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再次崛起 對手機榜單中的“其他”意味著什么通信
“我們是唯一一家在手機業務走了下坡路,還能實現再增長的公司?!毙∶卓萍悸摵蟿撌既死总娫@樣說道。
“我們是唯一一家在手機業務走了下坡路,還能實現再增長的公司?!毙∶卓萍悸摵蟿撌既死总娫@樣說道。然而,與2014年鼎盛時期不同的局面是,小米再次崛起改變的不只是國內手機市場第一陣營的格局,還會讓二三陣營產生一系列連鎖反應。
誠然,從手機市場的過往來看,無論是曾經的全球王者諾基亞,還是“總統專用”手機黑莓,亦或是老牌國產手機強者中興、酷派、聯想,都是走下坡路之后就沒能再回到舞臺的中心。它們或是幾經易主,或是業務長久低迷,令人唏噓不已。
就像雷軍所說的,小米是目前為止唯一一家下滑后還能夠重新流域上漲的手機品牌。根據IDC發布的“2017年第三季度手機市場出貨量”數據顯示:小米在國內手機市場實現了同比56.6%的增長,排在國內手機行業第四位;而在全球市場,小米則實現了同比102.6%的增長,排在全球手機市場出貨量的第五位。
這兩個數據足以表明,小米再次躋身國內手機市場第一陣營。不過,面對小米的再次崛起,有業內分析人士對懂懂筆記表示,“這將成為很多其他手機廠商的噩夢,尤其是二三陣營?!?/p>
從線上到線下 排行榜不斷更迭
IDC的報告公布之后,行業內更多的關注點是在華為、OPPO等強勢國產廠商又取得了什么樣的增幅,或者蘋果在全球市場以及中國市場是否受到iPhone8銷售低迷的影響。令人欣喜的是,華為、OPPO雖然同比增幅有一定下降,但全球出貨量仍然處于增長狀態;蘋果也以4670萬臺的出貨量位居全球手機市場第二名。
而懂懂筆記注意到,小米手機第三季度的良好表現再次鞏固了自己的市場地位。
根據IDC數據顯示,小米2017年第三季度的全球出貨量為2760萬臺,市場份額7.4%,排在第五位(去年同期為1360萬臺);在國內市場,小米出貨量為1570萬臺,市場份額13.7%,排在第四位。
通過連續三個季度的穩步增長,小米重新排列手機市場的座次。業內分析人士對懂懂筆記表示:“小米的出貨量和市場份額同比去年都有了成倍數的增長,一個重要原因就是開始重視傳統銷售渠道。”
值得一提的是,小米近幾年通過線上渠道的深耕,不僅在京東的平臺收獲了大量用戶,也令小米商城獲得了很高的交易額和流量。僅僅憑借線上渠道,小米就累計了數億用戶群體。而近年在發力線下渠道的同時,小米線上平臺依舊保持了強大的銷售能力。
根據IDC最新的“電商市場品牌銷量榜單”顯示,2017年10月小米再次躋身電商渠道第一名,榮耀緊隨其后,蘋果、華為、魅族分列第三、四、五位。報告稱,小米、榮耀品牌的多個機型占據了電商市場銷量的前五款機型,其中紅米 Note 4X占據榜首。
此外,從去年開始小米迅速發力的線下渠道布局也開始進入擴張期。截止11月底,小米之家已經在全國開設了228家門店,累計客流量超過1570萬人次,每平方米的坪效達到27萬元。按照雷軍的計劃,未來兩年會把小米之家門店的數量增加到1000家。
在小米之家和其他線下渠道的不斷加碼之后,小米在線下的銷量也有很大提升。根據第一手機界研究院的數據,2017年第三季度國內手機品牌小米排在第7位,而紅米則排在第15位。第一手機界研究院表示:“小米借助線下市場的快速布局,似乎已經對OV、華為陣營產生沖擊,一股‘新零售’風潮正在線下零售市場蔓延?!?/p>
“品牌的影響力線上線下是不可分的,小米之所以敢開線下門店,就是它在線上樹立的品牌影響力太強大了,這就促使小米在線下甚至是不宣傳的情況下,也可以取得快速增長?!蓖ㄐ判袠I專家孫永杰對懂懂筆記表示。可以說,小米的品牌影響力對其渠道由線上貫透到線下起到了重要作用。
沖擊二三陣營“其他”的空間日益壓縮
實際上,懂懂筆記在今年7月的一篇題為《互聯網手機轉型圖謀:拍倒前浪》的文章中已經預測,小米、榮耀等互聯網品牌成功轉型線下后,將具有沖擊一線陣營的可能。而且,這部分手機廠商通過不斷地改變和補充實力,未來會有更強的市場競爭力。
幾個月之后,小米便重新站在市場的舞臺中心,而且它改變的不僅僅是第一陣營的格局,對排行榜上看不到的其他手機品牌,也產生了不可忽視的影響。
懂懂筆記與多位手機行業內人士交流過程中,接收到最多的信號是,小米的再次崛起對二三陣營手機廠商來說,將會是一個很危險的信號?!靶∶椎脑鲩L,侵蝕更多的是二三陣營手機廠商的原有市場份額。”孫永杰表示。
事實正是如此。根據IDC數據顯示,全球市場份額中前五大手機廠商拿走了60.9%的市場份額,而其他(Others)廠商的總體份額只有39.1%,較去年同期下降了13.6%;而在國內手機市場,前五大廠商給“其他”只留下了24%的市場份額,同比下降31.7%。
從這些數據可以看出,OPPO、vivo、蘋果的增幅雖然不及以往,但仍然保持穩定和持續,而小米份額的大幅增長,絕大部分是來自于二三陣營廠商的份額。也就是說,小米從“其他”品牌的市場中爭取到了相當多的用戶群體,余下的幾十家手機廠商要瓜分這僅有的24%。
可以看到,包括中興、金立、酷派、魅族、樂視等在內的國內手機廠商正在經歷由小米崛起帶來的份額減損。其中,金立在今年并未延續去年的漲勢,甚至還下調了出貨量目標;酷派和樂視手機更是遭遇滑鐵盧,隱身于各調研機構報告的“其他”中。至于更多缺乏競爭力小品牌,或許等待他們的命運就是泯然離場了。
同樣的境況或許正在國際市場同樣上演。小米在印度市場的增速也引人關注,IDC數據顯示,三星和小米第三季度在印度智能手機市場處于明顯領先位置,各占約23.5%的市場份額,而聯想、vivo和OPPO則緊隨其后。其中,紅米Note 4出貨量達到400萬臺,成為印度最暢銷的智能手機。
Gartner方面指出:“小米在第三季度的銷量增長最為強勁,與去年同期相比大幅增長80%,其銷量增長主要來自國際市場。其中,印度仍然是小米在海外最大且增長率最高的市場?!绷硗?,Gartner透露小米在拉丁美洲及俄羅斯市場的近期銷量,也有一定幅度的增長。
當然,小米在印度市場的迅猛增長對于部分國內手機廠商來說同樣是壞消息。目前華為、OV、小米和蘋果這五家整體份額已經從去年同期的50%,增長到了今年的72%。也就是說,其他二三線品牌在印度市場同樣遭到了擠壓。
總體來看,無論是國內市場還是國際市場,小米出貨量的增長都在供應鏈、用戶和市場方面令二三線陣營出現了連鎖反應,空間被進一步壓縮。
不過懂懂筆記認為,小米手機增長的規律和思路,對二三陣營來說也有很好的借鑒意義:一方面,能讓這些廠商更切實看到自身的不足,對癥下藥;另一方面,小米在線上和線下的雙重增長以及它現在主推的新零售模式,將會成為其他廠商和連鎖賣場發展的例證。
來源:懂懂筆記
1.TMT觀察網遵循行業規范,任何轉載的稿件都會明確標注作者和來源;
2.TMT觀察網的原創文章,請轉載時務必注明文章作者和"來源:TMT觀察網",不尊重原創的行為TMT觀察網或將追究責任;
3.作者投稿可能會經TMT觀察網編輯修改或補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