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恒:你知道我融資5000萬,不知道我吃過9982家餃子館金融
在過去的這兩年,很多跨界人士進入餐飲行業。
在很多跨界餐飲人的品牌遭遇困難的時候,音樂制作人出身的小恒,卻帶著他的小恒水餃穩步發展:門店不斷拓展的同時,保持著漂亮的門店經營數據。
小恒水餃如何成為在餐飲創業的淘汰賽中拔得頭籌?李恒在日前由北京觀見主辦的“逆勢突圍——2016餐飲品牌與資本高峰論壇”上,真誠分享。
一、音樂人跨界做餐飲,夢想:打造水餃世界品牌
我之前做了十幾年音樂,趕上了中國音樂圈的最高峰時間,到2006年,我在音樂界賺到了第一桶金,但是從2006年以后,整個音樂行業在衰落。
周圍很多朋友投資了餐館。于是2009年,我投資了一家餐館。
我當時發現,消費品里面能夠出很多品牌,餐飲也是。因為大家會發現,到現在為止,中國都沒有出現一家世界級的餐飲品牌。從麥當勞當肯德基再到前段時間火爆的shake shake,世界級餐飲品牌就是:漢堡、漢堡、漢堡……
中國餐飲發展幾千年,我的夢想就是要打造一個世界級的餐飲品牌,決定做水餃。
二、融資5000萬之前,研發4年半,吃過9982家餃子館
很多人知道小恒水餃,是看到報道說小恒水餃瘋狂融資:2015年1月獲得第一輪融資、7月獲得第二輪、2016年2月獲得第三輪 5000 萬融資,是餐飲消費類別里跑得最快的一個項目。
好多人都會覺得說,小恒水餃突然就起來了。其實不是這樣,早在2010年底,我們就組織了一個強大的研發團隊,我全國各地飛,見到一個地方就要去吃餃子。我們統計了一個數據,截止2015年底,從5星級飯店到中餐館小作坊,我吃過吃9982個餃子館的餃子,每天都在嘗,到底什么樣的餃子好吃?
吃過小恒水餃的人都知道,第一口不會讓人感到驚艷,但是會覺得非常舒服——這是我們追求的。
三、挖來麥當勞中國001號員工,秘訣只有2個字
我最近特別信奉的一句話,就是京東集團劉強東說過的一句話:企業不行一定是人不行,老板不行,肯定招不來好的團隊。所以說,從小恒水餃成立的那一天開始,就明確要打造一個超級巨無霸的團隊。
有一次,《餐飲老板內參》寫了一片文章,是講小恒水餃挖了一堆世界500強的高管,點擊量快破10萬了。下面有網友評論說,融錢融的多就能招到牛人。事實并非如此,小恒水餃現在的高管在天使輪的時候就找到了。
很多人為我,你靠什么來招來的?我說,靠坦誠。小恒水餃現在的一線高管的平均年齡是50歲,基本上在餐飲行業做了20多年,我們的開發總經理,他是麥當勞中國的第一號人物。從麥當勞的第一家店,到麥當勞3000多家店,在這種世界級的餐飲企業干了這那么久,都是人精級的人物,如果不靠坦誠還能靠什么挖他?我就是真誠地告訴他,我需要做什么,未來這個企業能做到什么樣,在這里能得到什么……
我在想,一個好的CEO,要具備很強的挖人的能力,千萬不要靠忽悠。我天使輪并不能給他過高的薪水,唯一我能給的就是在它們過生日的時候,或者有什么紀念日的時候,我可能個人拿錢給他們買一些東西,例如我們的HR副總,出身于萬豪集團,是一個女性,喜歡單反相機,我就會個人拿錢給她買。
招人是這樣,如果遇到一個簡歷很牛,需要很高的薪水的人,那么,放棄他吧,他并不適合創業團隊。有人會擔心,這么牛的人,如果錯過他怎么辦?中國那么多人,大型企業很多,失去了這個高管,還有另一個高管,肯定有一個有夢想的高管愿意來到這兒。所以不管用什么方法,一定要找到最好的團隊。
四、餐飲的本質是:產品為王、服務為王、利潤為王
創業做餐飲,首先做好你的產品。小恒水餃在做它之前,研發就用了4年半,我不敢說我們的產品是最好吃的,但我們做出來的一定是極度用心的。我覺得做餐飲最核心的一定是產品為王。
第二就是服務為王,現在如果非得說新餐飲跟舊餐飲的區別是什么,我覺得現在的人們對服務的要求質量更高了,產品要求的同時,它的服務還要好。
此外,小恒水餃堅持利潤為王,否則活不下去。我家附近有一家餐館,老板娘靠著開一家80平方米的小店,給大兒子和二兒子分別買了一套房,人家靠開餐廳賺錢活得很好。
對于創業者來說,受資本追捧是最好的,但你要考慮,當你的所有的業績都不好,沒有人追捧的時候,要堅信的自己能夠活下來。過去20年的很多企業家都是這么活過來的,不要把所有的希望寄托在資本身上。
小恒水餃始終堅持的都是先把自己做好。投資人如果喜歡,我們到了該融資的時候,就會去考慮。
然后就是扎實準備,有序擴張。千萬不要太快,節奏最重要。正確處理創業與資本的關系,不要為了拿投資而去創業,拿投資是為了創業。如果創業一個項目就是為了to vc,那就不要創業了。
餐飲就是不斷創業創新,擁抱變化,不管是新舊餐飲只要擁抱變化就是能活下來的,就是能前進的。
今天我分享的跨界人士是如何做餐飲的,其實就是根據傳統是踏踏實實的做產品,產品為王,服務為王,利潤為王,與時俱進,不斷創新,如果跨界人士做餐飲失敗了,我相信他一定是不踏實,沒有像傳統大佬們學習,我現在每天想的就是跟更多的餐飲人去學習,從來沒有把自己當做跨界人士,我能做的更多的就是融合更多的跨界因素。
1.TMT觀察網遵循行業規范,任何轉載的稿件都會明確標注作者和來源;
2.TMT觀察網的原創文章,請轉載時務必注明文章作者和"來源:TMT觀察網",不尊重原創的行為TMT觀察網或將追究責任;
3.作者投稿可能會經TMT觀察網編輯修改或補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