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慶洪嘗到內卷的苦,廣汽集團20年來最慘汽車
去年6月份,中國汽車重慶論壇上,廣汽集團董事長曾慶洪,公開抨擊行業愈演愈烈的內卷現象。
2024年過去了,這一年有的車企喜大普奔,例如銷量創下427萬新高的比亞迪。
有的車企深陷泥潭,比如哪吒。還有的車企撐不住倒下了,例如極越和合創等。
也有車企正面臨20年來最凄慘現狀,比如廣汽集團。
01
曾慶洪嘗到內卷的苦
去年6月份,中國汽車重慶論壇上,廣汽集團董事長曾慶洪,公開抨擊行業愈演愈烈的內卷現象。
他直言:“這樣卷下去,不是辦法……企業目的是盈利,是為國家作貢獻,是為社會作貢獻,包括交稅和提供就業崗位。告訴大家,廣汽也在裁員。”
此言一出,引發眾多網友圍觀,其中不乏網暴曾慶洪和廣汽的言論:
廣汽要被時代淘汰了,日系合資已經毫無競爭力;廣汽還想著靠豐田坑蒙拐騙能收割國人的血汗錢呢……
激烈的內卷之下,廣汽倍嘗其苦。
去年10月份,廣州市委巡察組進駐廣汽集團,指出了廣汽存在的“二次創業”意識不強等諸多問題,同時還強調廣汽集團“一把手”要負首責、負總責,集團班子其他成員要主動認領問題。
作為廣汽集團掌舵人,曾慶洪顯然壓力重重。他扎根廣汽四五十年,擔任董事長也已經八年多。汽車行業時代巨變之中,64歲的曾慶洪深深嘗到了內卷的苦。
02
廣汽集團20年來最慘
2024年,廣汽交出了一份令人慘不忍睹的成績單。
1月11日,廣汽集團披露了2024年度業績預告。公司預計去年歸母凈利潤為8億~12億元,相較于上一年同期的44億元,同比減少32.3億~36.3億元,同比大跌72.91%~81.94%。
更讓人大跌眼鏡的是,公司預計去年扣非凈利潤為-33億元到-47億元,同比暴跌192.37%~231.56%。如此慘烈的業績,20年來從未在廣汽身上發生過。
廣汽集團可不是一般車企,多年來都位居國內汽車行業頭部陣營,并連續12年入圍世界500強。僅僅2017年和2018年,廣汽都還是年凈利潤超百億的“超級印鈔機”。
誰能想到,廣汽如此一個龐然大物,如今卻滑落至主營業務大幅虧損的境地。其實,危機早就顯現出來。
2023年,廣汽集團銷量雖然創下250萬輛的歷史新高,但是歸母凈利潤和扣非凈利潤分別大降45.08%和52.31%,一夜回到十年前的業績水平。
03
抱住華為大腿盼逆襲
無須諱言,廣汽集團以前的輝煌,主要依靠日系合資企業。
巔峰時期,廣汽本田2020年熱銷81萬輛,廣汽豐田2022年更是爆賣一百多萬輛。
但這幾年自主崛起、合資衰落,包括日系在內的合資品牌,在驚濤駭浪的市場中節節敗退。剛剛過去的2024年,廣汽兩大合資車企銷量下滑十分嚴重。
產銷快報顯示,去年廣汽本田售出47萬輛,同比下跌26.52%;廣汽豐田售出74萬輛,同比下跌22.32%。
與此同時,廣汽集團旗下的新能源品牌埃安,最近兩年也備受打擊。
2023年,埃安爆賣48萬輛,同比勁增77%,極大地提振了廣汽集團的整體銷量。
可是2024年形勢急轉直下,埃安的銷量同比下跌22%,只剩下了37萬輛。這與其他新能源車企銷量暴漲之間,形成了鮮明的對比。
作為新能源汽車品牌,埃安代表著廣汽集團的未來。埃安遠遠跑輸大市,這就給廣汽敲響了警鐘。
巨大的危機之下,廣汽集團去年將總部,從廣州珠江新城搬遷至番禺汽車城,下決心啟動史無前例的改革。
作為改革的一部分,廣汽放低身段,開始緊抱華為大腿。
廣汽日前通過了《關于GH項目的議案》,將投資15億元設立GH項目公司,與華為展開全面合作。這意味著,今年廣汽集團旗下將出現一個新的新能源汽車品牌。
競爭愈發白熱化,車市進入深度洗牌期,留給廣汽集團的時間不多了。
1.TMT觀察網遵循行業規范,任何轉載的稿件都會明確標注作者和來源;
2.TMT觀察網的原創文章,請轉載時務必注明文章作者和"來源:TMT觀察網",不尊重原創的行為TMT觀察網或將追究責任;
3.作者投稿可能會經TMT觀察網編輯修改或補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