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信空調榮獲2019年度空調行業舒適健康領軍品牌智能

8月21日,由中國家用電器協會與國家信息中心信息化和產業發展部指導、中國家電網主辦的“2019—2020中國空調行業高峰論壇”在北京召開
8月21日,由中國家用電器協會與國家信息中心信息化和產業發展部指導、中國家電網主辦的“2019—2020中國空調行業高峰論壇”在北京召開。最終,海信空調在國內市場主要空調品牌中脫穎而出,問鼎2019—2020年度空調行業舒適健康領軍品牌,代表海信從制冷制熱到舒適健康的布局再次走到行業前列。
在行業發展趨緩的2019年,企業如何在技術、功能、體驗、服務等方面突破,實現逆勢增長成為本屆高峰論壇熱議的話題。正如中國家用電器協會理事長姜風在本次峰會致辭中表示,“消費升級后,消費者希望空調真正有空氣調節的作用,除了調節冷和熱,還有比如對空氣濕度的調節,消費者需求未來會更多樣化,作為企業應該滿足這種需求,同時要關注不同層級的消費需求。”以海信空調為代表的空調廠商,已經從過去側重解決消費者的冷暖、節能等基本需求升級到人體舒適度感知的新階段。
據悉,早在今年8月初,由中國標準化研究院聯合中家院(北京)檢測認證有限公司認證中心、威凱認證檢測有限公司組成的“金質共享認證聯盟”,發布了“人類工效學-熱舒適”認證標志,并公布了9家空調企業的認證結果。
“人類工效學-熱舒適”作為該聯盟第一個發布的認證標志,其依據《室內人體熱舒適環境要求與評價方法》,對房間空氣調節器等室內加熱器進行測評,只有達到5星要求才能通過認證。海信空調通過層層測試,通過認證的產品數量在所有入選企業中排名第一。
行業引領的背后,是海信空調從關注冷熱到關注用戶舒適健康體驗,所做的一系列科技創新努力。“空調的真正學名是房間空氣調節器,但相當長一段時間充當的是房間溫度調節器。” 海信空調副總經理、家電研發中心副總經理鹿紅偉表示,如果梳理空調演化史,大致經歷了從定頻到變頻,從變頻到舒適,以及從舒適到健康這三個階段的變遷。在消費升級背景下,越來越多的消費者在選空調時不單單要求產品滿足基本制冷制熱功能,而在舒適度及健康性等方面,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海信注重從消費者的需求出發開發技術更高的產品,也因此投入了更大的成本”,鹿紅偉舉例說,海信在行業內率先投入上千萬設立3個舒適性試驗室,從溫度、濕度、潔凈度、新鮮度和風感五個層面滿足用戶的個性化需求。所有的產品型號都要經過舒適性測試才能上市。
在舒適性試驗室,設置了500多個點位從縱平面、橫平面和高度上三維立體測量房間的熱量和溫度。傳統的空調在制熱時,暖風向上走,所以人們會感到腳冷。而海信空調采用舒適送風技術將暖風優先送至地面,呈現地暖式制熱,實現了冬季暖風先暖足。這一試驗就用來測量房間的溫度與熱量,以達到舒適效果。
再如,海信在行業內最早加入濕度檢測模塊,可以根據人體需要快速將室內空氣調整至溫度24℃~28℃,相對濕度40%~65%的“最佳舒適區”。這一行業首創的技術解決了一般空調送風“過干”、“過濕”的痛點,填補了國內空調行業精準“濕度控制”這一空白地帶。
針對使用空調時緊閉門窗導致耳CO2濃度過高這一問題,海信創新研發了新風增氧?系統,并在2019年春節期間推出了行業領先的養生風Ⅲ代“增氧減碳”M100新風空調,可將室外富氧空氣引入室內,并通過凈化過濾系統,對輸入的室外空氣進行凈化,保證室內擁有含氧充足、潔凈健康的空氣,更是通過將空調和新風機合二為一,實現了空調的外循環,一舉解決了空調房空氣新鮮度的問題。
在從舒適到健康的布局上,未來海信將更加注重采用人工智能、大數據等手段。據了解,海信空調已經與浙江大學展開合作,力圖運用上述手段更精準的把握不同省份、不同年齡、不同職業對于舒適性要求的參數,探討人體生理機能和環境的關系。
作為中國市場上最早嘗鮮變頻空調技術路線的勇敢探路者,在全行業轉型升級的節點上,海信空調已經從過去側重解決消費者的冷暖、節能等基本需求升級到人體舒適度感知和健康關懷的新階段。“這是一場從制冷制熱到知冷知熱的進化,對于我們來說,是責任更是使命”,鹿紅偉說。
1.TMT觀察網遵循行業規范,任何轉載的稿件都會明確標注作者和來源;
2.TMT觀察網的原創文章,請轉載時務必注明文章作者和"來源:TMT觀察網",不尊重原創的行為TMT觀察網或將追究責任;
3.作者投稿可能會經TMT觀察網編輯修改或補充。