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手盈利,正在掩蓋一堆隱憂快訊
隨著連續三個季度盈利,號稱“南抖音北快手”的快手科技,終于甩掉了“虧損之王”的帽子,但是股價至今沒有明顯起色。
來源 | 深藍財經
撰文 | 王鑫
隨著連續三個季度盈利,號稱“南抖音北快手”的快手科技,終于甩掉了“虧損之王”的帽子,但是股價至今沒有明顯起色。
市場隱憂背后,快手到處刷“存在感”,短視頻、電商、短劇、房產交易賽道無不涉足,甚至色情引流都不乏快手的身影。然而對比來看,快手卻越跑越慢了,主要賽道暗藏隱憂。
由于移動互聯網領域存在比較明顯的用戶轉移成本定律,第一梯隊吃飽,留給后面的份額只會越來越少,快手還能給與高估值嗎?
1
老鐵們已經很給力了
智能手機的出現讓移動互聯網快速發展,早期的快手抓住了時代紅利,成為國內第一個轉型做短視頻的平臺,創造了普通人分享日常的新潮流,快手用戶之間自發形成了一種 " 老鐵 " 式的特色社區關系和氛圍。
老鐵們是很給力的,在快手上越聚越多,一路把快手送上市,成為“短視頻第一股”,快手的營收也是連年增長。
最新財報顯示,快手第三季度實現總營收279.48億元,同比增長20.8%,期內凈利潤21.82億元,去年同期虧損27.12億元;經調整凈利潤31.73億元,較第二季度環比增長17.8%,而2022年同期經調整凈虧損6.7億元,快手的盈利能力大幅提升,超出市場預期。
更值得肯定的是,前三季度,快手累計收入941.83億元,累計實現凈利潤27.87億元;對應經調整凈利潤59.09億元,且每個季度均實現了盈利,呈增長之勢。
要知道,今年前快手都快虧成狗了,營收一路增長,但也虧的也來越多。2020和2021年,快手分別虧損了1166億、781億,成為《財富》中國500強的“虧損之王”,2022年又虧了137億,三年合計虧損2084億元。
這是什么概念呢?2022年茅臺凈利潤627億元,也就是說,茅臺3年賺的錢加起來都不夠快手填窟窿。
老鐵們刷刷視頻,怎么還讓快手虧成了這樣?原來,這是因為快手持續支出了巨額的股權激勵費用,看調整回股份開支和投資公允價值變動后的凈利潤,也就是經調整凈利潤,更能反映快手在業務上的真實盈利能力。這也同時給股民們提了個醒,要注意上市公司高強度的股權激勵。
接下來我們來看下快手的各項業務。三季度,快手線上營銷服務營收146.9億元,同比增長26.7%;直播收入97.2億元,同比增長8.6%;其他服務(含電商)收入35.4億元,同比增長36.6%。所謂線上營銷服務就是廣告業務,這一塊依然占據快手過半收入,電商增速較快,直播有些拉胯。
財報還顯示,今年第三季度快手用戶規模再創新高,平均日活躍用戶同比增長6.4%,達到3.87億,平均月活躍用戶同比增長9.4%,達到6.85億,均創歷史新高。同時,第三季度快手每位日活躍用戶日均使用時長達到129.9分鐘,用戶總時長同比增長6.9%。老鐵們確實給力,每天至少兩個小時刷視頻。
不過,盡管總體營收、利潤、用戶數據向好,快手的股價始終反應平平,三季報公布次日(22日),快手股價收漲不到3%,股民們有些郁悶,在股吧留言,“財報利好也不漲”,“垃圾快手”。
2021年8月,在快手股票禁售期結束后,曾經陪伴快手一路成長的諸多風投資本紛紛減持逃離,這直接映射了他們對快手未來的信心。即使今年5月,快手CEO程一笑宣布一季度 “盈利能力重大突破”、巨額回購等也無濟于事。目前快手總市值2598億港元,較2021年2月最高時已經蒸發了約1.5萬億。
2
電商已被抖音甩開一條街
市場到底在擔憂什么?
動蕩不定的管理層也許是一大原因。就在一個月前,曾被傳為創業佳話的程宿“雙劍合璧”正式解體,宿華“退位”,程一笑將董事長及CEO職務一肩挑。而更早前一點,剛剛接下董事長職務的程一笑,又將親自帶隊的電商業務交棒給了其他人。
相比核心人員大洗牌,我們橫向來看快手的業務發展趨勢,會有更清晰的判斷。
電商交易額(GMV)是快手的一個重要指標。快手對電商業務不可謂不重視,自去年9月以來,程一笑宣布親自負責電商業務時,他指出電商業務是公司未來增長的重要引擎之一,也是整個快手商業生態的中心。
財報顯示,三季度快手電商商品交易總額為2902億元,同比增長30.4%。今年前三季度,快手電商商品交易總額7804.6億元,同比增長32.56%,遠超同期全國網上零售額11.6%的增速。雙11大促,快手電商同樣取得了較快增長。
但是與老對手抖音相比,快手還是慢太多了。據《LatePost晚點》消息,抖音電商今年1-10月商品成交總額(GMV)接近2萬億元,同比增速接近60%。同期對比,快手GMV應該還不到抖音的一半。2023年抖音電商GMV目標為2.3萬億元,全年來看,快手與抖音的差距可能進一步拉大。
面對當前電商的激烈競爭,財報電話會議上,快手CEO程一笑表示, “中國電商還沒到零和博弈階段,天花板仍會繼續提升,快手在其中發揮著重要作用。”他認為,得益于快手差異化的用戶屬性(更集中于下沉市場),雖然該部分用戶接收信息的渠道相對有限,但對于品質產品、品質生活和低價好物的追求一直存在。
但實際上,內容電商的天花板是顯而易見的,這也是快手開辟泛貨架增長極的主要原因。隨著傳統貨架電商與內容電商的正面交鋒,二者呈現相互融合的趨勢。程一笑在二季度就提到了泛貨架,不同于直播間與短視頻,泛貨架包括推薦、商城、搜索、店鋪等不同場景。到了三季度,快手泛貨架整體GMV占比已近20%。但快手還是慢了抖音一步,目前抖音超過了30%占比。
隨著國內電商進入劇烈變化的下半場,目前來看抖音有機會擠入“貓狗拼”第一陣營,但快手能否穩住第二陣營就要打個問號了。隨著各大電商用戶沉浸式體驗的加深,以后轉移成本越來越高、馬太效應明顯,這對快手的追趕極為不利。
從總營收來看,2022年抖音集團達到852億美元,是快手的近7倍。巨大差距背后,抖音的用戶數和海外版TikTok的規模都是全方位碾壓快手,加之市場上不時有消息傳抖音業務將單獨赴港上市,如果抖音上市了,快手就更不“值錢”了。
3
多業務背后的隱憂
短視頻是快手的基本盤,如今在這個戰場上,除了抖音一騎絕塵外,視頻號奮起直追,小紅書也在躍躍欲試,快手要保住老二的位置也非易事。
在騰訊的大力扶持下,視頻號借助微信的社交生態優勢,商業化進程也在不斷加快。QuestMobile數據顯示,去年6月的時候,視頻號的月活數已經達到8.13億,超過了抖快。雖然統計口徑可能不一致,但這無疑讓抖音、快手都倍感壓力,當然承受壓力最大的自然還是快手。
對此,快手的應對也不是要堅持一條道走到底。互聯網公司都喜歡“內部賽馬”,快手也不例外,據了解,理想家就是快手內部100個創業項目活下來的兩三個之一。
去年,快手跟隨抖音殺入了房地產圈,抖音推幸福里,快手就搞理想家。今年初,快手還在北京開了個房產總結大會,對外公布旗下快手理想家2022年房產業務GTV突破100億,引起不少媒體熱議。據其宣傳,截至今年3月,GMV已經突破180億元。
快手還加碼了本地生活賽道,與抖音、拼多多、小紅書等一起卷入新時期的“百團大戰”。目前有相當一部分人群還未被傳統團購平臺教育,快手瞄準了三四五線城市“消費升級”的用戶人群。早在去年9月,快手原電商事業部負責人笑古接任本地生活業務負責人,本地生活也升格為與主站、商業化、電商、國際化等業務平行的一級部門。不過三季報中快手未提及該項業務進展。
此外,快手在短劇賽道上也大獲豐收,三季度其星芒計劃短劇招商收入環比提升超10倍。因為這類短劇爽點多、節奏快、情節反轉再反轉,程式化的劇情設置為制作方帶來了“潑天的富貴”,吸引了不少網友“淪陷”,為其充值。
當然,快手進入的這些領域,早就有各自的山頭,貝殼、安居客、美團、餓了么等等,但是不試試,怎么知道不成功呢?
更重要的是,一些內容亂象也極大考驗著快手平臺的價值觀和風險管控投入力度。
三季度,快手直播業務收入同比增速再一次跌破雙位數至8.6%。主要是受平臺加強了對直播內容合規的監管影響,上半年快手頭部主播“二驢”曾直播被綁架的現象引起公眾的熱議,消耗了快手的口碑,這讓公司引以為戒。
今年1月和2月,快手曾接連發布了兩則打擊招嫖的治理公告,處理的違規賬號數量多達90多萬個,說是泛濫成災也不為過。就在2月27日,據報道,有關部門將對多個平臺存色情引流等被約談限期整改,快手赫然在列。
實際上,一直以來,快手未曾擺脫“低俗、涉黃”的標簽。在黑貓投訴上,也時常有人舉報快手對此“不作為”。
盡管快手一直強調對違規“零容忍”,可是這些東西卻屢禁不止。快手一心想跑通商業模式的同時,是否需要對此加大打擊力度?
4
結語
其實快手估值的癥結很明顯了,在短視頻賽道,被老大拉開很大身段,而且差距越來越明顯。商業化方面,電商面臨巨大競爭,甚至連京東等都開始自己做直播電商。而在新布局的本地生活等賽道,快手目前也很難撼動原有巨頭的優勢。
快手雖然盈利了,但是不能被眼前的盈利蒙蔽雙眼,忽視了背后存在的隱憂。
1.TMT觀察網遵循行業規范,任何轉載的稿件都會明確標注作者和來源;
2.TMT觀察網的原創文章,請轉載時務必注明文章作者和"來源:TMT觀察網",不尊重原創的行為TMT觀察網或將追究責任;
3.作者投稿可能會經TMT觀察網編輯修改或補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