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想汽車:一群臭搞技術的,為什么老拿用戶當傻子?汽車
網友出超:理想汽車老板駕駛自家產品,乘龍卡車老板駕駛自家產品,咱們生死看淡,不服就干,試試到底誰家的產品硬,即決生死,也決高下。
理想汽車又出事兒了。
用汽車硬剛大卡車這種試驗,一般車企想不出來,更想不出來的是,卡車居然被汽車給撞得慘不忍睹。結果人家卡車廠家不干了,不服就現實碰一碰。
網友出超:理想汽車老板駕駛自家產品,乘龍卡車老板駕駛自家產品,咱們生死看淡,不服就干,試試到底誰家的產品硬,即決生死,也決高下。
事情變得逐漸有趣了起來。
李想本人
我寫過李想的萬字長文,也去深入了解過他這個人,特別是他的個人經歷,很佩服。
李想的創業狂飆:暴躁、高傲與成功的交響曲
少年得志,新一代企業家的標桿。雖沒念過大學,但是敢想敢干,敢拼敢打。他們那一代80后身上有時代的烙印,就是“沖勁兒”太大,啥事兒都想干的同時還啥話都想說,李想就是個典型代表。
李想在互聯網上的黑歷史跟他的“大嘴巴”有脫不開的干系,這一點,余承東也是一樣。
最近李想也開通了短視頻賬號,網上也多了不少李想本人的訪談視頻。這些情況的出現,大概率跟公關脫不開干系,畢竟要發布新產品了,要開始造勢了。
看到雷總把個人IP和影響力打造得這么猛烈,有哪些企業家不心動呢?都是為了做業務,那就來吧。
雖然之前在微博已經沉積了很久,但終究是要面對廣大群眾。
有樣學樣,李想作為知名企業家,也開始玩梗,開始自嘲。最開始網友還是很買賬的,畢竟人家都那么放低身段了,大家茶余飯后當作消遣,聊聊也挺好。李想本人和理想汽車這個品牌也賺回了一些印象分,挺好的。
公關很可能是企業的命根子
結果,理想MEGA的陰影還沒消散,李想的新車i8又因為撞卡車事件被推上了風口浪尖。這次不知道李想本人能不能平靜地看待這件事。
每一次公關危機的應對,都是對企業領導人心理素質與危機管理能力的極大考驗。
當然,理想汽車的公關團隊也沒閑著,在四處上手段。知名科技媒體《晚點》的軟文也上了,產品負責人也在微博上隔空雙簧,仿佛沒將乘龍卡車方面發出的聲明函放在心上,展現了一種“泰山崩于前而色不變”的氣度。
關于《晚點》我想再額外補充下,一個媒體一旦失去了獨立人格,就在逐漸失去初心了,馬上就要失去民心了。
話說回來,信息爆炸的年底,企業的公關太重要了。很多公司可能會因為一些小事件處理不妥當直接就完蛋,張小泉菜刀就是典型的前車之鑒。
成年人不爭對錯,只選擇利益最大化。
當然,群眾的眼睛肯定是雪亮的。毛主席早就告訴大家要“實事求是”,可是有人就是不聽,那最終就要默默承受這個后果了。
李想是搞技術搞產品出身,非常重視用戶體驗,他自己也經常強調這個事兒,可是你別一到關鍵時刻就做違背用戶的事兒。
我不懂車,但是作為最普通的用戶來說,理想的車造的不錯,我也試駕過,體驗很好。
但是現在年輕人買東西,都不問發動機多大馬力了,大家更關心情緒價值,而不單單是產品價值。
“因為一個人而討厭一個品牌”的李斌深刻明白這個道理。有錢人,特別是手里有實權的有錢人,都有一股子高高在上的感覺,能做到像雷總那樣可以躬身入局、把用戶當上帝的人不多。
現在連奢侈品店的服務體驗都哐哐上來了,其他企業更別提了。
最后,多一些真誠,少一些嘴硬,比啥都強。
1.TMT觀察網遵循行業規范,任何轉載的稿件都會明確標注作者和來源;
2.TMT觀察網的原創文章,請轉載時務必注明文章作者和"來源:TMT觀察網",不尊重原創的行為TMT觀察網或將追究責任;
3.作者投稿可能會經TMT觀察網編輯修改或補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