極越汽車的“自嗨”,應該收斂一些了快訊
近日的極越07美學品鑒會上,極越汽車CEO夏一平稱,極越花費了3億元工程費用,將極越07車型的A柱后移了6.5厘米,以追求極致美感。
在造車這條路上,由百度主導的極越汽車,顯然有些自嗨過度了。
近日的極越07美學品鑒會上,極越汽車CEO夏一平稱,極越花費了3億元工程費用,將極越07車型的A柱后移了6.5厘米,以追求極致美感。
“用3個億,換來這個時代最美的7系。”夏一平表示,“不管怎么樣,我覺得非常的值啊?!眱叭灰桓薄拔也灰阌X得,我要我覺得”的霸道總裁范。
盡管極越07用3億元換來了優雅的車身線條,但網友們似乎并不買單。夏一平在其社交賬號上發布了上述視頻片段,高贊評論反嗆道:“這么好的車銷量一定很高吧?”直戳極越“銷量不佳,叫好不叫座”的痛點。
事實上這一點讓網友最擔心的是,羊毛總歸出在羊身上,這些費用是不是還要平攤在消費者身上?這可能并不是他們想要的結果。
極越07是極越旗下第二款量產車型,預計年內上市。而實際上,在極越第一款車極越01那里,就已經出現了一些“極越自我感覺良好,但外界并不買單”的設計。
從各大社交平臺上的反饋來看,這些設計引發的爭議,可能要大于贊譽。
得到用戶認同,才是頭等重要
比如01、07兩款車均使用的U型方向盤。
為什么要做U型方向盤?極越給出的一個理由是,U型方向盤前方視野更好,不遮擋駕駛位前方的大屏幕。
但是在配置的最終敲定環節,極越同時提供U型、圓形兩種反向盤供選擇。從常理推斷,U型方向盤的開發無疑增加了研發費用,這些費用最終也毋庸置疑將由消費者承擔。根據夏一平的說法,在為期2年的方向盤開發周期內,U型方向盤經歷了5次調整,花費2000多萬元。
再比如,針對極越取消傳統轉向燈撥桿、將換擋集成在屏幕上等做法,一些觀點認為,這并沒有為駕駛員提供便利,反而帶來一些不便。
極越的一些功能設置,甚至連百度創始人李彥宏都忍不住吐槽。今年4月份,在體驗極越01時,夏一平提到,車輛在感知到變道操作時,會協助打轉向燈。李彥宏則指出:“但是這樣的話,你沒有足夠的提前量,是不是對其他人沒有那么友好呢?”
面對李彥宏提出的這一疑問,坐在主駕駛的夏一平遲疑了一下,隨后承認這一問題確實存在。
極越車型在網絡上爭議較大的另一個槽點是,取消了很多便捷的物理按鍵,這包括門把手以及中控上的各種調節按鈕,很多功能改為智能語音控制。
根據壹哥在門店中的實際體驗,極越01的語音識別反應迅速,功能豐富。但問題是,不是所有的車主都習慣使用智能語音,也并非所有場景下都適合用這個功能,比如車內其他人在休息時。所以,更好的方案或許是“物理按鍵+智能語音”并存。
對于這些“創新”設計,消費者們沒有用錢包投上支持的一票。極越01去年10月份上市以來,銷量寥寥。今年1-7月份,極越01銷量為3843輛,月均銷量不到600輛。
極越有更迫切的任務
在極越07品鑒會上,極越將取消物理按鍵、門把手等做法,與早期iphone取消物理按鍵的顛覆做法作類比。
然而必須要說明的是,二者有很大不同,不能一概而論。
首先,智能手機在取消物理按鍵時,并沒有改變用戶的操作習慣。一個很簡單的例子是,智能機的撥號按鍵依舊是功能機時代的排列,1-9的阿拉伯數字可沒有變成摩斯電碼。而汽車取消轉向撥桿、屏幕換擋,確實是在改變駕駛員早已形成的駕駛習慣。
此外還有一個很大的不同是,消費者在使用iPhone這類電子產品時,即便走神也不會帶來意外事故。但駕駛卻不同,在無人駕駛真正落地之前,一些不利于盲操、不符合既定習慣的功能可能會讓駕駛員分心,進而釀成事故。
對于極越汽車而言,與其花費大把時間和資金在取消物理按鍵、改進A柱和U型方向盤等配置上,不如實際一點。極越顯然有更重要的事情要做。
首先,極越需要打開品牌知名度。很難想象,2021年就已宣布造車的極越,背靠百度這樣一個得天獨厚的宣傳渠道,到現在還像個車圈“透明人”。極越上一次引發廣泛關注,估計還是“極越員工購買小米SU7”一事。
其次,極越需要找準自己的宣傳亮點。由于百度沒有造車資質,其選擇和吉利汽車合作造車的模式。這讓其在宣傳可能有一些制約,但并非沒有故事可講。
比如百度擁有國內領先的自動駕駛技術以及AI智能技術,這或將是極越的亮點功能。極越已經挖掘出了3億元后移A柱的案例,那在安全、配置、三電系統等用戶更關心的領域,應該也有新的更精彩的故事。
當然,最重要的是要多聽聽消費者們的聲音。簡單來說,創新應該是以功能為導向,為了解決消費者的需求而創新,而不是為了創新而創新。極越需要搞清楚消費者真正需要什么樣的產品,而非“圈地自萌”。
寫在最后
背靠百度與吉利,極越在造車上按說是有其優勢的。百度擁有國內領先的智駕、智能座艙技術,吉利則提供整車生產、制造等支持。極越目前推出的01、07兩款車,顏值也的確在線。極越缺乏的,或許是精準的產品定義能力,以及與之相匹配的營銷打法。
而為了創新而創新,自詡iPhone式的顛覆,在當前荷槍實彈打出來的銷量成績單面前,顯然有些抬不起頭,更有些“野心高于能力”的意味。這顯然不會在潛在消費者面前,留下太美好的印象。
1.TMT觀察網遵循行業規范,任何轉載的稿件都會明確標注作者和來源;
2.TMT觀察網的原創文章,請轉載時務必注明文章作者和"來源:TMT觀察網",不尊重原創的行為TMT觀察網或將追究責任;
3.作者投稿可能會經TMT觀察網編輯修改或補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