洋河股份業績滑坡,“白酒老三”地位不保,困境難解快訊
2月4日,在酒都宿遷的年度工作大會上,洋河股份董事長張聯東的激情號召似乎難以掩蓋公司近期的黯淡業績。這位掌舵者試圖通過激發“闖”和“創”的精神,調動“敢”和“干”的勁頭,來扭轉公司的頹勢。
2月4日,在酒都宿遷的年度工作大會上,洋河股份董事長張聯東的激情號召似乎難以掩蓋公司近期的黯淡業績。這位掌舵者試圖通過激發“闖”和“創”的精神,調動“敢”和“干”的勁頭,來扭轉公司的頹勢。然而,現實卻異常殘酷,洋河股份的業績表現已經出現了明顯的下滑。
2024年前三季度,洋河股份總營收為275.16億元,同比下降9.14%;歸母凈利潤85.79億元,同比下降15.92%;扣非凈利潤83.97億元,同比下降17.39%,這一慘淡的業績直接導致公司失去了多年穩坐的“白酒老三”之位,被山西汾酒成功趕超。這一變化不僅讓洋河股份顏面掃地,更讓市場對其未來的發展充滿了質疑。
回顧洋河股份的歷史,從1949年建廠到2002年的股權改制,再到2003年推出藍色經典系列并成功上市,公司曾經歷過輝煌的時期。然而,近年來,隨著白酒行業的競爭加劇和消費者需求的變化,洋河股份逐漸顯露出了疲態。
尤其是2019-2020年,當白酒行業迎來新一輪上揚時,洋河股份卻陷入了盤整期,營收持續下滑。而這一時期,瀘州老窖和山西汾酒等競爭對手則緊追不舍,大大縮小了與洋河的距離。如今,洋河股份不僅失去了“老三”之位,連第四名也未能保住,這無疑是對其品牌力和市場競爭力的巨大打擊。
洋河股份的失速發展與其“深度分銷”模式的弊端密不可分。這一模式在白酒快速擴張期曾極具優勢,但隨著市場進入存量階段和高端化趨勢的加強,其弊端逐漸顯現。經銷商在銷售鏈條中扮演的角色越來越邊緣化,利潤與風險都相對較低,導致他們推廣的積極性不高。這不僅惡化了廠商關系,還造成了渠道壓貨嚴重等問題。
此外,洋河股份在高端市場的表現也不盡如人意。盡管公司推出了多款高端產品,但真正占據市場話語權的依然是中端產品。在千元價格以上的高端價位段,洋河股份與茅臺、五糧液等競爭對手相比仍有較大差距。
在“大本營”江蘇市場,洋河股份也面臨著來自今世緣等本土品牌的激烈競爭。近年來,今世緣在江蘇省內的營收增速明顯快于洋河,兩者在江蘇省內的營收差距正在不斷縮小。
更為嚴峻的是,洋河股份的失速發展還與整個白酒行業的發展趨勢緊密相關。當前,白酒行業正處于深度調整階段,市場競爭異常激烈。產能過剩、消費萎縮、價格體系崩塌等結構性矛盾日益凸顯,導致行業增速普遍放緩。在這樣的背景下,洋河股份想要重拾昔日輝煌無疑將面臨巨大的挑戰。
綜上所述,洋河股份的失速發展不僅暴露了其品牌力和市場競爭力的不足,還反映了其“深度分銷”模式的弊端以及高端市場的乏力。在白酒行業深度調整的背景下,洋河股份能否成功應對挑戰、實現轉型升級仍是未知數。但無論如何,這位曾經的“白酒老三”都需要付出更多的努力和智慧來重振旗鼓、再創佳績。
1.TMT觀察網遵循行業規范,任何轉載的稿件都會明確標注作者和來源;
2.TMT觀察網的原創文章,請轉載時務必注明文章作者和"來源:TMT觀察網",不尊重原創的行為TMT觀察網或將追究責任;
3.作者投稿可能會經TMT觀察網編輯修改或補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