暴力催收等投訴近30天激增!馬上消金合作催收機構隱現二股東魅影觀點
“左手放貸,右手催收”,這是馬上消費金融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馬上消金”)當前正在上演的一出戲碼。
這波投訴量飆升,或許與其催收手段直接相關。消費金融公司與催收機構的合作關系往往會影響催收行為的強度。值得注意的是,據財新此前報道,馬上消金的合作催收機構中有一家公司——信盟科技,是其二股東中關村科金的全資子公司。這意味著,信盟科技在催收方面極有可能展現出更為激進的作風,從而引發更多投訴。
“左手放貸,右手催收”,這是馬上消費金融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馬上消金”)當前正在上演的一出戲碼。
新刊財經注意到,馬上消金在黑貓投訴平臺的投訴量近期急劇攀升,近30天內投訴量達到9547件,占其總投訴量54942件的17.38%。這一增幅遠超往期水平。而這些投訴又主要以暴力催收、惡意扣費為主。相比之下,行業內的其他頭部企業,如招聯消金、興業消金等,其近一個月的投訴量顯著低于馬上消金。具體來看,招聯消金的投訴量為308件,興業消金為180件。
注:上圖系馬上消金近30天黑貓投訴平臺投訴量
這波投訴量飆升,或許與其催收手段直接相關。消費金融公司與催收機構的合作關系往往會影響催收行為的強度。值得注意的是,據財新此前報道,馬上消金的合作催收機構中有一家公司——信盟科技,是其二股東中關村科金的全資子公司。這意味著,信盟科技在催收方面極有可能展現出更為激進的作風,從而引發更多投訴。這種“左手放貸,右手催收”的現象并非個別。螞蟻消金、京東金融等也存在類似情況。例如,螞蟻智信作為螞蟻消金的催收公司,其借唄、還唄等業務的高投訴量(近一個月投訴量7189條)也可歸因于此。而京東金融旗下的云瀚信科則同樣加劇了其投訴量(近一個月投訴量1.2萬)的上升。
深入分析,馬上消金的催收力度加大并非偶然,其背后是盈利能力的下滑和資產質量的承壓。其實,這兩點自2024年上半年的財務表現就可初見端倪,2024年上半年,馬上消金的營收為77.38億元,同比下降2.11%;凈利潤更是同比驟降20.65%,創下歷史最大跌幅。同時,不良貸款率攀升至2.5%,不良余額高達16.54億元。在這種困境下,馬上消金為了維持現金流和盈利,不得不加大催收力度。然而,這種手段帶來的卻是惡性循環:加劇的催收力度引發了更多的消費者投訴,進而影響了公司的聲譽和可持續發展。
業績暴增的黃金十年結束
馬上消金成立于2015年6月,初始注冊資本為3億元,經過多輪增資擴股后,注冊資本已增至40億元。公司沒有控股股東或實際控制人,當前持股1%以上的股東包括:重慶百貨(持股31.06%)、中關村科金(持股29.51%)、物美科技(持股16.12%)、重慶銀行(持股15.53%)、趣藝文化(持股4.68%)和陽光財險(持股0.9%)。
注:上圖系馬上消金股權架構圖
值得注意的是,物美科技持有重慶百貨25.32%的股份,而重慶百貨又持有馬上消金31.06%的股份。因此,物美科技通過重慶百貨間接持有馬上消金的股份為7.87%,加上其直接持有的16.12%,物美科技實際持有23.98%的馬上消金股份。由此,重慶百貨、中關村科金和物美科技分別持有31.06%、29.51%和23.98%的馬上消金股份。顯然這些股東的持股比例未達到消費金融公司主要出資人持股不低于50%的新規要求,但由于三大股東持股比例接近,未來可能面臨股權轉讓或爭奪風險,進而導致公司控制權的不穩定。
與螞蟻消金、招聯消金等頭部公司不同,馬上消金并未依托大銀行或互聯網巨頭,背景相對薄弱。然而,它憑借獨特的商業模式,在競爭激烈的消費金融行業脫穎而出,穩居行業前列。
馬上消金的成功源于其科技與金融雙輪驅動戰略。其是最早擁抱AI的消金公司,于2023年發布了全國首個零售金融大模型“天鏡大模型”,并依托自研平臺,打通了用戶感知、篩選與轉化鏈路,成功構建了不依賴第三方流量的自主數字化營銷體系,成功解決了獲客難的問題,目前自營獲客占比已超過70%。
馬上消金專注于循環額度信貸和商品分期,旗下有“安逸花”、“馬上金融”和“優逸花”三款APP,主要面向年輕群體,貸款金額小且期限短。其中,90%以上的貸款期限在12個月以內,3000元及以下的小額貸款占比超過60%。然而,該細分市場與微信微粒貸、支付寶花唄和借唄高度重合,隨著行業巨頭的加入,馬上消金的市場份額逐漸被蠶食,競爭愈加激烈。
這一變化在馬上消金的貸款投放情況中得以體現。2021年至2023年,公司當年新發放的貸款金額分別為1908.81億元、1866.59億元和1787.88億元,呈現逐年下降趨勢。與此同時,期末貸款余額分別為561.33億元、625.01億元和665.71億元,盡管余額持續增長,但同比增速不斷放緩。到2024年中期,貸款余額為662.71億元,較2023年末下降了3億元,顯示出市場競爭的壓力。
注:上圖系馬上消金貸款投放情況
從財務表現來看,成立于2015年的馬上消金,曾在2021年實現營業收入突破100億元大關,2023年更是達到157.95億元,期間保持了兩位數的同比增速,曾一度被視為高速增長的代表。然而,到了2024年中期,公司營業收入為77.38億元,同比下降2.11%,顯示出增長勢頭的明顯放緩。
注:上圖系馬上消金近幾年營業收入
馬上消金的營業收入主要由利息凈收入和手續費及傭金凈收入兩部分構成,但是隨著凈息差由2021年的19.03%下降至2023年的15.06%,年利息凈收入總體呈下降趨勢。另外,2021年至2023年,手續費及傭金凈收入分別為13.15億元、36.65億元和52.49億元,同比增速放緩明顯。
注:上圖系馬上消金營業收入構成
在營業收入逐步下滑的同時,公司的營業支出持續上升。2021至2023年,營業支出分別為103.99億元、116.11億元和134.10億元,主要由業務及管理費和信用減值損失構成。隨著業務規模擴大、信貸資產質量管控加強以及科技研發投入增加,業務及管理費不斷上升。同時,信貸質量承壓,公司加大資產減值計提力度,導致信用減值損失上升,進而推高了整體營業支出。
注:上圖系馬上消金營業支出構成
由于營業收入同比增速下降與營業支出上升并存,馬上消金的凈利潤增速也出現下滑。具體來看,2021年至2023年,凈利潤分別為13.82億元、17.88億元和19.82億元,同比增速分別為94.26%、29.34%和10.85%。但到了2024年中期,凈利潤降至10.68億元,同比下降了20.65%。
注:上圖系馬上消金近幾年凈利潤
另外資產質量方面也不容樂觀,2023年后,馬上消金的不良貸款、關注類貸款以及逾期貸款的規模和占比持續上升,顯示出信貸資產質量面臨一定下行壓力。具體來看,2024年6月末,公司關注類貸款占比為4.3%,不良貸款率為2.5%,均處于行業前列水平。此外,逾期90天以上的貸款與不良貸款的比值持續上升。
注:上圖系馬上消金貸款質量情況
作者 | 姚文溪
編輯 | 吳雪
1.TMT觀察網遵循行業規范,任何轉載的稿件都會明確標注作者和來源;
2.TMT觀察網的原創文章,請轉載時務必注明文章作者和"來源:TMT觀察網",不尊重原創的行為TMT觀察網或將追究責任;
3.作者投稿可能會經TMT觀察網編輯修改或補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