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營店大量撤退,改變經銷模式的阿維塔能否挽回殘局快訊
可長安汽車不同,孬好也是耕耘傳統汽車行業數十載的國企老將,自然有著完善的傳統經銷商服務鏈,給阿維塔做直營店,完全就是“趕時尚”。
Jasper丨作者
深潛atom工作室丨編輯
阿維塔的直營門店正在迅速撤離。
不難發現,阿維塔90%以上的直營店都已經轉向了經銷店,除了在北上廣等一線城市外,我們很難再看到阿維塔直營店的身影。大部分的工作人員都轉簽到了長安汽車在各地的經銷商麾下,不愿意轉簽的員工也能收到N+1的離職補償。
可能到不了年底,阿維塔的所有直營店將會成為“過去式”。
正當所有人都覺得阿維塔要放棄直營模式時,阿維塔卻表示要“雙管齊下”。
直營店這事很有意思,在以往傳統的汽車行業中,都是經銷商4S店的銷售模式,從特斯拉進入中國開始,然后是自主品牌新勢力的發展,這些企業并沒有完善的傳統經銷商網絡,而彼時的新勢力電車又像是“高科技”的產物,把營銷點做進“商圈里”,成為了既能銷售、又能提升品牌曝光度和品牌形象的做法。
可長安汽車不同,孬好也是耕耘傳統汽車行業數十載的國企老將,自然有著完善的傳統經銷商服務鏈,給阿維塔做直營店,完全就是“趕時尚”。
長安給阿維塔“趕時尚”是很有底氣的,畢竟重組后牽手的公司是寧德時代和華為,三家巨頭一拍手決定“就走高端化”。
2022年阿維塔11上市,標價34.99萬起售。
2023年阿維塔12上市,標價30.08萬起售。
車都做到這地步了,直營店再不安排好像是自己都不承認自己“高端”了。
于是就有了阿維塔在主流城市核心商圈超200家的直營門店,近2000余名銷售人員。
可現實很快告訴了阿維塔“時尚弄潮兒不是那么好當的”,光鮮的背后很有可能是一片狼籍。原因很簡單,因為要給“面子”花得錢真的太多了。
阿維塔在北京的首家直營店,位置坐落在了繁華的三里屯,年租金4000萬,這還不包括銷售、交付、售后人員的工資以及運營成本。
而像這樣的門店,阿維塔在北京有十幾家。
錢砸的響亮,可阿維塔在品牌銷量上似乎連水花都沒看見。
有銷售人員表示,他所在的直營店已經算是阿維塔所有直營店中銷量最好的店鋪之一,但今年7月第一周的銷量,僅為七八臺。旁邊的小鵬汽車直營店,6月份就交付了近100臺。
銷量上的巨大差異讓阿維塔陷入了“入不敷出”的狀態,大幅度砍掉直營店鋪,改變經銷模式迫在眉睫。
當然阿維塔也是這么做的。
自2023年底,長安集團老大朱華榮親自上崗阿維塔董事長開始,阿維塔直營店的數量大幅縮減。但阿維塔表示并不會完全舍棄直營模式,而是直營+傳統經銷商并行。
轉型剛過半年,阿維塔的成效十分顯著。今年上半年,阿維塔共計交付量比去年同期增長了170%。這個數字很不錯,可是回頭一看交付量,又潑了阿維塔一盆冷水。
2.9萬臺。仍然在新能源銷量榜中倒數。
確有變好,但仍不能止渴。
重新擁抱經銷商模式的阿維塔,看似回歸了長安更熟悉的舒適圈,但又沒完全回。
因為經銷商的銷售只是“代理經營模式”。代理經營模式指的是經銷商負責店面的投資和運營,而用戶想要購車仍然需要在APP上下單。
既能降低經銷商積壓庫存的風險,又能快速擴店和把控價格。
看似是多贏的策略,可是長城和小鵬都已經試過了,得出來的結論是:轉化率差、成本也很高。
阿維塔可能還要再堅持代理經營模式,又或許是要回到最傳統的“經銷商庫存”模式,這一切尚不得知,但僅是營銷方式的改變,阿維塔很難擺脫困境。
回到阿維塔車型的本身,設計、配置、價格都已經成了硬傷,性價比遠遠不如極氪001、小鵬G9這些同級別車型,而更重要的是阿維塔在“華為陣營”中逐漸沒了差異化。
引以為傲的智駕系統“乾崑智能”馬上就要搭載在好兄弟深藍身上,更別說是問界這種已經因為華為智駕而打響名號的車企,又怎么能繼續在高端路線上保持下去呢?
不管是直營店還是經銷商代理經營模式,對于阿維塔來說,改變經銷模式對殘局的挽回只能是“降本”,想要實現盈利,還是得想想自己該造什么車。
希望正在路上的阿維塔07會給品牌帶來更多的生機,光靠長安廣泛的經銷網真的救不了阿維塔。
1.TMT觀察網遵循行業規范,任何轉載的稿件都會明確標注作者和來源;
2.TMT觀察網的原創文章,請轉載時務必注明文章作者和"來源:TMT觀察網",不尊重原創的行為TMT觀察網或將追究責任;
3.作者投稿可能會經TMT觀察網編輯修改或補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