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為小米紛紛入局骨傳導耳機,韶音遇到大麻煩,李現代言有用嗎?快訊
提到骨傳導耳機,相信很多人都會想到韶音,作為一家成立13年的品牌,它的用戶已經遍布全球。
文章來源:值接Talk
提到骨傳導耳機,相信很多人都會想到韶音,作為一家成立13年的品牌,它的用戶已經遍布全球。
近日韶音在北京舉辦了新品發布會,公布了幾項大動作!除了發布產品外,還宣布了李現成為全球代言人。
在發布會上,韶音中國區CEO楊云公布了2023年的最新數據,其中中國區GMV破10億,按照均價1000元算的好,大約是100萬部上下;全球銷售額接近40億元,出貨量突破500萬臺。
從營收和銷售額來看,韶音在開放式耳機領域確實做的不錯,但是運動耳機市場依舊是小品類,同時很多藍牙耳機的運動體驗在逐步提升。
對于韶音來說,能否在耳機市場長期立足,現在來看還不好說,尤其很多巨頭開始進軍開放式耳機市場,價格戰一觸即發!同時能否開創新的增長點,也是韶音需要考慮的問題。
小米華為入局 韶音遇到強敵
據IDC公布的數據顯示,2023年中國藍牙耳機市場銷量約8552萬臺,同比增長7.5%,其中開放式耳機增長較快,2023年開放式耳機市場銷量652萬臺,同比增長130.2%。
從整體份額來看,開放式耳機在藍牙耳機市場中占比不足10%,其實是個小品類,但是這個市場目前品牌少利潤高,對于華為小米等大品牌來說,其實是個不錯的利潤增長點。
于是我們可以看到2023年,華為和小米紛紛推出了開放式耳機產品,后續OPPO、vivo甚至魅族等品牌,大概率也會推出相關產品。
對于韶音來說,這是未來幾年它將面臨的最大的挑戰,而且不僅僅是國內市場,海外小米OV等手機品牌也有著龐大的受眾。
我們先來看下華為和小米的開放式耳機產品。
目前小米已推出了兩款產品,分別是骨傳導耳機和開放式耳機,價格都低于700元。
華為的開放式耳機則比較看重高端市場,售價超過了1000元,這與韶音旗艦產品的價格處于同一價位段。
按照韶音公布的數據來看,其2023年在中國的出貨量不會超過150萬部,這意味著大約500萬部的份額被其它的品牌瓜分。
隨著小米等品牌相關產品更新速度的加快,估計中國市場的開放式耳機會越來越卷。
韶音這次請李現代言的舉動,其實也是想要進一步提高中國的市場份額,但是效果到底如何?還需要時間來驗證。
據36氪報道稱,韶音毛利率達到了70-80%,這意味著它的利潤超過了市面上大多數的電子產品,這對于很多品牌來說誘惑性極高。
這也是小米為何要進入這個市場的重要原因,可以看到小米的首款骨傳導耳機,現在的價格已經低于了500元,這對于追求高性價比的消費者來說,也許會成為代替韶音的最佳選擇。
那么對于小米華為等巨頭的入場,韶音該如何應對呢?
目前來看韶音主要通過專利官司來回應,并沒有開啟價格戰。
韶音已經構筑了一張知識產權的“網”,讓后來者難以進入,包括小米聯想、訊飛等企業,均遭到了韶音的起訴。
但是專利并不會成為永久的護城河,尤其對于不差錢的華為或者小米來說,韶音未來幾年可能會被動放棄高毛利率,到時候才是最陣痛的時期!
產品售后需提升
與傳統的藍牙耳機相比,運動耳機需要面對的環境更復雜,包括汗水、灰塵等等,這也意味著需要高質量才能保障高體驗。
目前來看,韶音需要繼續完善和提升品控及售后環節。
目前韶音的產品中國市場的保修期只有1年,1年后耳機損壞后,官方除了維修外,還存在一個以換代修的業務,需要用戶支付一定的費用,但是保修期僅有3個月,這個保修的有效期政策遭到了不少用戶的吐槽。
可以看到在黑貓投訴了,有部分韶音用戶對這個換新后的保修期進行了投訴。
至于這個以換代修的保修期,韶音的三個月存在一定的爭議性。
《部分商品修理更換退貨責任規定》中明確指出,換貨后的三包有效期自換貨之日起重新計算。由銷售者在發票背面加蓋更換章并提供新的三包憑證或者三包憑證背面加蓋更換章。
雖然韶音提供的以換代修是超過保修期的產品,但是消費者也支付了費用,但是提供保修期的時長卻縮水了,這個做法的合理性有待商榷。
沒有第二增長點
作為一家成立超10年的品牌,韶音在全球已經形成了自己的品牌影響力,尤其在運動耳機領域,已經成為了行業的第一梯隊。
但是這10年對于韶音來說,也錯過了很多機會。
雖然全球藍牙耳機市場已經接近800億美元,但是運動耳機在其中占比并不大,同時這個市場已經過了高速增長期。
這對于專注于運動耳機的韶音來說,并不是個好消息。
除了運動耳機外,韶音在近幾年并沒有趁勢開拓新的增長點,這也給這家公司的上限埋下了隱患。
除了韶音外,深圳還有多家在海外做出優秀成績的品牌,譬如大疆和安克。
與韶音不同,大疆和安克均在品牌高速發展期,開啟了第二甚至第三增長點,譬如大疆的云臺、運動相機、麥克風等,安克則開發出了聲闊等聲學品牌。
在此前的采訪中,對于產品規劃,韶音中國區CEO楊云表示,還是會基于耳機品類做產品線的布局和市場的布局,這意味著在未來幾年這個品牌并不會開展第二業務線。
那么這也意味著未來韶音將繼續專注于運動耳機,但是如今華為小米等品牌紛紛入局,這對于韶音來說將是個巨大的挑戰,尤其手機公司在線下有著天然的優勢,當然韶音在專利等方面已經構筑了強大的護城河。
尤其在海外市場,韶音的品牌影響力已經非常強大,但是如果真的打起價格戰,消費者能否繼續選擇韶音,這個還真的需要考量!
1.TMT觀察網遵循行業規范,任何轉載的稿件都會明確標注作者和來源;
2.TMT觀察網的原創文章,請轉載時務必注明文章作者和"來源:TMT觀察網",不尊重原創的行為TMT觀察網或將追究責任;
3.作者投稿可能會經TMT觀察網編輯修改或補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