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馬仕之死快訊
2024年羅馬仕充電寶投訴中45%涉及安全隱患,是整個行業的問題 羅馬仕事件的導火索,這直接導致低價劣質產品出清。
席卷充電寶整個行業的風暴,似乎“羅馬仕”受傷最為慘重。
先是羅馬仕關于充電寶的3C認證被大批撤銷,京東、淘寶等平臺的官方旗艦店相繼關閉,
直到7月6日凌晨,羅馬仕正式發布停工停產放假通知。
這個曾連續11 年蟬聯天貓 “雙 11” 移動電源品類銷冠、年出貨量超 5000 萬件的行業巨頭,用最倉促的方式結束了自己的“黃金時代”。
但羅馬仕的崩塌并不無辜,本質上是長期輕視質量管控、縱容供應鏈風險的必然結果。與此同時,這場危機不僅是羅馬仕的悲劇,更是整個充電寶行業野蠻生長的縮影。
羅馬仕并不無辜
6 月,北京多所高校發布通知,要求師生停用羅馬仕 20000 毫安充電寶,因其自燃概率顯著高于行業均值。
面對這一危機,羅馬仕最初采取強硬態度,不僅未及時道歉,反而試圖淡化問題,導致輿論進一步發酵。直到法律風險顯現,才慌忙宣布召回49 萬余臺產品,但此時品牌信任已徹底崩塌。
注意,這并非羅馬仕首次因質量問題引發關注。
早在2017 年,廣東質監局抽檢發現其一款產品不合格;2019 年,因電芯組裝缺陷召回 3792 臺;2020 年,河北市場監管局再次判定其產品不合格。中國消費者協會數據更指出,2024年羅馬仕充電寶投訴中45%涉及安全隱患。
羅馬仕的問題頻發的根源就在于“價格屠夫” 策略。為維持低價,羅馬仕此前選擇低價電芯供應商,并默許經銷商私自找小廠代工,導致產品質量參差不齊。
例如,行業普遍采用的NTC 熱敏電阻(過充溫度保護裝置),羅馬仕直到 2019 年才開始使用,比行業平均晚了 4 年。
這種技術滯后直接導致其產品在極端條件下更易發生熱失控。出乎意料的是,安全問題頻發、消費者投訴不斷,都沒能引起“全球移動能源領導品牌”羅馬仕的重視。
據羅馬仕內部員工(新京報報道)透露,羅馬仕追求低價,導致給到經銷商的利潤非常低,一些經銷商會在拿到生產許可后,去找不知名的小廠代工,充電寶里的具體材料真假難辨。
所以,年出貨量在5000萬件的羅馬仕,第一個倒下了,被網友戲謔:都怪賣得太多了。
不只是羅馬仕的問題,是整個行業的問題
羅馬仕事件的導火索,產品質量安全首當其沖。
看似是供應商、代工廠的問題,其實是整個充電寶行業的所面臨的挑戰。
充電寶行業的價格戰已白熱化。
以羅馬仕某款20000mAh充電寶為例,該產品售價從2021年的140元降至2025年的69元。
據真鋰研究院分析數據,一枚安全可靠的優質電芯,其成本約為人民幣40至50元。加上電路板、外殼、封裝等其他物料,一個充電寶的基礎物料清單成本至少在50至60元。而且,這個價格尚未計入研發、營銷、物流、渠道費用及必要的企業利潤。
為壓縮成本,品牌方要求供應商降價,供應商則通過使用B 品、C 品電芯或外包給中小廠來維持利潤。
例如,據差評報道分享,安克充電寶的召回事件起因于,安普瑞斯將兩個批次的電芯外包給江西某代工廠生產。報道稱,該外包工廠涉嫌違規替換了電池正負極間隔膜的原材料,這可能導致隔膜存在失效風險,一旦移動電源正負極因此直接接觸,便可能觸發熱失控,進而引發起火或爆炸。
值得一提的是,此次涉及召回的產品有不少是基礎款產品。比如安克創新涉及召回的7個型號產品價格范圍在149至229元之間,羅馬仕召回款的價格在75元至200元之間。
這種低價競爭的惡果,在行業抽查數據中一目了然。2020-2023 年,充電寶行業抽查不合格率分別為 19.8%、25.0%、35.4%、44.4%,2024 年雖降至 37.5%,但仍處于高位。
即使是高端品牌如安克,也未能幸免——2025 年 6 月,安克因電芯問題召回 71 萬余臺產品,也進一步暴露了供應鏈管理的漏洞。
充電寶行業的代工模式加劇了質量把控難度。品牌方通常只負責設計和銷售,生產環節外包給代工廠,導致品控鏈條斷裂。例如,安克創新在召回公告中承認,對電芯生產供應商的管理和現場監督不足。
這種失控在此次達到頂峰:作為多家品牌的電芯供應商,安普瑞斯無錫公司因違規更換材料,導致其69 款電芯產品的 3C 認證被暫?;虺蜂N。
安普瑞斯并不是小工廠,而是消費級電芯領域,能同時滿足高能量密度、快充和輕薄便攜要求的少數供應商,也是頭部供應商。
充電寶召回也不“稀奇”。2024 年 7 月,倍思因原材料問題召回 35 萬余臺移動電源;同月,宜家因過熱風險召回部分產品。安克創新也經歷多次召回,除了此次,2024 年 9 月因組裝缺陷召回 413 臺。
也就是說,就連頭部供應商+頭部品牌,也難以逃脫供應鏈風險的波及。
問題往往出在“看不見的地方”。
此前,3C認證測試依賴工廠送檢樣品,通過測試獲證后,相應批次即可上市。但送檢樣品未必能完全代表實際出貨產品。部分廠商可能借此漏洞,在量產時替換關鍵材料或轉包給未經驗證的代工廠生產。
如果品牌方未對批量供應的電池實施嚴格的質量監控,便難以察覺生產環節的偷工減料。
同時,3C認證其實也不能解決所有問題,只是基本的安全保障。
誰來為安全買單?
巧合的是,在這次事故爆發之前,充電寶行業已經迎來了新的技術規范。6 月 18 日工業和信息化部公開征集《移動電源安全技術規范》強制性國家標準制修訂意見,這意味著,移動充電寶的新國標已經在路上。
相關企業采取了更加直接的措施。
安克創新 6 月與寧德新能源(ATL)簽署戰略合作,首批采購 4500 萬片高能量密度電芯,以核心部件升級筑牢安全防線。還組建安全專家團隊、搭建大數據平臺監控生產全流程,從檢測機制上堵住漏洞。
綠聯則果斷下架所有使用安普瑞斯電芯的產品,將主力供應商切換為力神、億緯鋰能。
技術門檻將顯著提升:165W 閃充、固態電池試點產品已面市,高安全電芯成核心競爭力,靠低價走量的模式難以為繼。
線上渠道的品控升級也在同步發力。
京東、天貓等平臺已要求商家提供每批次產品檢測報告,對 "3C 認證" 標識實施 AI 核驗,一旦發現虛假標識立即下架。這直接導致低價劣質產品出清,“高安全芯”標簽產品銷量暴漲,安全溢價開始被市場接受。
整個行業正加速劣質產品出清,向合規化靠攏。
不過更大的代價,由消費者承擔了。衛生巾要看衛生標準,買安全褲要學會驗熒光劑,買羽絨服需要學會看標,買充電寶需要學會辨別是否有3C認證,判斷價格超過100元還是200元才是安全的。
69 元的充電寶背后,是企業把合規成本轉嫁給了消費者的安全;100 元與 200 元的價差里,藏著本該由品牌承擔的品控責任。
羅馬仕的倒下,或許是行業野蠻生長的終點,但消費者卻始終要在信息不對稱的市場里,為企業的失誤和行業的滯后,默默買單。(夢得)
1.TMT觀察網遵循行業規范,任何轉載的稿件都會明確標注作者和來源;
2.TMT觀察網的原創文章,請轉載時務必注明文章作者和"來源:TMT觀察網",不尊重原創的行為TMT觀察網或將追究責任;
3.作者投稿可能會經TMT觀察網編輯修改或補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