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PPO掉隊,困在迷茫期快訊
去年關停芯片業務,今年又輪到XR了?
來源 | 深藍財經
撰文 | 吳瑞馨
去年關停芯片業務,今年又輪到XR了?
近日,有消息稱,OPPO已經停止對XR項目的探索,已經停擺了數月,但不會像字節旗下的Pico一樣進行大規模裁員,而是將相關人員的工作調整到了AI Device (AI設備)或機器人方向。據悉,OPPO在XR業務方面主要包括MR和AR兩個方向,業務整體歸在OPPO研究院下。據36氪報道,OPPO還保留了少數人員,繼續進行AR方向的預研。
對此,OPPO方面表示:
我們認為AI是引領未來的戰略性技術,OPPO研究院將加大包括AI軟硬件創新在內的各項前沿技術探索。同時,研究院本身聚焦前沿核心技術突破和新機會的探索,AI、XR,AR都是前沿技術,OPPO會持續投入相關前沿技術的探索。
意思就是:XR業務中,MR業務已經基本停了,AR部分的保留,也僅僅是留個未來探索的機會。如此,OPPO的XR業務雖然沒有直接“一剪沒”,但投入相比之前肯定是要大幅縮水。
作為一個芯片火追芯片、XR火追XR、AI火又去追AI的手機大廠,有網友吐槽,OPPO好比“狗熊掰苞米”,掰一個丟一個、“什么火追什么”。雖然說吐槽的有點狠,但還是點出了OPPO現在的問題:迷茫且浮躁,沉不下心搞研發。
雖說及時止損、量力而行,并不是什么壞事,但對于OPPO來說,掉隊的恐慌,正籠罩在頭上,四年來投入的大量金錢和時間,都浪費了。
1
zeku被關一周年,
XR業務也涼了?
OPPO近幾年各種業務都展開的挺多的,比如zeku芯片,比如XR,去年AI大模型風口大爆發,OPPO也借機切入AI手機賽道。今年春節開年后,OPPO創始人陳明永就寫公開信,將2024年定義為AI手機元年,之后還舉辦AI戰略發布會宣布OPPO進入AI手機時代。
在數字終端這塊,追風口本來也是無可厚非的事。但像OPPO這樣,前幾年搞得轟轟烈烈,瘋狂砸錢,誓要干出一番事業,結果最終慘敗收場的企業,還屬實是沒幾個。給人的感覺就是:什么火做什么。
zeku的慘劇還歷歷在目。去年5月,OPPO突然宣布要關停哲庫,從2019年宣布芯片來算,彼時OPPO已經砸了幾百億在自研芯片研發上。
XR也是OPPO投入研發多年的業務,和芯片業務ZEKU一樣,也是從2019年開始探索,當年就推出了第一款AR眼鏡,至今已經持續了五年。此后又陸續推出了OPPO AR Glass 2021、OPPO AR Glass 2、OPPO AR Glass 3三款眼鏡。
不過比起字節旗下的PICO這類已經面向市場的成熟商品,OPPO這些更多還是像探索的型產品。而去年6月發布,被劉作虎寄予厚望的頭顯OPPO MR Glass,實際出貨量也只有面向開發者的數百臺。
可以說,探索五年,OPPO并沒有真正入局XR市場。
而徹底讓OPPO在XR業務上萌生退意的,還是來自蘋果的技術沖擊。有消息人士稱,今年OPPO高層在體驗了蘋果Vision Pro之后,有了將過去產品推倒之意。
這不僅是察覺到自身技術與蘋果的差距,還有深刻意識到,目前的XR市場并未真正迎來爆發期。從技術來看,蘋果Vision Pro確實已經達到很多人心目中的預期,但從蘋果頭顯正式發售后不久,熱度就急速消退,不僅零售店預約體驗的用戶變少了,一些門店的銷量也從日均幾臺暴跌到一周僅售出寥寥幾臺,在美國二手市場上也大幅折價。蘋果也將今年出貨量預期大幅下調至40-45萬部,遠低于此前市場共識的70-80萬部。
XR技術金字塔頂端的蘋果都尚且如此,更別說其他品牌了。這就是目前XR市場。
據市場調研機構Counterpoint數據,2023年,全球XR頭顯出貨量同比下滑19%。占據市場主導地位的Meta,也面臨出貨量同比下降38%的情況。
2
市場份額跌幅第一
OPPO真的慌了
有人說,探索四五年,看不見未來及時止損,對OPPO來說其實也算好事。
但在OPPO接連放棄芯片、從XR業務撤退的背后,不僅是浪費的巨大金錢和時間,還有市場份額掉隊的危機感。
去年8月,在OPPO放棄自研芯片后兩個月,被美國制裁的華為就帶著全新的5G手機華為Mate 60系列殺回國內高端智能手機市場。而在高端市場被OPPO寄予厚望的Find N3 Flip和Find N3兩款折疊屏手機,也兩度被華為的“突然襲擊”搶走了所有風頭,OPPO獲得了“機圈汪峰”的稱號。
華為的華麗回歸,也給原本信心十足的OPPO一頓慘痛打擊。
借著Mate 60和折疊屏 Mate X5,華為打響了王者回歸的第一槍,迅速占領高端市場。而此前因華為退出占據國內高端智能手機市場多年的蘋果+“OV榮米”的格局一同被打破。
據Counterpoint Research數據預測,2023年在全球高端智能手機(批發價≧600美元)的市場上,華為和小米的市場份額均有輕微提升,而OPPO的份額卻保持不變。
手機存量市場,不進則退,尤其是高端智能手機市場整體萎縮,競品的增長則意味著OPPO的下滑。
前不久國內2024年第一季度手機銷量數據出爐,雖然不同機構統計的智能手機市場份額略有不同,但在IDC和Counterpoint 的數據中,OPPO的市場份額毫無例外的同比下滑了15.5%。不同的是,在IDC統計的數據中,OPPO的市場份額排名第三,去年同期,其市場份額是第一;在Counterpoint 的統計中,OPPO的市場份額從第二,下滑到今年同期的第五。
△左圖為IDC數據,右圖為Counterpoint數據
值得注意的是,這還是在去年國內手機市場還在回暖的情況下,大家都吃到了市場回暖的紅利,只有OPPO和vivo,不僅沒吃到紅利,市場份額還被搶走了部分,尤其是OPPO,還是國產智能手機廠商中,掉隊最快的一個。OPPO能不焦慮嗎?
核心業務都開始面臨巨大壓力了,OPPO哪里還有閑錢、精力再去搞XR這種短期內看不到變現的探索業務了,OPPO的當務之急,是要穩住手機業務這個基本盤。
但AI 能成為穩住OPPO手機業務的救命稻草嗎?
3
“狗熊掰苞米”?
AI救得了OPPO嗎
在XR業務撤退前,OPPO就在AI業務方面的大舉進攻。
今年年初,OPPO創始人陳明永就發布內部公開信,將2024年定義為AI手機元年,之后還舉辦AI戰略發布會宣布OPPO進入AI手機時代。今年1月最新發布的Find X7系列也以AI通話摘要、圖像消除、全新AI助手為主要賣點,搭載OPPO自研的安第斯大模型,實現了行業首個端側70億參數大模型的落地應用。春節期間,OPPO為超千萬用戶推送了AI消除、AI通話摘要、AI內容創作等全新功能,為用戶帶來下一代智能手機的AI體驗。
對于最新的戰略重點,OPPO也宣布要對AI業務大把投入真金白銀。在一次公開采訪中,劉作虎表示:AI是OPPO未來投入最大的方向之一、投入量級“沒有上限”。
OPPO就像一根羽毛,在眾多風口中不停轉換方向,隨波逐流,在迷茫中前行。OPPO的迷茫,歸根結底是對市場份額下降的焦慮。當今智能手機市場硬件同質化嚴重,且嚴重依賴上游供應商的創新。此前OPPO對造芯、XR業務的探索,說到底其實是手機廠商自己對硬件創新的探索,這兩大業務的暫停,也宣告了OPPO在硬件探索的失敗。如今,AI成了OPPO新的方向,成為其救命稻草,但不幸的是,這條賽道以及擠滿了參賽選手。
事實上,自去年的AI大模型風口吹起以來,宣布擁抱AI的手機廠商不在少數。小米、華為、榮耀、vivo、OPPO均發布或更新了自主訓練的大模型,部分廠商也將大模型運用在部分功能的優化上。例如三星在此前發布了首款支持生成式AI的智能手機S24系列,能實現通話實時翻譯、即圈即搜、筆記助手智能排版、移動圖片中的目標對象等功能。
今年以來,各手機廠商更是持續加碼AI。小米在發布小米14 Ultra時,宣布推出首個AI大模型計算攝影平臺Xiaomi AISP。截至今年年初,榮耀也已經在AI領域的投入已經超過100億元。
蘋果在宣布造車終止后,也轉向了生成式AI,其在最新發布的一篇論文中也宣布,推出了一個名為Ferret UI的新模型。外界普遍認為,蘋果將在今年6月的開發者大會上宣布AI戰略。
眾多手機大廠的動作已經預示著,AI手機是智能手機的下一個趨勢。
市場調研機構Counterpoint發布數據顯示,生成式人工智能手機(AI手機)出貨量將在2023至2027年間迅速增長,預計2024年出貨量占比為11%,到2027年將達到5.5億部,占比43%,年均復合增長率為49%。機構預計到2027年,生成式AI智能手機的市場保有量將突破10億部。
不過相比其他手機廠商,OPPO對AI手機的探索,野心不小。據OPPO與IDC聯合發布的《AI手機白皮書》中的定義,新一代AI手機要具備創作能力、自學習能力、真實世界感知能力和算力高效利用能力。對應的,這需要手機全棧革新及重構生態,除了內嵌大模型外,還需要多模態的交互方式,且手機為用戶提供的服務需要有自主進化的能力。AI手機原生的服務組件不再由廠商定義,而是由用戶自主定義。
這也難免讓部分網友擔心,OPPO的AI手機,是否會步芯片、XR業務的后塵。
在眾多手機廠商齊齊發力AI的情況下,OPPO又有什么自信,能從中突圍呢?
此外,有媒體采訪線下手機銷售門店時了解到,目前,手機的AI功能總體在消費者中關注度并不高,目前不會把該功能作為主推賣點。IDC中國高級分析師郭天翔也曾表示,對于手機市場而言,AI大模型等產品更新短期內都還不會成為消費者的剛性需求。
這也給AI是否有能力在短期內帶動OPPO的銷量,打上一個問號。
1.TMT觀察網遵循行業規范,任何轉載的稿件都會明確標注作者和來源;
2.TMT觀察網的原創文章,請轉載時務必注明文章作者和"來源:TMT觀察網",不尊重原創的行為TMT觀察網或將追究責任;
3.作者投稿可能會經TMT觀察網編輯修改或補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