離心的百度高管快訊
近日,小度科技前CEO景鯤宣布其創業公司MainFunc獲得6000萬美元融資,獲得廣泛關注。
文/Leon 編輯/侯煜
MainFunc發布了其首款AI搜索引擎Genspark,測試版上線后反響不錯,甚至吸引日本公司將公司內部搜索引擎從谷歌替換為Genspark。
Genspark是一款基于多個AI大模型的搜索引擎,突出“不受商業偏見和搜索引擎優化內容(SEO)的影響,確保提供高度個性化相關體驗”。簡單來說,景鯤想要打破傳統搜索引擎競價排名、SEO優先的搜索邏輯。
圖:原百度集團高管景鯤
更有意思的是,景鯤將公司放在美國和新加坡,他的聯合創始人朱凱華是小度前CTO;而領投MainFunc的藍馳創投管理合伙人朱天宇,曾任百度高級投資經理。內部知情人士透露:小度目前已經從景鯤時代的近千人,縮減至700人。包括主動離職的和在組織調整中被優化掉的員工。(詳情見:敢打仗的景鯤離場,百度硬件生態戰略該叫停!)
有意思的是,百度高管景鯤創業的第一站,就試圖挑戰百度的老對手谷歌。
景鯤曾任微軟中國首席研發總監,創造了微軟小冰智能語音助手,也被業內稱為“小冰之父”。2014年,景鯤加入百度,先后擔任搜索總產品架構師、搜索公司產品委員會主席,推動了“度秘”等產品落地。
2018年百度成立智能生活實業群組(Smart Living Group),景鯤任總經理,全面負責小度助手及相關產品的工作,并在次年晉升為副總裁,隨后百度便開始了智能生活事業群組的獨立融資,小度科技正式成立,景鯤任CEO。在任期間,景鯤成績斐然,憑借在搜索和智能語音助手領域的豐富經驗,帶領團隊將小度智能音箱的市場份額做到了中國第一(約38%),并成功完成了三輪融資,可以說是小度的靈魂人物。
然而在2023年百度宣布全面發展AI之際,小度作為硬件接口更是重中之重,景鯤卻在10月猝然離職,顯得非常匆忙。當時官方口徑是:個人原因離職。(詳情見:對話|聽景鯤講故事:小度跨過盧比孔河)
實際上,景鯤的離職并非個案。去年年末,李震宇從自動駕馭業務一號位撤下來,之后開始輪崗成為AI倫理官。百度集團內部人士向《華爾街科技眼》透露稱,實際上,從去年底李就未在公司出現了,被內部視為”待離職高管”,不過截至發稿,目前《華爾街科技眼》尚未聯系李震宇進行進一步的確認。
百度集團最高管理層權力更迭引發業內廣泛關注,公司向心力問題引發熱議。
這些年百度離職的高管
提及百度的豪華高管團隊,不得不提及其高速發展期。2010至2018年可以說是百度的黃金期。2011年,百度每股市值一度達到460億美元,超過騰訊成為當時中國最大互聯網公司。
確實,百度從不缺人才。早期的包括“華為接班人”李一男、百度“準太子”李明遠等,2010年之后還包括AI領域權威學者之一吳恩達、互聯網傳奇人物陸奇,也包括景鯤等,都是在2014年左右加入百度。
陸奇曾是最接近百度權力核心的高管。這位曾任職雅虎、微軟執行副總裁的技術大牛,曾率領團隊開發出雅虎、必應搜索,持有40個美國專利,在搜索、互聯網領域堪稱泰斗。2017年1月,陸奇加入百度,擔任集團總裁兼CEO,全面負責百度產品、技術、銷售及市場工作。
2017年的百度AI開發者大會上,陸奇亮相,用簡短但有力的Slogan,開啟了對百度的改革:“AI是百度的機會,All In AI!”。在陸奇上任后,李彥宏隨即就對媒體表態:基本所有業務都放在陸奇這兒,我未來的精力會花在公司戰略、文化塑造和人才培養上。
圖:原百度集團高管陸奇
陸奇任職的一年多時間,推動了百度無人駕駛業務、主導開發了AI驅動的DuerOS、裁撤百度醫療事業群,重新將技術驅動的價值觀帶回百度,試圖挽回百度自“魏則西事件”后的負面形象。
然而,令外界始料未及的是,2018年5月,百度宣布陸奇自7月起不再擔任百度總裁等職務,原因是:個人及家庭原因。彼時,百度市值剛突破990億美元,但陸奇離職的消息傳出后,百度股價迅速大跌6%。(詳情見:獨家:百度分拆小程序業務,多利熊團隊被整體裁撤)
據媒體報道稱,在陸奇著手對百度進行大幅改革的同時,包括李彥宏的太太馬東敏(Melissa Ma)在內的一批百度元老回歸,對改革產生了一定影響。舉個例子,DuerOS是陸奇戰略的重要環節,與華為、小米等硬件大廠的合作是重中之重。不過,與手機廠商的談判卻是時任董事長特別助理的馬東敏全權負責的。
不難看出,百度的核心權力牢牢把握在李彥宏和馬東敏手中,不容置疑。
性格互補的夫妻檔
早在2021年百度回港上市前夕,李彥宏就曾對媒體表示:“我希望找一個人接替我,擔任百度集團CEO。”然而數年過去,李彥宏依然占據C位。
圖:馬東敏和李彥宏
站在李彥宏背后的馬東敏和“百度七劍客”崔珊珊帶領的HR體系,在很大程度上可以影響李彥宏的決策。
1995年,李彥宏和馬東敏在紐約的一次聚會上相識,最終走入婚姻殿堂。彼時,李彥宏還是華爾街一個朝九晚五的普通員工,但馬東敏卻認為李彥宏不應該泯然眾人,遂鼓勵他回國創業。1999年,李彥宏回國創立百度。數年后,李彥宏曾在央視紀錄片《遇見大咖》中肯定了馬東敏對他的鼓勵。
馬東敏畢業于中科大少年班,19歲出國留學,生物學博士畢業。2007年之前,馬東敏曾在百度工作過一段時間,隨后因身體和家庭原因離開百度。2017年初,在百度飽受“魏則西事件”詬病的情況下,馬東敏復出擔任董事長特別助理,負責百度的投資、人力資源、市場公關等業務。
從早年的采訪來看,李彥宏對妻子的評價是:“關鍵時刻給我勇氣和幫助。”而馬東敏對丈夫的評價則是:“Robin大概是我遇見過的脾氣最好的人了。”這似乎說明了兩人性格上的互補。
接近李彥宏的內部人士向《華爾街科技眼》透露稱,Robin(李彥宏)崇尚技術,認為技術可以改變一切。在其認知中,人事和管理的重要性要居其次。且李彥宏性格相對溫和,在2019年百度AI開發者大會現場被現場潑水,其并無過激反應。當時其舉動也博得了輿論場的好感。
由馬東敏負責百度的人事,的確要比好脾氣的李彥宏更合適。百度集團負責馬東敏在2017年回歸的第三個月,便開啟了高管大洗牌:時任百度高級副總裁、自動駕駛事業部的王勁離職;原百度副總裁、百度糯米總經理曾良因涉及貪腐被辭退;百度首席科學家吳恩達離職。接下來還包括陸奇、向海龍等業務高管。
另外,從股權結構上來看,馬東敏目前持有3.1922%的百度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普通股,高于李彥宏的持股比例,是百度香港上市公司的最大個人股東,地位毋庸置疑。
近年來,馬東敏明顯開始放權,將百度戰投交還給李彥宏,而馬東敏則接管了一部分職能業務,包括市場公關、政府關系和職業道德委員會等。多個公開信源顯示,不久前頻上熱搜的百度“副總裁”(實際是集團總監級別,M4級)璩靜,便是由馬東敏親自處理。
從管理層面來看,決策權力和行動決定完全保留在最高管理者手中,這可能導致決策遠離業務的實際情況,對高管業務布局和激勵機制的實現形成掣肘。
最后,回到百度的業績上,在百度宣布AI重構一年后,2024年Q1業績依然不容樂觀,總營收僅增長1.18%,股東應占溢利同比下降6.47%,整個營收規模315.1億元,僅為騰訊1595億元的20%左右。在AI變現尚不明朗的情況下,想必李彥宏只能無限期延后自己的退休時間了。
1.TMT觀察網遵循行業規范,任何轉載的稿件都會明確標注作者和來源;
2.TMT觀察網的原創文章,請轉載時務必注明文章作者和"來源:TMT觀察網",不尊重原創的行為TMT觀察網或將追究責任;
3.作者投稿可能會經TMT觀察網編輯修改或補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