360等品牌同級別的手機在產品配置層面有較大差距,性價比較低。
在線下,這些配置偏低的手機或許可以像Ov的多數低端手機一樣,依托強大的渠道資源轉化為銷量。但在熱衷于對比的線上,這些手機在與紅米、魅藍等相關產品的競爭中短板就凸顯出來了。華為在低端手機的“不作為”,使得其風頭被小米蓋過,今年低端機大部分份額亦被小米占據。
此外,華為如果能重視低端手機,提高一下配置,不僅對于提振低端手機銷量有幫助,也可以維護自己的品牌形象,給消費者留下低端手機也不錯的好印象。
最后,盡管余承東曾說并不單純追求市場份額第一,要做到高端機第一,但華為或許還是有做世界第一的目標。而要做到世界第一,恐怕更多需要用機海戰術來增加銷量和銷售額。
據華為公布的2017年上半年度經營業績顯示,華為手機在上半年發貨量達到7301萬臺,P系列和M系列高端機合計銷量卻只有1450萬臺。而這已經是華為高端機總銷量較去年同期增長了一倍之后的結果。剩余5000多萬臺的出貨量,悉數來自千元機甚至百元機的貢獻。
事實上,三星現在全球第一的份額靠的也并非S系列和Note系列,而是靠型號眾多,數量龐大的低端機來撐銷量。那么華為想沖擊全球份額第一的寶座,或許也只能如三星一般,通過大規模鋪貨 ,發力低端市場來實現。
其實,不管發力高端還是重新重視低端,都是因為市場有座位可以坐,而這一切都是建立在利潤這一最本質基礎之上的。無論是靠低端手機的“薄利多銷”,還是靠高端手機的“爆款厚利”,選擇更適合自己的戰略才是最為關鍵的,畢竟盈利能力才是一個企業存活的核心。
1.TMT觀察網遵循行業規范,任何轉載的稿件都會明確標注作者和來源;
2.TMT觀察網的原創文章,請轉載時務必注明文章作者和"來源:TMT觀察網",不尊重原創的行為TMT觀察網或將追究責任;
3.作者投稿可能會經TMT觀察網編輯修改或補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